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传(第42章)
第42章 比翼双飞
“璎珞,兴宗,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吧。”王维看了一眼这个原本打算作为婚房的宅子,脸上并无太多留恋。
“好咯。”兴宗应了一声,牵过两匹骏马,将其中一匹交到王维手中。
“好。我们走吧。”说着,王维先扶璎珞上马,待璎珞坐稳后,自己跃然上马,稳稳地坐在璎珞身后。兴宗则骑另一匹马紧随其后。
路过朱雀大街时,街上车水马龙,繁华依旧,王维不禁想起了半年前新科进士游街那天的情景。
“璎珞,你知道吗?那天我骑马去大慈恩寺,路过这里时,也是这般人声鼎沸。但我心里却想着,如果你能在我身边,该有多好。”王维将身子微微前倾,在璎珞耳畔轻轻说着。
“嗯,那天你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骑马走过长安街头时,自然是极潇洒的。”王维身上有种悠远的清爽温暖的茶香,璎珞觉得很好闻,不禁吸了口气,脑海中迅速飘过他当时的模样。
“不,如今坐在你身后的我,才更潇洒。”说着,王维挺直了背脊,嘴角微微上扬,意味深长地笑着。
璎珞一时竟答不上话来,略微怔了怔,才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有你这般疲赖的么?”
“璎珞,真的,因为你,我才觉得潇洒。”王维低头凝视着她,认真地说。他握着缰绳的手,不知不觉将璎珞搂得更紧了些。
璎珞自然感受到了他的柔情,侧身抬头,正好对上了他低头凝视她的眼神。在他黑亮澄澈的眸子里,有一个小小的自己。
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令她觉得如此亲密的人,其实并没有见过几次,每次也没有说过太多话,但此刻在他怀中,她却觉得一切都是如此自然。他们之间,似乎本该就应如此……
莫非,世间真有前生、今生和来生?他们前生是夫妻,此生是夫妻,来生还将继续做夫妻?
想到这里,她终于卸下了往日的娇羞,坦然迎上了他的目光,莞尔一笑,露出一个明媚动人的笑颜。
一缕阳光从她身后斜照过来,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明亮的光辉中。或许在马上颠簸久了,一缕头发从她鬓角滑落下来,拂在她雪白的脸上,随着她的笑容而微微摇摆……
此情此景,王维不觉看得怔了。在他眼里,璎珞的笑颜,是天底下最美的笑颜。他突然傻想,自己若能变成璎珞耳畔的这一缕头发,时时抚摸她的脸颊,也是极好的……
“摩诘兄,照你们这速度,就算日落西山,也出不了这长安城咯。”正当两人情意绵绵之际,兴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调侃他们。
璎珞自知失态,忙转过身去,坐正了身子,低头抿嘴微笑。王维看了兴宗一眼,从容不迫地说:“不着急,待会出了长安城,自然可以跑快些。”
兴宗没好气地叹了口气,说:“就算我不急,我的马儿也急了。我去前头等你们咯。”说着,“驾”了一声,顾自跑前头去了。
看着兴宗远去的背影,璎珞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狡黠地问:“摩诘,你的马上,可曾坐过……?”
不待璎珞说完,王维就将璎珞搂在怀中,靠近璎珞耳畔,笃定地说:“傻璎珞,今生今世,我的马鞍,只为你一人而留。”
璎珞心口瞬间被某种甜蜜的情绪涨得满满的,她顺势依偎在王维怀里,望着远方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群山,看着从天空中结伴飞过的雁阵,悠悠地想着,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和心上人策马扬鞭、相伴天涯更幸福的事呢?
“璎珞,你坐稳了,我们快出城了,别让兴宗等久了。”
随着“驾——”的一声,骏马四蹄生风,发出“嗒嗒嗒”的强劲蹄声,无牵无挂地离长安远去。
当王维和璎珞沉浸在比翼双飞的幸福中时,崔老爷和崔夫人却度日如年、寝食难安。
那天,璎珞留下一封家书,就不辞而别,和兴宗去了长安。当崔老爷和崔夫人看到这封家书时,为时已晚,除了望尘兴叹,别无他法。
崔夫人心中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忧心忡忡地说:“璎珞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倔呢?万一路上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崔老爷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半晌,叹了口气说:“璎珞自小就重感情,此番去会摩诘,可见她对摩诘用情极深。我只怕……”
“你是怕?”
“常言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世间万事,皆应张弛有度,不可太过。太过则不可持久,且易乐极生悲。璎珞和摩诘感情太深,恐怕不是好事。”
“呸呸呸,哪有阿爷这样说女儿的?璎珞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正在这时,家仆激动地跑进来通报:“老爷,夫人,郎君和小姐都回来了,还有姑爷也来了!”
“阿爷,阿娘,我们回来啦!”家仆话音未落,游廊上就传来了璎珞、兴宗清脆悦耳的声音。崔老爷和崔夫人忙迎了出去,璎珞一路飞奔着扑入母亲怀中。
“璎珞,你可回来了!”本想好好训斥璎珞一番,但一见到女儿,崔夫人的心就软了,搂着女儿,看了又看,连声说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阿娘,难道你只惦记璎珞,不想我呀?”兴宗挨到母亲身边,佯装吃醋。
“兴宗,我正要问你呢。璎珞从未出过远门,你怎可自作主张将她带走?”
