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屎虫失败的秘密
上卷 第五十三回 第六节:
【原文】
贾珍吃过饭,盥漱毕,换了靴帽,命贾蓉捧着银子跟了来,回过贾母王夫人,又至这边回过贾赦邢夫人,方回家去,取出银子,命将口袋向宗祠大炉内焚了.又命贾蓉道:“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若拟定了,叫书房里明白开了单子来,咱们再请时,就不能重犯了.旧年不留心重了几家,不说咱们不留神,倒象两宅商议定了送虚情怕费事一样。”贾蓉忙答应了过去.一时,拿了请人吃年酒的日期单子来了.贾珍看了,命交与赖升去看了,请人别重这上头日子.因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只见小厮手里拿着个禀帖并一篇帐目,回说:“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端木持易见解】
皇上赐给宁国公荣国公的祭祀赏银是两份,为什么贾蓉领取,贾珍收下呢?因为这是祭祀用的,归宗祠族长管理和使用,所以,他才能收管。但荣誉是属于两府的,所以有必要“命贾蓉捧着银子跟了来,回过贾母王夫人,又至这边回过贾赦邢夫人,方回家去”。就是给大家都看看,分享一下荣誉。实际上,对贾珍来说,“取出银子”,这才是肉啊。谁在乎那个皇帝的口袋呢?没用的东西,直接“命将口袋向宗祠大炉内焚了”。
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都会往来走动,有些地方叫“吃年酒”,谐音“年久”,“念旧”,有巩固亲戚朋友的亲密关系的作用。我们老家直接就叫“走亲戚”,更直接的点明了主题。
请吃年酒的日子,一般都是轮流着来,大家逐家的走,逐家的吃。但有兄弟的,你要是同时请一家在同一个日子,那人家只可能一天一顿饭到一家吃,对不对?所以,别人就会说你故意节约成本,虚情假意。人家礼物送了两份,酒却喝了一顿,岂不是吃亏?大家族是非常讲究的,农村这种兄弟同在的情况,一般都是轮流着管饭的,彼此都并不计较。
现代社会,城里人几乎已经不走亲戚了,顶多亲近的亲戚一桌聚一聚,也就结束了。很多实际上也都不聚了。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资本社会,人员关系都瓦解了,工人经常流动变换职业或者公司,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也很难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所以,“年久”和“念旧”都不符合社会现实了。于是,巩固社会关系的“年酒”活动,自然而然也就逐渐消亡了。
特别是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人们连“虚情”也都可以免除了。倒反而觉得轻松了更多呢。
“因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这句话,我咂摸了很久,觉得特别有意思,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贾珍这个人,作为一个族长,见天的都在关心些什么屁事儿啊?据说一个新领导行不行,就看他上位后第一件儿干什么,如果他只是关心员工的衣装、考勤之类的,那这个领导一定啥也不是。我最近想这个贾珍,就是这个货色,啥也不是。他们不想这个“族”的长远、目标、理想、发展。天天就干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天天就是吃喝玩乐,收租子,收银子,吃年酒,能带领家族好好发展吗?
我总在想,啥叫真正的实事、正事、大事呢?
按照封建的标准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按照资本的标准应该是:研发、商贸、融金、帝天下;
按照社会的标准应该是:立德、学习、献身、为人民;
你看贾珍之流,他按哪一个标准,他都不符合啊。这样的败类,恬居高位,他配吗?
他的眼里只有一件东西,那就是“金银供器”。手里、眼里、心里,全都捧着银子。
你们说,现在多少人不是这样的呢?
同学们,可这样的人,啥也不是啊。金子银子它赋予的是商品的价值,它无法赋予人的价值啊。很多人说,工资不是人的价值嘛?同学们,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不是劳动者的价值。劳动者是人,人的价值岂能金钱衡量?岂能金钱定义呢?
金钱能定义人的价值嘛?金钱它做不到啊!
人的价值只有人才能定义啊!
所以,你有了金钱,你只能获得商品,你却得不到价值感和意义感啊!这些东西它无法从金钱中产生啊,你怎么得到呢?
你们看贾赦,他想买石呆子的扇子,但石呆子眼里扇子就是命,比命的价值还大,它不把扇子当商品看,所以他不卖。你看贾赦是不是“几乎崩溃”?
你们看贾赦,他想娶鸳鸯,花多少钱都愿意,但鸳鸯誓死不从,你看他又崩溃了。
你们再看王屎虫,最近是不是也面临这个问题,他是不是也几近崩溃了?
金钱啊,你只有把自己当人看的时候,才能破解它的魔力。
在真正的人——独立自主的人面前,金钱不过是死劳动,是封藏的劳动,是“死鬼”罢了。它还能吓住活人?你不怕它,它就敌不过活生生的人,拿活人毫无办法,对不对?怕就怕你们怕他,受他附体,然后才受他驱使啊!
大家自己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被附体,如果被附体了,赶紧把他赶跑,找找那丢失已久的自己啊!
朋友,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
你快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