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文心——南京博物院藏竹木牙角珍品特展
「“賞古尋珍」帶你身臨其境,感受古代藝術品的魅力
撥開收藏迷霧,去偽存真
古玩圈做自媒体最专业,自媒体圈做古玩最专业 如不想免错过精彩内容想,请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常年拍卖征集,鉴定,售卖古董珍玩
中国传统的竹木牙角雕所承载的江南器具文化,构思于江南士人寄兴山林、以淡泊冷逸作为审美追求的文化精神,成就于江南匠人细腻的心智与灵巧的双手,将文人的情思与手中的刀具汇为一体。通过构思之奇特、立意之高逸、雕刻手法之巧妙,让竹木牙角作品精美自然而富有神韵,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日常生活中担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开创出中国式的文人雅致生活,而且引领社会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
沈周 落花诗意图
值此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南博遴选80余件精品举办此特展。本展分为竹雅韵、木清趣和牙角艺三个部分。通过此展,公众可领略中国传统竹木牙角工艺的巧思、智慧以及丰厚的人文积淀。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珍宝馆
展览日期:2021年4月2日-2021年12月20日
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江南器具文化,展示了精妙的雕刻技艺,还传达了中国式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雅致的文化精神。
明代竹刻艺术代表人物作品精彩亮相
朱鹤、濮仲谦、张希黄是明代竹刻艺术代表人物,本次展览的展品雕工精湛,极具代表性。
朱鹤款竹雕松鹤竹梅图笔筒
濮仲谦款竹雕会昌九老图竹香筒
张希黄款留青刻山水图竹臂搁
作品中不乏人物传说、
成语故事等题材
折射出古代文人的审美与情趣
圆雕的和合二仙嬉戏坐于山间石坪上,背靠老松,松下怪石嶙岣,寓意深山闲适。
和合二仙传说由来已久,多认为源自唐代的寒山与拾得两位高僧。因其放纵不羁与处事的豁达,南宋以降被禅学所崇,至明清被演绎成主管婚姻美满的神祇,在民间艺术品中颇为常见。本件竹雕虽洋溢着喜庆与祥和,布局章法却富山林野趣,不落俗套,应属文人书斋中的陈设长物。
香筒外壁周身以深浅剔底浮雕、镂雕技法而雕成。画面崖壁老松下,一位著幞头、圆领衫的书生,手捧尺牍一封屈身向前递与面对的持杖武者;武者髡发,左手执棒,右手指向书生,作询问状;书生身后松盖下,侧立一女子,裹巾、长裳,侧面向书生,面情略显焦躁;其身后有一位总髻童子,显天真童趣。
画面所刻故事当为“柳毅传书”的爱情故事:持杖髡发武生为洞庭龙宫门侍,书生为柳毅,仕女为洞庭龙女。此件竹刻,奏刀简洁明快,深浅剔底层次明确,人物开脸颇为传神,当为明末清初嘉定一派良工所为。
此器取材于南朝萧梁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以圆雕、镂雕等法雕刻,一龙自天而降,张开大口,怒目圆睁,身体卷曲于云中,时隐时现;其下书生一人,当为张僧繇,执画笔作点睛状,左右童子各一。此作线条或卷或舒,灵动而极具张力。在人物和龙的神态表现上也极其生动传神,属不可多得的牙雕精品。
展品涉猎多种器型:
诸如文具、茶具、香具、酒具等
既有实用,亦可雅赏
它们雕工精美、富有神韵
反映出中国传统竹木牙角工艺的巧思与智慧
▼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高17.8厘米 口径14.9×8.9厘米
留白处浅刻小楷:“余至武陵,宿于丁氏三清轩,识竹溪兄,笃于气谊之君子也。岁之十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佚寿,作此奉祝。”
款识:“辛未七月朔日 松隣朱鹤”