“娘,你也太偏心了吧?罢罢罢,我还是乖乖面壁思过去吧。”兴宗吐了吐舌头,偷偷看了一眼在一旁沉默不语的阿爷。
“阿爷,阿娘,王维特来向二老谢罪。此事皆因我而起,理应怪罪于我,我愿受任何责罚,只求阿爷阿娘原谅璎珞和兴宗。”说着,恭恭敬敬地向崔老爷和崔夫人行了一个大礼,长跪不起。
“摩诘,快快请起,不必多礼。此事只怪璎珞任性不懂事,将来你可要多担待些呐。”崔老爷向来欣赏王维,见王维已如此认错,也不好再责备什么了。
见二老并未真的生气,王维心头松了口气,和璎珞、兴宗相视而笑。一场婚前的小风波,就这样过去了。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721年春天,王维已名噪京华,和他同龄的李白还在四川绵州“好剑术,喜任侠”,比他小11岁的杜甫还是垂髫小儿。
721年秋天,王维离开长安,没有王维的长安诗坛,将由其他正在或即将奔赴长安的才子来点亮。
比王维大12岁的孟浩然,将从湖北襄阳出发;比王维大3岁的王昌龄,将从山西太原出发;比王维小3岁的崔颢,将从河南开封出发;比王维小3岁的高适,将从河北沧州出发……他们如百川归海般,陆续相聚在长安诗坛。
王维虽不在长安,但他注定已经成为长安的一个传说、一个标杆、一座高山。不过,这一切,对王维来说,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他要尽快赶赴济州,筹备和璎珞的婚礼。于是,在崔府用过午膳后,他就匆匆上路了。
虽然距离成亲之日仅20多天,但离绪总是磨人心肠的。南朝江淹曾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临别之际,璎珞依然有些不舍。
趁人不留意时,王维握了握璎珞的纤手,低头在她眉心轻轻一吻,说:“好好歇着,把自己养胖了,等我来接你。”
这算是什么话?璎珞忍不住笑了起来,心底的愁绪倒是去了大半,说:“嗯,我等你。”
迎着午后的阳光,王维出发了。璎珞在门口远眺,直至他完全消失在马蹄掀起的阵阵尘土中。
王维本想直接赶赴济州,但听说潜心礼佛的母亲在洛阳白马寺祈福,思母心切的他便取道南下,从定州赶赴洛阳,来白马寺拜见母亲。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被誉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王维母亲此番前来白马寺,自然是为了王维和璎珞的婚事。
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的王维,母亲自是喜不自禁。她已知道王维贬官一事,抚摸着王维的手,安慰他说:“维儿,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阿娘没有什么奢望,只要你们平安、顺心就好。”
“阿娘,孩儿明白,请阿娘放心。”
母子二人正在闲话家常时,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看了王维几眼,试探着问:“请问公子可是山西王摩诘?”
王维也觉得此人甚是面熟,但一时想不起对方名字,连忙抱了抱拳,说:“在下正是王维。”
“哈哈,虽然十多年不见了,但我一听你的声音,就觉得是你。怎么,你不认识我了么?”
王维思忖片刻,忽然,一个名字跳了出来。“你是——祖三?”
“正是,正是!到底是从小玩大的兄弟!”
原来,此人名叫祖咏,洛阳人氏,在家中排行老三,比王维大两岁。他外祖父家在山西运城,且就在王维家隔壁。
祖咏年幼时常跟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小住,和王维常在一起玩耍,很是投缘。后来去得少了,已有十多年不曾见面。今日,他也是来白马寺祈福的,期待明年春闱能榜上题名。
“摩诘,一别多年,你过得好吧?我们去附近的酒楼坐坐,好好聊聊。”
“好,悉听尊便。”
祖咏找了一家干净雅致的酒肆,两人把酒畅谈。王维将他从715年进京赶考到如今去济州任职的经历,删繁就简讲了一遍。祖咏则讲了他这些年多次赴京赶考却榜上无名的懊恼。
“祖三,三春过后,百花凋零,唯独菊花在寒风中悄然绽放,不也一样很美么?每朵花绽放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尽人事,听天命,静待花开便是。”
“摩诘,听你如此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无论成不成功,我总要再发奋几年,尽力才是。”
“嗯,静候佳音!”王维虽已看淡自己的得失荣辱,但看到祖三仍在积极进取,仿佛当年那个自己,心中颇有些感慨。
或许,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要在得到和失去后,才会真正明白一些什么吧。
(未完待续)
《王维传》全部连载
王维传(第一章)王维传(第二、三章)王维传(第四、五章)王维传(第六、七章)王维传(第八章)王维传(第九章)王维传(第十、十一、十二章)王维传(第十三、十四章)王维传(第十五章)王维传(第十六章)王维传(第十七章)王维传(第十八章)王维传(第十九章)王维传(第二十章)王维传(第二十一章)王维传(第22章)王维传(第23章)王维传(第24章)王维传(第25章)王维传(第26章)王维传(第27章)王维传(第28章)王维传(第29章)王维传(第30章)王维传(第31章)王维传(第32章)王维传(第33章)王维传(第34章)王维传(第35章)王维传(第36章)王维传(第37章)王维传(第38章)王维传(第39章)王维传(第40章)王维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