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随笔:要给孩子选择一条适合他走的人生之路
要给孩子选择一条适合他走的人生之路
伴随着中考成绩的揭晓,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几天接触了几个孩子和家长,笔者心中有欣喜也有担忧,且先来分享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的亲身感悟吧:
(说明:这是一个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最终选择职业学校孩子的内心感悟。上周星期五来到学校和我的一番促膝长谈,笔者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这个孩子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走的人生之路。为了保护孩子,在此不便出现孩子的姓名。)
中考成绩出来之前
(大概是二零一五年六月十五日左右)
终于考完了,可以得好好玩玩。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终于脱离了初四的束缚,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自由的,周围的色调(心里的感觉)也由原先的枯黄色,变成了明快的白色(挺亮挺明朗,但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
感觉自己像一只脱缰的小马欢快的四处撒欢;成绩什么的完全不放在心上,爱怎样怎样,反正我尽力了(我感觉差不了,上个5、6中应该是可以的)
中考成绩出来之后
(大概是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号左右)
当我把自己的准考证号打到教学楼三楼微机室那台电脑上,出来成绩那一瞬间,我顿时百感交集,就像是脑子里突然喷发出一大束想法来,把我那个理性的堵头喷出了几米远;过了几秒钟我的理性慢慢的回到了他该在的位置。
我心里想417,应该不错啊!嗯,对,不低的分数。但是绝望却接踵而至,当我把自己的成绩和分数线一比对;耳朵里嗡的一声,顿时天都塌下来了,整个世界变成了灰色,我感觉自己的意志已经消失和这个灰色世界融为一体。
我妈领着我去了高职的招生处,我心想这辈子完了是吗?要把我送到高职烟信这样被同学、家长、社会、老师所唾弃的垃圾场去埋葬吗?但是当我进去时发现好像没有那么遭,那里不少人,考的都比我好吗?但是心里又想:大概是错觉吧。
等着和高职招生组交流完,我的空洞洞加黑暗的整个内心燃起了一团小火苗,一颤一颤的好像随时都要灭掉(当时我自己都没觉出来)跟烟信招生组交流完那团火苗好像又大了一圈.最终我选择了烟信,反正也是破罐破摔那就混吧.
去帮烟信招完生之后
终于又去了一次玉皇,两年,两年了啊,这两年我还时不时的想着回来看看,但是(因为我比较腼腆嘛)又怕门卫不让进,今天真是个一年一遇的好日子,上午随便进~( ̄▽ ̄~)~
其实去招生是幌子,去看看老师才是正事。教学楼四层楼的办公室跑了个遍,看见老师就进去唠嗑。
和我唠过的老师都说我变化好大,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变化的只是表面而且是围绕着本质所变化的;以前我那颗本质的光球被压抑和自卑裹得严严实实,现在我只不过是在进行将这一层层的压抑和自卑慢慢剥开的过程,自然会透露出些许曙光。
四个办公室跑了一趟(其实不止一趟)我发现就数老王(王书云)和老潘的认知水平高,最聊得来。
这一上午招生那面也没我多少事,就时不时的叫我过去,我也没帮上什么忙(其实我是有能力忽悠的那些学生一个愣一个愣的,(就是讲一下子呗)但是吧,招生组的主管老师不知道,这就很无奈了。)只能坐着和几个老同学聊天(ps:孙小梨是我招进来的)。
现在我真是一年一变一年一个样,想想以前在初四,真的是傻的可爱。
反思:星期五上午和李**同学的交流,让我深深感悟得到: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安排孩子的未来,每个孩子其实都有一条适合自己走的人生之路.
1.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毁灭了绝大多数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每次中考成绩揭晓的时候,班级中只有1/3的孩子是高兴的,因为这些孩子能够获取升入重点高中的通行证,而大部分孩子是带着无尽的落寞和遗憾离开学校的,伴随着的就是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孩子的失望无助.这些“落榜”孩子才是目前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就是这些孩子才是将来社会的力量所在.因为他们就是未来广大普通的劳动者,恰恰就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才筑起了整个社会的大厦。
可是这些孩子在目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体制下,他们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一次次的考试给他们带来的是不停地羞辱、失落甚至是绝望,就像李**同学所说大那样,他们在小学高年级以及整个初中求学阶段,有的只是自卑,因为学习成绩已经成为了他们无法愈合的伤口。
2.逼着孩子“上路”,只是在满足愚昧教师和家长的虚荣心
这些中考“落榜”孩子本身已经是很受伤害了,可是接下来学校、家长的做法无疑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这些孩子由于成绩不理想,其实已经应该给自己重新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就像李**同学的亲身体会,来到了职业学校选择了适合的专业,他才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人生之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久违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可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有些成人的做法显得如此功利——明知道这些孩子的基础较差,已经不适合走文化课的升学之路,还要硬逼着孩子“上路”。其实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再度伤害孩子,因为在经历了初四毕业班的“折腾”,他们已经遍体鳞伤了。如今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通过一些不科学合理的渠道(例如找关系、借读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重点高中的“旁听生”,请问这不是在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何至如此,就是因为学校只考虑升学率,家长考虑自己的面子,唯独没有真正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何其自私,悲哀之至!
每个孩子其实都有适合自己走的人生之路,关键我们做教师、做家长的如何引领。别为了满足成人的私欲和虚荣心,而做出毁掉孩子一生幸福的事情!
愿每位父母都理智一些,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和谐,那将是整个民族之大幸事耶!
早上7:55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