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
· 这是第
当我们这代人借着国运终于能“平视”西方世界的时候,此时最大的愿望,大概是“不卷”。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内卷”的余威一直都在。90年代的人们相信奋斗改变命运,那是真的相信,但30年过去,人们对这句话,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戒心。
你瞧,无论人们怎么没日没夜辛劳,命运的罗盘还是纹丝不动,996式的辛苦好像是不值钱的。你瞧顶流大学毕业的孩子,像是背上盖了一个“优质”的文凭戳,随后便进入了社会的传送带,成为一颗并不高级多少的螺丝钉。
作业越做越多,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学区房越买越贵,所有的努力只是让自己变成普通人,倦乏和焦虑几乎要在大城市里的空气里现形。
若所有的风光都只是附着在一个和时代都无法和解的心灵之外,“奋斗”似乎变成了一个高贵又悲伤的词。
这是做现代人艰苦的地方。时代三五年一变,有时几个月一过,就天上地下。从前的世界充满了不可解释的意外,知识还只是一丛丛的萌芽,人们反而安之若素,适当的无知会带来幸福。
而如今不是,仅信息层面,现在吃的“盐”可比从前吃的“饭”多,你想要次次精准地拉动世界的线头,成为命运精彩的下一章,多半没有可能。
但另一方面,世界地图上的各种闻鸡起舞和锦衣夜行都在你的眼皮底下,要一位中年妈妈还能保持一天的平静,就是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里的语境是指在中国。若你生在小国,比如国民平均每天工作时间3小时的卡塔尔,或者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大部分国民连动都懒得动,在这些地方,奋斗不是人生的要义,内卷连滋生的土壤都没有,你的世界图景和生命选择当然不一样。
但中国不同,一个屏着一口气终于在21世纪能平视世界的大国,有详实的五年计划和伟大复兴的美好远景,有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注重教育,讲究出人头地,聪明好学的人物如繁花般绽放。所有主流跑道都挤满了埋头苦干的人,而任何小众市场只要一有起势的苗头,瞬间就会拥挤起来。
没有人喜欢被“卷”,但人也无法脱离现实的轨道。就像你小时候喜欢一件事,但因为主业是学习,因为要考好大学,要找好工作云云而无奈放弃。许多人心向往之的,那些少年干净的心志,在我们无奈被“卷”走的那一刻起,就只能狠心戒掉,似乎自己的人生也无法任自己所用。
人痛恨内卷,但人也助长了内卷,人逐利的欲望和自由的渴望并存,所以才充满矛盾与痛苦。但更糟糕的是,我们在不断贴着现实匍匐,不断涌入中心化的追赶中,消耗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个人禀赋。
人不能做他最擅长的事,人被浪费掉了。这才是我觉得害怕的东西。
当然有应对“卷”的策略。比如年轻人的丧与佛,比如有人说“只要你活糊涂了,就活明白了”,似乎都是一种高深莫测的钝感力。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现代人比以往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更“坚硬的内核”,那是你在这摇摇摆摆的人间,找到的几乎不会动摇的相信,你知道你的终点和边界在哪,就少了漫漫人生路中的许多纠结、斟酌和算计。就像就是有人不炒股、不买币,不买房,不往每一个顶流里钻,从诱惑中抽身而多出来的许多人生空余,可以放在更平静和快乐的事情上。
这或许是现代人值得骄傲的一个地方——没有既定的指引来规划一个安全顺遂的人生了,要靠自己内心的力量来做人。
但这种“坚硬的内核”来自哪里呢?