器取用粗壮异形竹根,整治内腔后于外壁雕刻主题画面。整个设计以山间老松鳞皴巨干为主体,仙鹤、梅桩及竹叶灵芝附绕四周,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富有层次。雕镂松鳞、朽眼,将松树老干表现得十分自然;而松枝、仙鹤的雕刻手法细腻、鲜活与生机盎然,技法中运用了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与技艺极为娴熟。整器体量颇大,造型典雅别致,富有山林韵味。作为书斋中长物经年把玩,故而表面能呈现出琥珀色的光泽。
朱鹤号松隣(鄰),明竹刻名家,《竹人录》、《嘉定县志》中有录。其工书法、篆刻,精雕镂图绘之技,亦擅竹刻,为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按“辛未”年当是穆宗隆庆五年(1571),此件竹雕为其晚年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长17.5厘米 直径3.9厘米
行书款识:“仲谦”
印鉴:篆书朱文“濮”
周身镂空浅浮雕人物、山水、树木花草及水桥楼阁等,上下两端以梅枝纹一周为饰。以黄花梨镶嵌扣边蒙口,两端堵头已失。其上图案纹样题材取自脍炙人口的“会昌九老雅集”,又称“香山九老”、“洛中九老”,即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以白居易、李元爽等九位古稀之年老者于洛阳南郊龙门香山寺举办游山雅集之盛事,此后历代被文人雅士所效摹。
以筒体为香山,山中林壑优美,古梅、老松婆娑蔽日,楼阁掩映,枝干中又有藤蔓萦绕,松鼠亦在期间奔走玩耍。“九老”于林间或抚琴、观画,或赏花、对弈,其余雕戴幞头年轻文士、总髻小童侍者若干名。画面下端怪石隐秘处,浅刻“仲谦”款识。
濮仲谦,其名澄,明晚期负盛名的文士匠人,清初尚健在,金陵竹刻创始人。除擅竹刻外,亦善工犀、玉及漆器。有关其竹刻风格,清初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称赞其竹雕:“古貌古心”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濮仲谦擅长浅雕等,线条细如毫发。本件香筒造型玲珑小巧、雕镂细致,尤其是透漏雕及浅阳刻结合得异常娴熟,松干、松针、树叶、梅瓣、楼阁斗拱、瓦面,甚至人物衣纹均以施刀极细的线刻来表现,为同时期细作香筒中的精品。
长28厘米 宽6厘米
印鉴:连珠文篆书朱文圆印“张”、方印“希黄”
本件取优质长节毛竹,斫两端竹节成长条形。留青薄意雕,其上施浅阴刻,刀法细腻。构图取法立轴式“南宗”山水,取高远法,远立怪石独兀山峰,中近景作一河两岸式岛岸与沙汀;其间古树丛叠,岸头、溪渚边有零星农舍、草庐。
张希黄,其是明代中晚期著名竹刻工,《竹人续录》里有载。据说“留青阳文”雕即“留青”刻法,始自希黄起;其刀工细腻、曲尽画理,善刻院派小景山水、楼阁最佳,常有诗题。
高15厘米 口径18.2厘米
器身浮雕通景山水,雕刻出山水、树石、屋宇、人物等。画面一侧刻高士侧卧,一侧刻老者和携琴童子,寓携琴访友之意。立意上传达出古代文士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在审美上也达到了材质和工艺的完美结合,古朴厚重,旨趣高远。
高14.5厘米 口径12.2厘米
器壁以象牙、螺钿、玛瑙、玉石等为材料加以雕琢组成喜鹊、梅花、竹石图案,寓喜鹊登梅之意。紫檀本身包浆润泽,百宝嵌工艺精致细腻,相得益彰。
长8.3厘米 宽4.3厘米 高4.4厘米
印章为长方形,印钮高浮雕,刻二螭龙蛰伏于印章之上,双目圆睁,尾巴相互缠绕,有动态,刀法粗犷古拙。印文阳刻双行篆书“濮阳李廷相双桧堂书画私印”,遒美生动。民国配楠木盒。
李廷相,字梦弼,明濮阳开州人。弘治进士。官南京户部尚书。好藏书,多方收集古籍、名画,建有藏书楼“双桧堂”,卒谥文敏。著有《南铨稿》。
高14厘米 口径17.2厘米
外壁近口沿处阳刻应景七言草书:“水色连天向何流”
此杯以松树主干作杯把,外壁浮雕满刻,上部山石壁立,如危石垂崖;中间数位高士游走于山林间,并有楼阁掩映;其下有小溪,一船夫立于舟头,与高士遥相呼应;内壁以浅浮雕刻云石纹。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珍宝馆
展览日期:2021年4月2日-2021年12月20日
文章来源南京博物院官方
抛砖引玉,欢迎同好交流
“赏古寻珍”一年就做两件事找古董,找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