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六: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第1套胜战计: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2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3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4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5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楼抽梯、虚张声势、反客为主。

第6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策。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魏王豹是秦亡之后项羽封王时所立,以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金殿)为都城,管辖河东郡。

刘邦还定三秦之后,自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南)渡黄河向东扩展,魏王豹顺应大势,不战而降,归顺汉王,并带兵随汉王东进讨伐项羽。

后来,汉王东征受挫,魏王豹托词亲属有病要回去探视,便离开汉王。回魏之后,他立刻关闭黄河东岸渡口,断绝与汉的来往,重新投向楚霸王。

刘邦看到魏王豹所控制的地区十分重要,从魏国西进可以威胁关中,南下可以截断汉军粮道,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夹击之势。

为了解除这一威胁,刘邦先派郦食其前去劝说魏王豹归顺汉王,并许诺封以万户之邑,却遭到魏王豹的断然拒绝。刘邦见劝说无效,准备向魏王豹发兵,便向郦食其了解魏将领的情况。

刘邦问:“魏大将是谁?”郦食其回答:“是柏直。”刘邦说:“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怎么能抵挡韩信!”又问:“骑兵将领是谁?”回答:“冯敬。”刘邦说:“是秦将冯无择之子,虽然贤能,也不能抵挡灌婴。”又问:“步兵将领是谁?”回答:“项它。”刘邦说:“不能抵挡曹参。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于是,任用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一起伐魏。

韩信在出兵之前,也找来郦食其了解魏将领情况。他听说魏王豹不用有战斗经验的周叔为大将,却用没有经验的柏直,心里就有了对敌之策。他分析魏必然凭借黄河天险,扼守黄河主要渡口,采取固守的战略,进行持久作战。

所以,他审时度势,针锋相对地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决定用奇袭的战术一举击破魏军的防线。汉高祖二年(前205)八月,韩信率军从关中出发,兵临黄河岸边。

魏王豹闻讯,把重兵调集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封锁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来到临晋关,派人一侦察,对岸全是魏兵,只有上游夏阳(在陕西韩城南)地方魏兵不多。

于是就决定在夏阳渡河。渡河需要木船,但他们只有100 多只,不够用。韩信就派人砍伐木材,并去收买小口大肚子的瓶子(古时候叫罂)。

灌婴和曹参为明白韩信买罂的用意,请他解释。韩信说:“把几十只口小肚大的瓶子封住口,排成长方形,口朝下,底朝上,用绳子绑在一起,再用木头夹住,叫作'木罂’,用它做成筏子可以比一般筏子多载人啊。”灌婴和曹参好不佩服,就各自去忙着伐木购瓶了。几天功夫,一一准备齐全。

这一天,韩信命令灌婴带领一万兵马和100 多只船,在临晋关黄河的对岸排开阵势,假装要渡河的样子。魏王豹率领重兵虎视眈眈,严阵以待。谁料想,韩信仰曹参却偷偷地带领大军连夜把木罂运到了夏阳。

魏王豹等了几天。并不见临晋关对岸发兵,以为汉军一时不敢渡河。正在这时,安邑守军来报,韩信已攻下安邑,向平阳方向杀将过来。魏王大惊:上游的夏阳向来没有船只,难道汉军是飞过河的?

仓促之间领兵去阻挡,但是以木罂渡河的汉军在安邑得手后,士气更旺,一路势如破竹,魏军哪里抵抗得住?魏王豹正想往临晋关退去,灌婴的兵马却趁临晋关空虚之机,挥师渡过河来攻占了关口,也向平阳冲来。两路夹击,腹背受敌的魏王豹只得下马投降。韩信很快平定了魏地。

魏王豹闻讯大惊,急忙回师救援,但军心已经大乱,难敌汉军的冲击,全军遭重创后被迫向东退却,韩信率领汉军乘胜追击。九月,汉军在东垣(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俘虏了魏王豹,韩信兵不血刃进入魏都平阳。随后,韩信又分兵平定了河东52县,在黄河以东置河东郡。

韩信木罂渡军克魏王豹后,消除了魏对关中和黄河以南地区的威胁,取得了汉军开辟北方战场的第一个胜利,对减轻刘邦主力在中原战场作战的压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

(0)

相关推荐

  • 韩信坑队友,听信小人之言出兵破齐,却害苦了郦食其

    灭赵收燕后,韩信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齐国,但是同样觊觎齐国的还有郦食其,郦食其不甘于只做辩士,也想立功建业,对于只会耍弄口舌的郦食其来说,当下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抢在韩信之前劝降齐国.于是郦食其求见刘邦,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二: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三: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四:以逸待劳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五: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七:无中生有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八:暗度陈仓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九:隔岸观火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笑里藏刀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

  • 《三十六计》解读三十六计之十一:李代桃僵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