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捕捉不到真实——Thomas Ruff
Thomas Ruff(托马斯·鲁夫)1958年生,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杜塞尔多夫。Thomas Ruff属于那种让艺术评论者头疼、无法用简单尺度进行归类的艺术家。Thomas Ruff以一个摄影家的身份,真正有分寸的使用生成图像的各种本体语言和媒介,将摄影或图像恢复到一个机器所见或机器生成的客观状态,以这种减法的图像观念反观世人对图像的滥用及美学化和意义性处理。
这次有毒君通过Ruff从早期到近期展出过的主要作品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脑洞极大的德国艺术家。
从杜塞尔多夫出发
Ruff中学时期喜欢天文学和摄影,当时的他和我们一样,会拿着相机去拍摄一些“好看”的照片。
在他中学结束后,报名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摄影系,顺利录取并有幸成为贝歇夫妇的学生。在贝歇夫妇门下学习摄影,对Ruff的摄影理念影响巨大,在他早期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新客观主义”风格。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套作品就是他的肖像系列《Portraits》。
摄影是通过镜头捕捉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照片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但Ruff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镜头前很多东西是可以被安排的,比如很多商业人像摄影都是预先摆拍,通过一些修饰,人为地在镜头面前给模特塑造一些并不真实的性格特征。
Ruff就这个思考,给自己身边的朋友拍摄了一组肖像,他把所有修饰去除掉,在照片里看不到任何人格、身份、国际、种族等信息,甚至也没有任何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流露,就是一张张冰冷的,像证件照一样的肖像。这样很好地消除了照片中因为人物特点而转移观众注意力的问题,把思考放在了照片本身上面:照相最初的作用就是复制。
同时Ruff也利用了照片本身尺寸的一个属性,用超大幅去展示这些“证件照”,给人带来与往常不一样的观感。超大幅,让每张肖像里面模特的毛孔都清晰可见,这种级别的细节呈现在眼前,更加给人一种真实客观的感受,避免给人雷同证件照一样的观感。最后一点就是,在欧美艺术圈,主要还是以艺术品拍卖盈利,艺术交易市场上,越大幅的作品往往越受欢迎。
用别人的相机
Ruff说到底还是贝歇夫妇的学生,他对于真实和客观的追求近乎病态。之前的肖像系列依然无法满足他对客观真实的追求,因为在拍摄过程中他还是需要和被摄者进行沟通和动作指挥,而且拍摄时也有角度的选择。也许因为Ruff是个天文迷的缘故,于是他对拍摄永恒的星空产生了兴趣。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如城市光污染和民用相机的技术限制等,无法自己拍摄完美纯净的星空照片,Ruff便放弃了自己拍摄。他找到了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使用特殊设计的伸缩式镜头捕捉到了大尺寸清晰的星空照片,于是便有了下面这组作品:《Stars》。
数字技术初尝试
1977年,发生了一件被称为“German Autumn”的恐怖事件,恐怖组织RAF绑架并谋杀了实业家Hanns Martin Schleyer,另有恐怖组织PFLP劫持了汉莎航空的飞机Landshut,他们要求释放十位RAF成员和两位巴勒斯坦同胞。当时有同名电影和相关论文专门研究这起社会事件对艺术家们创作造成的影响。
70年代德国警察使用一种叫做“Minolta Montage Unit”的图片生成器,可以将4张照片自动合并生成一张,帮助证人辨别犯人。
1994-1995年期间,Ruff了解到了这种技术,他的兴趣马上转到了人脸重构上面。于是着手创作了《Portraits》的升级版:《Other Portraits》。
《Other Portraits》比《Portraits》更好地消除了个人特征,因为每张照片都不是某一个人,从而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好地关注在这些照片背后创作的动机上。
后期老司机的进阶
Ruff觉得他在色情影片中看到的裸体比任何艺术作品中对裸体的表现更加真实,于是他便截取了许多成人电影的图片,将图片像素进行一定的位移处理,获得了油画般的观感,并给这套作品一个赤裸裸的名字:《Nudes》。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像素的位移处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Ruff需要对作品进行大尺寸输出,原图画质难以满足,因此便人工进行像素位置以扩展图像尺寸。同时图像经过像素位移后的这种模糊观感很好地与普通低俗照片做个区分。虽然创作过程不同,但风格上很难说有没有受到前面《Other Portraits》的启发。
放飞的Ruff
《Substrat》可以说是Ruff最迷的作品之一。前面那些作品虽然不太容易看出什么意思,但至少画面里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过的人或物,但这次Ruff搞了一件让大家都很懵逼的作品。
Ruff使用漫画制作软件ComicStudio建立多个图层进行填充,并且图层之间相互复制,这样不断重复下去,最后做出一张失去任何意义的虚拟图像。
如果说前面Ruff的作品都是在讨论照相机的本质意义在于复制,那么这次他想和我们讨论的是复制的意义:经过大量复制后,所有的复制体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
极致的客观
暗房中,相纸的尺寸一直是困扰Ruff的一个点,从你拿出相纸的那一刻,尺寸上限就被卡死了。Ruff想要一个没有尺寸限制的暗房。《phg.》是通过Ruff托朋友用程序设计了一个虚拟暗房创作的作品。这个虚拟暗房可以模拟真实暗房一样给物体曝光,好处就是在软件程序里你可以尽可能大尺寸地曝光图像。不过最终这些图像的输出是在油画布上做的,因为实体相纸的尺寸还是无法满足Ruff,油画布更大,更能满足Ruff的要求。
《phg.》这个作品更多的是具有试验性意义。前面除了《Substrat》之外,其他作品都直接或者间接包含照相机捕捉的图像元素,经过Ruff的二次处理从而成作。
《phg.》在创作形式上,是继《Substrat》之后,更加Thomas Ruff的一件作品。之前的《Substrat》是用现成的漫画制作软件完成的,其中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图像生产逻辑并不是Ruff能左右的,而这次《phg.》则是完全由Ruff导演并产出的一套作品。它表现了Thomas Ruff对图像本质探索近乎病态的执着。
总结
Thomas Ruff表面上看似是杜派最另类的艺术家,但从他一直以来的核心创作思路看,Ruff又是最最从一而终贯彻贝歇夫妇理念的一名好同学,他在这条路上从没有偏离过。
Thomas Ruff可以说很日耳曼了,他像有洁癖似地怀疑一切可能造成主观影响的因素,以至于让他认为单纯通过照相机捕捉的一切都不是最客观的,同时他不断在尝试输出尺寸上的限制,并尝试通过电脑技术去创造一些看似魔幻,但是却在他认为最能客观展现照片本质东西。
最后,让我用Thomas Ruff接受Philip Pocock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有些摄影师相信他们拍到的东西是事实,我只相信自己可以用相机创造一张照片。照片里有操纵和预设的现实,除非你能知道摄影师按下快门时的具体状况,否则相机只会记录出现在镜头里的东西。摄影是在假装展示现实,你必须尽可能地去接近才能'模仿’现实,可一旦你靠得够近,你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现实。
——Thomas Ruff
参考文献:
1.《拍照少年的崩坏史:托马斯鲁夫》@Tianxi——知乎Live;
2.《Thomas Ruff Photographic》@尚无尚未期限;
3.《客观即减法——论Thomas Ruff的摄影和新媒体艺术》@精英艺术;
4. artnet.com/artists/thomas-ruff/ ;
喜欢本文内容的朋友请不要吝啬你的转发,阅读量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后续还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艺术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