比如你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命运?你觉得命运是人努力获得,还是靠“一命二运三风水”,你所有的成就是完全靠自己的个人力量,还是多种复杂的机缘?若成败得失背后的因素复杂,则看待命运就会更加包容。一个对外卖小哥和清洁阿姨都特别好的人,除了人本身的温厚善良之外,他内心的图景一定更加广阔。
比如你如何看待不同社会阵营的人?曾经金融圈里因为汇集了众多精英,人都相对自负,更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但如今许多博主和网红的崛起,一定会让曾经的“精英阶层”大跌眼镜,这才知道这个社会除了聪明之外,审美力、表达力和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力,都会获得命运的馈赠。
聪明一定好么,太过聪明的人可能演不好戏,也写不了小说,因为他们目光如炬,一眼就望到红尘尽头,所以对于其中曲折往返的探索,兴致全无。只有笨拙缓慢的人,才愿意慢慢钻研生命路途中的各种奥秘。如果不是因为无知,我们或许都无法做成一些事。
所以世界很公平,而活到如今,我越来越觉得世界公平了。所有走过的捷径,偷换的流年,都会变成后来的风霜;但往往最艰难的一年,却成为重要的节点,将后续的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在我当年还在人人都说好的“主流跑道”上和所有人竞争奔跑时,用现在的话就是你在被“卷”的时候,双脚落在传送带上的时候,是很难有抽身之力的,即便知道绝不是内心所向。
但一旦抽身过,外卷过,视野拉宽过,站在外面看这条拥挤的跑道后,才真切觉得,以前还真是无聊呢。
导演陈传兴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从24岁到34岁,在巴黎的那十年,是人生很重要的阶段。这十年奠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不是仅在知识层面,更多的是身处异国,作为一个他者,彻彻底底地以人的角度去认知世界。
他说,那好像是生命的盔甲,给了他一个躯壳。这种躯壳抗拒了外在很多东西,顺流他不会被卷入诱惑、寻求名利,逆流也不会寻死寻活。
这跟季羡林、钱钟书这一辈人到海外留学过似乎一样的。这些人有一种共同的特质,有巨大的成就,但都很淡薄。
日本作家斋藤孝写过一本书叫《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这里无意抬升读书人,但这些人多半有种特殊体质。一个沉浸在文学世界里的人,会有一种管它成败都无所谓的感觉,因为文学是建立在与世俗意义上的输赢不同维度上的,它是不管怎样都要追求“活着”的深层意义。
当下的人难免惶恐,因为每个时代总有自己的侧重和盲点,丢了个机会就像丢了个根据地一样。但阅读广泛的人不同,仿佛穿越过之前的几百年,“莫听穿林打叶声”,会有不同于众人的澄澈和淡然。
我曾问过一个读书很多的人有没有偶像,他说没有,大约是因为看过无数偶像的升起和倒下吧。
这是读书人的一点点优势。泰康人寿的陈东升讲过类似的话,他说自己是书生下海,做生意像在构图,要站到1万米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一百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和坚持。换言之,不琢磨这些的人无法见到辽远,又常常遗忘(当然这是最普遍的人性),因此常常在现实中“白卷”了。
所以不管这种“坚硬的内核”里有多少智慧,但里面一定有开阔和笃定,这种淡定的来源是深深知道,人是永远有退路的,而每一条路都有光明的未来。
一个“不卷”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呢?大约是人不用被某一种时代规则绑住,可以肆意生长,向四面八方去,寻找多样性和创造性,每一种选择都不被怀疑,不需解释,也同样得到尊重。社会里的人们摆脱了僵硬的心灵,不认为世界就是条条框框,背离它们就有灭顶之灾,而是深深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道,莫问前程,各行各道,生如长河,渡船千艘,唯自渡方是真渡。”
就像没有任何一套历史哲学能够从历史整理出规律,然后准确地预测未来。令人莞尔的是,每一条从历史里归纳出来看似确凿的定律,都在时间的推移中败兴而归了。因为所有的规律,纷纷被它们无法预见的人类行为的多样性给打败了。
但这样的话讲给正在被“卷”和主动去“卷”的中青年群体听必然是尴尬的。当他们年少时,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人生还是一只轻巧的独木船,能说改就改方向。
但到了这会儿,小船慢慢成了巨轮,载满了货物,没人再惦记航向这回事了,不掉队就好,尽管后来发现这日日夜夜的行驶并未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远方。那么这时,是抱怨大海把你带到了这里,还是掉头转向更辽远空旷的未知呢?
即便那条路并不好走,但至少是纯粹快意且充满启迪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