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存!治好了上万人的方子:治胃病,有这三张方子就够了

说到胃病,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能把它说明白。胃病就是胃痛么?不尽然也,胃病,一般来说是胃脘部疼痛或胀满——胃痛或胃痞。

在西医上,一般有多个病名,包括如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

下面,就让我们揭开这三张方剂的“神秘”面纱。

三张成方——香苏饮

香苏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有四味药,分别为紫苏、香附、陈皮、甘草。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苏子:降气和胃;苏梗:行气宽中,(可配藿梗、荷梗)。

制香附——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炒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

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炙用:健脾益气。总的来说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三张成方——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主要作用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这个方子拆开来看的话,为四逆散+香附、川芎、陈皮。

四逆散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治疗阳郁厥逆证的名方,包括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就像它的方名一样,以疏肝理气为主。香附被称为气中之血药,而川芎又被称作血中之气药,在加上陈皮与四逆散,这个方子就成了。

在临床中,如果理气力量不够的话,加佛手、香橼;如果胃脘疼痛明显的话,加川楝子、元胡。

在治疗以肝郁为主的胃病时,通常会遇到一个情况,那边是肝郁化热,表现为口苦、胁痛、泛酸、烧心、急躁易怒。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一定要记得问病人,有没有反酸、烧心等主证,这是你临床进行判断的关键。

这个血府逐瘀汤主治气滞血瘀,具体症状变现为:舌暗有瘀斑;胃脘疼痛,位置固定、刺痛、夜间加重(消化性溃疡)。

临床应用时加减化裁如下:

1、或丹参饮,失笑散,

2、加三七粉、珍珠粉 (溃疡时用)

3、若胃部痉挛疼痛+芍药甘草汤

三张成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表现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泻心实则泻胃。

此方剂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机常见。而此类患者脾虚而胃实,脾寒而胃热。

针对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机,此方剂黄连、黄芩与干姜配伍;半夏与人参配伍。以此“错杂”治彼错杂,在临床实践中效如桴鼓。

临床上,虚实相间、寒热错杂者,在久病时常见。根据病位在肝脾,脾胃,甚至肝脾胃,脾胃肾同病的不同,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在此基础上,左金丸,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温脾汤等化裁为治,才能提高疗效。

三张方剂之偏重

香苏散——偏重在胃,理气通降为用。

柴胡疏肝散——偏重在肝胃,疏肝理气为用。

半夏泻心汤——偏重在脾胃,以寒热并用,通补兼施为用。

临床小记:

一、胃病的治疗应遵“通则不痛”之理。

二、对于“不荣则痛”之人,则当调补,标本兼顾,而不泥于“痛无补发”只说。

三、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被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对判断病变性质,提高诊疗水平,实属新的进展,应予以足够重视。

四、胃病日久,可以与血证、反胃、腹痛、便秘等病症合并出现,应注意主次、先后、缓急,方不失时机,妥善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