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到了时间也就尽了
我进入过太行吕梁的许多条深沟险壑,凡可耕作之处,皆已开垦,生土变熟地,四海无闲田,无以估量这是留有多少代人的疲惫劳作,工夫乃时间之积累。进化亦然,游鱼上不了天,飞鸟潜不得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那是庄子的无限想象。人何不然。“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5年可成为专家,10年可成为权威,15年可成为世界顶尖。也即只要你在一个特定领域,投入73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投入14600个小时,就能成为权威;而投入219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世界顶尖。如果你只投入了3分钟,你就什么也不是。”美国职业发展咨询家博恩·崔西的界定标准,似可参考。何以成为专家,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美国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成功学”著作《异数》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即无论你做何事,只要坚持一万小时,便可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当然也有例外,达尔文一生多病,每日仅能工作一小时,阅读10页有用的书。一年365天,可看3600页左右书;30年可读11万页书。而正是这11万页的书,成就了达尔文一流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的地位。这一万小时如何分割,朱熹以读书为例云:“为学须分老少,年少精力有余,书须多读;若年齿向晚,却宜择要用功,不在务多。”是定律,即意味着无法摆脱。“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杨绛这话的意思,是说记忆力超凡的钱钟书也无法摆脱此律。在生命的最初三十年,你养成习惯,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习惯养成你,钱先生的习惯便是读书。晚年时,沈尹默近视已达1700度,咫尺之间不可辨,但他书写的七八尺大直幅上,一寸大小行书,竟达二三十行,每行直下无歪斜,且运气均匀,韵味十足。谢稚柳感叹之:“这已经不是靠视力,而完全是凭着自己得心应手的熟练工夫。”肌肉记忆,工夫而来,沈先生的习惯在写字。有了习惯,也就有了境界。古龙说:“我靠一支笔,得到了一切,连不该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懂我的人,不必解释,不懂我的人,何必解释,与其说寂寞是智者常有的一重境界,不如说是古龙的一种特质。他还说:“上帝创造了男人,发现他还不够孤独,便给了他一个女人作伴,使他更真切地感觉到寂寞。”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古大侠笔下傅红雪、李寻欢、陆小凤、花满楼、西门吹雪等等的绝尘侠客,虽曰衣袂飘飘,风度翩翩,却孑孑茕立,寂寞孤单,伤心壶浆,一醉千日,作者内心写照矣。冥冥之中,命中注定,若是存在预先设定的使命,那便是以一寸一寸的光阴,去完成一力一力的工夫。工夫到了,时间也就尽了,生命也该完结了;时间未尽,工夫未透,生命却已挥霍成灰烬。光阴焉能轻与,生命岂敢滥取,有心解酲蒙中,无人身处事外,无论你是随世的庸愚,还是盖世的豪杰,皆不脱此律。《简·爱》中有句话:“当我们越过坟墓,来到上帝的面前,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雪后江山一笼统,填满了沟沟坎坎,上帝面前,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