知青岁月 北疆记事 作者/刘光利(二) 2024-06-11 10:14:30 公众号第91期 北疆记事 刘光利 连队的“航母” 我们黄白茨位于黄河东岸上,只有四五百亩土地归兵团耕种,而我们大面积的土地是东黄河中间的黎华中滩岛上。这个岛很大,有74亩多土地,划拨给兵团54亩多土地归我6连耕种,所以,我们农业生产的主要战场是在中滩岛上。因为岛上居住的农户太少,造成了这大片土地荒芜。今年是头一年,我们兵团耕种,采用了拖拉机翻耕土地,拖拉机播种1000亩土地的黑豆进行试验,因为豆类作物好打理、省人工,以便抽出大部人工投入到连队的营房基建工程中来。如果没有船就没法过河,上岛来种地和生产生活就必须解决过河用船的问题。因此,团领导决定在渤海湾地方造船的单位订购一条木船,用以解决连队生产建设的需要。对新船要求就是要大一些,能够装运拖拉机等农机具过河才行。我们连队第一只大船造好了。团部通知派人接船。这个光荣的任务分派到我们一排的一班战友来负责完成,同时,还请了一位当地船工前往,以确保安全。他们是昨天一早从黄白茨车站坐客车走的,按计划今日与新造的船一同返回。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连长上午就把通讯员派出去,到黄河岸边鐐望,如果远远望见他们归来,马上回来报告,我们立即迎接他们。午饭过后正准备休息一下,集合哨响了,我们来到黄河岸边,沿着河边来船方向跑步,跑到眼前马上从他们肩上取下纤绳,套在自己肩上拉起来,因为是逆水行船,船比较大,水流也很急,拉起来很费劲,好在人多力量大,一口气把船拖到了黄白茨岸边的小码头,用缆绳拴好,岸上的人们看到新造的大木船高兴地直叫。赶忙把船工和一班的战士们请到伙房去吃饭。这时候,大家才注意到一班战士们穿的衣服没有一个不沾油污的,有的是在后背,有的是袖子,有的是裤子,不同地方、不同面积,都有油渍,感觉很奇怪。我就问后背沾有大片油渍的战友张克荣,说你后背弄得是什么东西,这么脏啊?他有些沮丧地说:“哎! 别提了,是这么回事!”接着,他就把经过叙述了一遍。在昨天上午,我们到团部后,团部派人带我们来到船厂,跟他们领导办理好船的交接手续后已经中午,午饭后,我们又准备了些干粮路上吃,然后,就出发了。因为是逆流而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拉纤,否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分成两组,轮换拉纤,艄公掌舵。冲激流,过浅滩,路走了一半,天色已晚,固定好船,在岸上点着篝火,用桶烧开水,吃着干粮。10月初的天气,在内蒙古高原上夜晚已是很寒冷的,在河面上会更冷,大家都已经穿上棉袄。天已入夜,拉了半天纤绳,走了半天的路,身体乏累,开始休息了。有的躺在平平的甲板上,有的躺在船舱里,渐渐入睡。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张克荣想起来方便,可怎么也站不起来,好像后背让人给揪住了似的,动弹不得,最后,只好解开棉衣扣子,把衣服脱了,才爬起来。他把大家招呼起来,互相帮着拽起来一看,衣服上好像是被人抹了一层黏胶,黏黏的,再摸船板,人躺的地方也是黏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奇怪。就去问艄公,艄公解释说,这可能是船.上刷的桐油还没有干透,虽然外皮干了一层,可里面没干,咱们睡觉时,身体的热量又把没干透的桐油给化开了,粘到咱们的衣服上,就成这样了。把经过说完,他就吃饭去了,剩下的人不约而同地上船来参观,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大,船长大约13米多,船体形状扁平像个鲶鱼头,船底平坦。以增加排水量,减少吃水深度,适应黄河使用,厚木板铺成的甲板十分结实平坦,顺着长度装运两辆拖拉机没问题。因此,我们亲切地称呼它是我们连队的“航母”。第一次使用这艘“航母”是在10月中旬,我们全连人马要过河上中滩岛上去收割成熟的大面积的黑豆,我们有了自己的船过河肯定很方便。这天天还没亮,哨声把我们全部叫起来,洗漱完毕,吃罢早饭后,每人再带两张大饼,背着行李背包,带着饭桶饭盒,拿着自己的武器一镰刀, 列队出发了。沿黄河边向.上游行军,走了六七里路,找到了提前放在这里的大船,按照排、班顺序上船,把女排战士安排在船中央的位置,男排战士安排在靠边位置,放下背包坐好不准乱走动。