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入肾的肾结石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肾结石。
在我手头,有一张关于肾结石的案例。我说一说,希望你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26岁,当时还是在湖南求学的一个大学生。
这个大男孩,大概从两年前开始,就有左侧腰部疼痛的问题了。两年来,他能忍就忍,一直没有系统检查治疗。
后来有一次,他的左侧腰部疼痛加剧了,无法忍受,于是到医院去,结果被诊断为“左肾结石”。
当时,医院就告诉他,这个情况得手术治疗。
患者家里不富裕啊,出门在外上大学,再动个手术,显然很难承受。所以,他转投中医,想要喝汤药试试。
刻诊,见患者脉弦滑,舌苔白腻,舌质红。细问得知,平素便溏,口干口苦,小便灼热短黄,尿频。左侧腰部阵发绞痛,牵拉小腹部。
当时,医家开的什么方子呢?咱们一起看看——
冬葵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包)15克,当归尾10克,车前子(包)10克,木通10克,赤芍10克,海金沙15克,生蒲黄(包)10克,栀子仁10克,硝石(兑服)3克,甘草梢3克。
这个药,当时一共是开了4剂。
患者拿到方子,十分高兴。此后就杳无音信了。
但是,三个月之后,患者忽然返回,非常高兴地反馈说,当初四剂药喝下去以后,病情没有太大改变。由于学业繁忙,他没办法再来就医,所以只好按照方子又购买了12剂。
结果,这一用下去,就感觉左侧腰背和少腹部忽然剧痛,接着,如厕的时候,尿道痛如刀割。几分钟之后,尿道排出两颗石头。从那以后,疼痛感完全消失了。
说着,患者拿出一个纸包,里头是大如黄豆的结石。
这个医案,原本记载于《疑难病症中医治验》的第199页上头,后来也曾入选20年前,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编著的《中医内科医案精选》里。
这里头的道理,值得一说。
读者朋友,你记住一点: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这些泌尿系的结石,如果发生在青壮年人身上,中医往往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湿热蕴结。也就是说,湿热之邪蕴结下焦,入肾,使得气血阻滞、津液亏耗受损,最终成为结石。
对上文这个医案里的小患者来说,他就是典型的湿热之象。脉弦滑,舌红,苔腻,这是湿热的舌脉。便溏,主有湿。口苦口干,主热盛伤津。尿黄尿频,这也是受下焦热邪所迫之象。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清下焦的湿热,同时通过利尿通淋之法,把结石排出来。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出具的配伍——
冬葵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包)15克,当归尾10克,车前子(包)10克,木通10克,赤芍10克,海金沙15克,生蒲黄(包)10克,栀子仁10克,硝石(兑服)3克,甘草梢3克。
这个,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典型的清化湿热、利水通淋的配伍。其中木通、冬葵子、茯苓、车前子、栀子、硝石、滑石,都是清热通淋、利水除湿之品,海金沙更是为历代医家所用的排石要药。湿热蕴久,必有淤血,故而用当归尾、赤芍、生蒲黄、甘草梢来活血祛瘀止痛。从结构上看,这个配伍有《金匮要略》里头“葵子茯苓散”的影子。葵子茯苓散就两味药,冬葵子和茯苓。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尤其是有肾结石这个毛病的人,我建议你尤为留意一下。
你一定要记住,这个配伍,针对的是证属湿热。不属于湿热证,不要用。有的人肾结石,属于虚寒,那这么用药就坏了。所以,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务必要确定自己的证型,是否符合方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