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究竟爱你有几分?决策树模型给你答案
每天聪明一点点,这是大辉总结的多元思维模型的第24篇。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些概率基本知识,今天就让它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或者遇到意外情况和不确定状况时,可以借助决策树模型做选择。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你优雅的拿出笔在纸上画了几条线,就知道了怎样做是最好的。
而那些没有概率知识和模型的人,会两手一摊,没有办法,或者通过抛硬币来做出人生中的一些重要决定。今天的内容较长,但也不难理解,你可以拿出笔来边看边画,熟悉这个模型,便于以后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简单的决策树模型还有两种用途:第一种是让我们推测小概率事件,通过研究他人的选择,了解他对世界的看法,或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第二种是它还可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非常有趣,我们都会举例来说明。
决策树模型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在逛街,看了某种商品,此时你要做一个选择,买不买。假如买的回报是5,不买回报是0,很明显,你会选择买下它。如下图:
决策树的分支就是我们可选择的事件以及由事件而形成的结果。我们会选择让自己回报最大的那个选项。这不难理解,决策树就是帮助我们在出现意外和不确定事件时,如何做出好的选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用途1:用决策树做出更好的选择
案例一:
假设你周末要去另一个城市跟对象约会,你现在需要买张火车票:
1)你可以买下午三点钟的车票,每张200元;
2)你离火车站较远,有40%的概率赶不上这趟三点钟的车;
3)你还可以买四点钟的火车,车票为400元,你肯定能坐上这趟车。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究竟要不要花200元买三点钟的车票呢?
如果你买三点钟的票,很有可能只花200元就搭上了约会的火车,这中情况当然是最理想。
但需要考虑的是有60%的可能性赶不上这趟车,如果你三点钟前没到火车站,不但200元打了水漂,你还得要再买一张400元的四点钟的票,才能见到日思梦想的那个TA。那究竟买还是不买呢,这是个问题。
用决策树来分析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先画出树型:
画一个小方框,代表事件,从方框中引出两个分支,一条线是买,一条线是不买,买了后会有两种结果,我们用圆圈来代表。再从圆圈引出两条分支,一种是赶不上车,总共要花600(200+400)元才能坐上火车,把花费金额标在分支的末端;还有一种是你赶上了火车,只花200元达成目的。
我们把两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也标注在分支线上,第一种赶不上的概率是40%,依据概率公理,赶上的几率就是1-40%=60%。
已经画好了决策树,将可能结果及发生的概率都标在了图中。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很明显,如果你不买三点钟的票,直接购买四点钟的票就需要花400元才坐上火车。如果你买了,有60%的概率是花200元搭上火车;还有40%的几率是花600块才能搭上火车。
把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即200×60%+600×40%=360,也就是说,买了三点钟票的最后花费是360元,要比直接买四点钟的400元花费少,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你应该买这趟200元的票。
神奇不神奇,刺激不刺激,两条线就有可能让你节约一小时和200元。谁说数学没有用,谁说概率没有用?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因为只有一层分支,我们再来看个稍微复杂有两层分支的(其实也不难)。
案例二:
假设你们学校现在有份5000元的奖学金发放,这是一笔不小的钱,很多同学都想要。学校规定初始申请人数是200人,你打听了下,还不够200人,你还可以申请。
具体申请流程这样的:需要先写一份2页的初始申请,再从初始申请的200人中审核选出10人进入第二轮,这10人还需要写10页的最终申请,竞争一份5000元的奖学金。
那你是写申请还是不写申请呢?