掌舵的是请的当地艄公,两只大桨由男排战士负责划,每只大桨必须要两个人才能划得动,于是,我们班和二班的战土负责一只桨,我们每两人一组,几个组轮换着划桨。还找出5名自报游泳比较好的战士组成的抢险组,由马连长直接指挥。真可谓是有备无患。一切都准备好了,天已放亮,在旭日的照耀下,我们开始了西渡黄河。解开缆绳,船不见动静,原因是人都上船后,船下沉后,造成部分搁浅,男排部分战士纷紛跳下推船,船动后,用窩撑不住,等战士们都爬上船头后,再一起用篙把船撑离开岸。4名战士配和舶公一起奋力划桨,船慢慢地启动向河心驶去。早上天气风和日丽,大家都穿着棉衣也不嫌冷,坐在船上,也十分平稳,因为不准走动,大家都静静地坐在甲板上,看着船桨在浑浊的黄河水中刘动而卷起水花和一个个的水窝,耳边听着那“咕咚、咕咚”的划桨声和“吱吱”的转舵声。看着水面,听着划桨声和流水声、让我想起小时候唱的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这描绘的美好景色,今天在祖国的北疆宽國的黄河水面上实现了。但我们现在不是为了划船而划船,而是为了建设边疆的需要。后边离岸越来越远,前边彼岸还看不见,我们乘风破浪的大木船真好似一片树叶飘摇在这茫茫的黄河之上。不知划桨的战士轮换过多少次,也不知船舵迂回绕过多少湾。上午9点多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对面岛上的树林,看到了希望,划船更用力,船也更快了些,正在满怀希望向岛的方向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一股强势的西风卷裹的沙尘暴扑面而来。像一面沙墙似的,飞沙走石打得人睁不开眼,呛得人说不出话来。本来人们面朝前进方向,而经沙尘暴强劲吹打,都转过脸戗着头背朝西了。船也没法划了,被沙尘暴吹起的黄河水风浪涌动,我们的船也被强大的风刮得向后退去,然后,被黄河水流冲着很快向下游漂去。情况很危险,连领导找船公碰头后决定既然顶着风沙不能前进。那么我们只能顺风势而返回,再待下去我们的船会顺水漂得越来越远,还有被沙尘暴吹翻船的危险。所以立即返回。连长命令所有的人千万不要乱动,一切由艄公安排,随机应变,择机而动,船上的人都把目光和希望放在艄公身上。此时,只有风沙“呼、呼”直吹,此时,是不可转舵的,如果转舵,把船舷转到迎风的位置,船侧面风力的面积较大,抗风力较小,就有可能被风掀翻的,这样,我们的船首始终保持着迎风姿态,任船顺水飘荡。等待风力转弱再做处理。我们的“航母”第一次出航,就经受了沙尘暴的考验和洗礼,沙尘暴刮了两个多小时,风力终于缓和了下来。我们的船也终于靠岸了。大家长出了一口气。上岸后,四处不见人迹,艄公告知说,我们的船已经顺水漂流最少十几里地远了。此刻已是下午,于是各自点火用水桶烧水就着干粮吃起来。吃完饭休息一会儿, 最后决定,让我班留下两名战士看守木船,给他们留下干粮,嘱咐他俩注意安全,必要时,镰刀当武器防止野兽伤害。因为我们曾看到过狐狸的身影。其他的战士们集合回连队。到了连队营房,太阳已经落山了,只有连部的灯还亮着,连长和指导员他们正在为研究下一步工作操劳着。第二天,我班奉命去把被迫漂流到下游去的木船拖回来。随后,我们又去了-趟黎华中滩岛,收割完岛上的黑豆,完成了岛上的水利工程。漂泊在外,我们归心似箭,不想耽误时间,告别了老乡,找准方向,沿着黄河向南急行军而去。 赞 (0) 相关推荐 川江舟航 何焱林 木船,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是是川江重要航运工具.木船之动力一是风,借助于风帆取得,所谓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是人力,是船工,顺水时,水也是动力.这里说大船,载重数吨,十数吨的大船.用于长途航 ... 杨 侯 | 横渡长江在枞阳 2 (红色枞阳叙事) 横渡长江在枞阳 文 / 杨 侯 那时,蒋军借助所谓"长江天堑",梦想阻拦我军渡江.兼之我军不但没轮船.兵舰,连普通机动船都没有一艘,就是一般大小木船(渔船)几乎全部被蒋军抢(赶) ... 同船共渡 □孙兴记得那是1967年的冬天,我随父亲及同村的几位乡民过黄河到开封去.常言道:隔河不为近.尽管故乡老村距开封仅一河之隔,但我们还是早早起了床,带上干粮,匆匆上路了.临近中午,我们赶到了黄河渡口.渡口 ... 