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浅谈磁州窑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图片摄影 七彩影音
磁州窑是宋代八大窑系之一,是北方省份烧制的具有同一风格瓷器的总称。它的主窑口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是中国磁州窑文化的发祥地。磁州窑影响广泛,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宁夏及辽宁省。北宋中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超前繁荣发达,制瓷业达到高峰,一直影响至今。
山西磁州窑系窑口主要有大同浑源窑,朔州怀仁窑,阳泉平定、盂县窑,晋中介休窑,太原孟家井窑,吕梁兴县窑,长治窑,临汾霍州窑,运城河津窑等。器物主要有碗、盘、碟、盏、钵,有储藏用的缸、罐、油壶、玉壶春、梅瓶、有瓷枕、灯盏、香炉、儿童玩具等民间日用器。所见器物胎土差,胎色有砖红色、灰白色、香灰色、灰青色、米黄色。釉色有白色、黑色、白加黑、酱釉、紫金釉、柿子红、茶叶末釉、黑釉铁锈红(俗称狗添)等。装饰手法有白地黑花工艺、剔刻花工艺、划花工艺、篦划纹工艺、珍珠地工艺、剪纸贴花工艺、红绿彩等工艺。尤以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技法,又称白釉釉下黑彩,黑白对比鲜明,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纹饰有人物、动物、花草。也有各种记年,诗句、姓氏、警句、吉祥语、俗语。构图自然,画工洒脱,不拘束,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表现出民间瓷器质朴、粗犷的风格。
瓷之美关键在于胎,胎是瓷器的主体,因磁州窑胎土较差,为了掩饰胎土颜色的不足,在胚胎上加一层化妆土,也叫护胎釉,即用水把纯白色的瓷土调和成泥浆涂在瓷胎上,胎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白浆,然后绘画或用其他的装饰手法,再上一层透明釉,经1300度高温一次烧成。这个化妆土就和女性打粉底霜是一样的,用来调整皮肤色调,增加皮肤质感,遮盖面部瑕疵。
磁州窑将瓷器技艺和美术融为一起,构成独特的艺术特征。收藏圈有句俗语,磁州窑是个筐,不知道的可以往里装。
现国内外出版发表的磁州窑著作很多,陈万里的《宋代北方民间瓷器》,日本东京长谷布乐尔《磁州窑》,郑一民《磁州窑的传说》,业喆民《中国磁州窑》,马小青、李六存《磁州窑四系瓶》,马未都《民窑传奇》等,把磁州窑文化传播到海内外。
2020年8月1日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