假设你写2页的初始申请需花费20元。因为有了第一次写的大纲,写最终的10页申请时,你只花40元就能搞定。我们把这些信息都列出来方便画决策树:
奖金额:5000元
初始申请人:200人
初始申请花费:20元
参与终审人数:10人
10页最后申请花费:40元
好,下面我们用决策树模型来解决这个看起来好像有点复杂的问题:
Step1:先将各种事件及结果画出决策树。
首先,你可以申请,也可以不申请,我们引出两个分支表示两种选择,如果你申请,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通过初审,一种是没有通过初审。假如通过了初审,你此时还需要决定是否参与终审,当你提交最后的10页终审请求时,你还面对两种可能,一种是成功,另一种就是失败。画出这个决策树不难,如下图:
下一步,我们需要知道各分支的回报和概率。
Step2:写出回报和概率。
如果不申请,那么你就没有任何收益,也没损失什么,我们将收益写为0。若提交了初审,一种结果是没有通过,那么你就损失了第一次写申请花的20元,回报是就是负的,我们记作-20。因为申请通过的概率只有10/200,即5%,所以未通过的几率就是(1-5%),即95%,我们将这两个概率也填在分支树上。
另一种结果是你通过了初审,假如此时你放弃了,那么你的回报还是-20。你不是个半途而废的人,所以要继续下去。终审是从10个人里面选出一个,成功的概率就是10%,失败的概率是90%,而失败的回报就是你两次写申请花费的成本(20+40)元,共60元,这个回报也是负的,记为-60。
假如你非常幸运,最终成功从10个人中胜出,那么回报就是总奖金减去你的花费,即5000-60=4940。到这里,我们有有了各分支的回报和概率,但这还不能让使我们明确选择那个,见证奇迹的时刻第三步来了:
Step3:从树的最末端开始(最右边的分支)反向求解。
我们从最末端开始分析,最末端分支计算得出:
4940×10%+(-60)×90%
=494-54
=440
从最末端分析,显然应该写最终的10页申请,为了看上去更为清晰简洁,将决策树做个简化。如下图:
不要停,继续向前,初始申请的回报现在就很容易的算出来:
440×5%+(-20)×95%
=22-19
=3
这个数值3就是你写申请的回报,是正值,虽然不大,但还是要比不申请强。如果你是理性的,你应该去申请这5000元的奖学金。
你还可以考虑一下,如果学校允许初始申请人数是300或400人时,你申请的回报还是正的吗?有兴趣的可以用决策树来计算一下。
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用决策树分析了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决策树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他人认为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
2.用决策树推断概率:
假如现在有位朋友告诉你,有个非常棒的投资机会,只需要投入2000元,就能获得50000元的收益,他已经投了,鼓励你也投。你对这个投资兴趣不大,但对你朋友能够有多大几率收回成本很有兴趣。
决策树能帮你轻松的解决这个疑问。假设投2000后,能获得50000元收益的概率为P,那么不能获得的概率就是1-P,画出决策树,并将有关数据标在上面,如下图:
简单计算一下,投资的回报是:
50000P+(-2000)(1-P)
=52000P-2000
既然你的朋友投资了,说明他期望的收益为正,即52000P-2000 > 0,简化为 52P>2,即P>2/52,约为4%的概率,即他期望的投入2000元收回50000的几率大于4%。
这就是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决策中来推断他的想法,你的朋友认为这笔投资成功的几率超过4%(他可能也没有算),不然他也就不会投钱进去了。我们发现决策树很神奇,即使我们不知道真正的概率,但可以从他人的行动中,推测出他对这个概率的期望。
我们从决策树中可以推测出可能的回报几率,还可以推测出你自己认为的回报。非常有意思,来看一个例子。
3.由决策树推断回报
假如你一个月前预定了张回家看望父母的机票,在起飞的早上,天气很恶劣,你跟航空公司联系,得知你买的这趟航班有1/3的几率可以起飞。那你现在去不去机场呢?
如果你不去机场,我们用决策树就能推断出你自己有多想回家(比天桥算卦的准很多)。
假设你认为回家看望父母的价值是V,去机场的花费为c。我们画出决策树:
那么能得出去机场的预期收益为:
(V-c)1/3+(-c)2/3
=V/3-c
由于你没有去机场,所以等式应是 V/3-c < 0,得出V<3c,也就是说你认为看望父母的价值小于去机场支出的3倍,这说明你没有那么想回家。
假如你冒着恶劣的天气去了机场,那么就是V>3c,这个不等式还意味着如果你在去机场路上花的越多,说明你越想回家,越想见到父母。当然,感情不能单纯用物质去衡量,但这提供了一个探究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思路。
———今日小结———
决策树分析的三步:
第一步画出决策树,
第二步分析各项的概率和收益支出,
第三步反向求解。决策树的三个作用:做出更好决策、推断事件发生的几率、推断回报大小。
小伙伴们觉得有启发请点赞,好用请转发,让身边的人每天智慧一点点。
回复关键词“多元”可以阅读已经发布的所有多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