曾经当过兵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小说《缘为兵》【三二九】军宣战士重相会 小说<缘为兵>[三二九]军宣战士重相会 小说连载<缘为兵>(初稿)未完待续 图/文:梁佛心 讲完了小战士孤身受辱这件事,我们也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每到一地就应该融入到 ... 刘有权:荒诞人生(周末连载5) 第五章 仲春时节下渝州 文/刘有权 仲春二月,草长莺飞,院内灿若云霞的紫荆花依然绽开笑脸,送我们出了院门.三乘小轿把我们母子六人送到北门码头.下得轿来,轿夫把我们带的一口皮箱.行李.衣物送到一只大 ... 渡口、渡船 渡口.渡船 刘述涛 曾经,在有河的地方,就会有渡口,有渡船.渡船把人渡过去,渡过来,让人感觉不到隔河千里之远,让人终于有了过河的工具,从而轻松到对岸. 在遂川县志上记载,清道光四年( ... 水泥仿木船 水泥仿木船的制作可用的场所有很多,在游乐园,公园,幼儿园,园博园等都有运用. 水泥仿木船可以做在墙壁上,也可以做在地面上,先用角铁焊水泥船的骨架支撑,然后再用钢筋焊出骨架形状,钢筋上涂上防锈漆,再用电 ... 知青岁月 北疆记事 作者/刘光利 公众号第90期 北疆记事 刘光利 我们曾经为建设祖国的北部边疆流过血汗奉献过青春,吃过很多苦,也流过泪,但我们都走了过来.这些经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那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发出了号召&q ... 知青岁月 长沟流月去无声 作者/刘春莲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的作品,转载时 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发布信息,稿件可自行处理. 公众号第70期 长沟流月去无声 刘春莲 1965年7月,我考入唐山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知青岁月 下乡记忆 作者/贾朝 公众号第59期 下乡记忆-贾朝 涮羊肉 1969年1月8日,我从唐山下乡插队到迁西县原黄槐峪公社青山口大队落户.1972年,公社抽我到公社小电影队放电影,平时,就住在公社.在这里,有些难以忘怀的趣事深 ... 知青岁月 乡村趣事 作者/吴翠兰 公众号第77期 乡村趣事 吴翠兰 1969年1月12日,我们24名开滦二中68届学生,豪情满怀地来到滦南县青坨营公社后姜六庄插队落户.受到了村干部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在老乡的炕桌上吃上了第一顿热乎乎. ... 散文《心存梦想》作者/刘长利 荐赏 刘长利 佳作 作者简介 刘长利,男,生于1969年12月,笔名碧霖,号称仓底旧主,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安徽省农村经济干部学院,现为太和县农业执法大小职员.坚持散文.杂文.诗歌笔耕三十余载. 心存 ... “艺旅风华”厚浪书法奖获奖作者——刘光川 NEWS 评选现场 风 艺 华 旅 "艺旅风华"厚浪书法奖获奖名单: 刘光川 申振力 左鹏超 李 傲 刘春怀 王亦凡 孟丙辰 赵启迪 袁海涵 朱珉玉 颁奖现场 在民生学院图书馆二 ... 聆听《感悟生活》作者/刘长利,诵读/英霞 荐赏 刘长利佳作 主播简介: 英霞,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坚强独立,喜爱朗读,喜欢用声音传播正能量,喜欢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曾在多次演出及朗诵活动中获得好评.也曾在2017年黑龙江省第十三届演讲口才朗 ... 咱们村‖我的知青岁月(十一)/刘强 燕 雀 安 知 鸿 鹄 之 志 刘 强 我们班同学中,要说有出息,当属党德玉了,他不但有学问,人也低调隨合.下面我要讲的是咱们当知青时,党德玉坚持学习的一件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但是经过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