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心灵创伤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一)

核心提示:

阿玛斯的坑洞理论和佛学《唯识学》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种子有相似的解释。

很系统的介绍了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创伤是如何形成我们的经验和认知,从而形成我们的自我信念、价值和人格模式。

成年后的我们就误以为这些信念和价值观是我们的全部,不断活在自己所创化的信念特质中不能自拔。

这十年来,我从一千多位心灵创伤疗愈的个案朋友身上,看到了童年的心灵阴影是如何影响她(他)们的一生。从这些个案疗愈的体验、经验中,我所体会到的和阿玛斯的分享的洞见高度一致。

而我们心灵沟通、内观的目标就是通过一对一的心灵沟通来清除心灵病毒种子(心理坑洞),以及内观自己是如何被自己童年的经历和创伤所障碍,从而了解自己价值观和信念背后的原因与真相,达到改善自己生命品质,清晰自己生命意义回归自己的生命本质。

感谢阿玛斯的洞见,很精辟的介绍了心理坑洞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心理坑洞(一)

阿玛斯心理坑洞介绍: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的创伤经验。也许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

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遗留下来的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今天要探讨一下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基本观念,那就是所谓的“坑洞理论”(the Theory of Holes)。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

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真正丧失的其实是我们对本体的觉察。如果无法察觉到我们的本体,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们就会感到匮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们本体的某个部分不见了。

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本体的品质不见了,譬如爱、价值感、与人联结的能力、力量等等。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觉察到本体的某些部分,但并不意味它们从此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消失踪影的,你只不过是和它们断了联系。

让我们来谈谈价值感和自尊的问题。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你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你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我们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奔忙,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我们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这种或那种经验。”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冒出来了。

这些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伤经验或是与环境冲突所造成的结果。也许你的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使你觉得你的意愿或存在是不重要的。

他们的作为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甚至遭到攻击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而遗留下来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很多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心中的洞

当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你认为你从那人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将自己的洞填满了。举例而言,你可能会因为这个人欣赏你而感觉有价值,你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利用他人的赞美来填补心中的洞。

只要你和那个人在一起便感觉到有价值,如此一来,你会不知不觉地认为是那个人使你变得有价值的。他无论给你什么都使你觉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经验到的满足都是他带给你的。

你的无意识看不见他使你感觉有价值的那个部分和你是分开的,你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个人一旦死亡或关系结束了,你不会感觉失去了那个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补坑洞的东西不见了。

你的感觉是你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而这就是你会那么痛苦的原因。感觉上就像你的肉被切开,某些东西被挖掉了。这才是创伤和痛苦的原因,由失落感所造成的伤痛。

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见了。失去亲密伴侣会使你觉得以前被他填满的那些洞,现在又暴露了出来。

如果人们说,“我们彼此很适合”,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在填满彼此的洞。这部分补足了这个洞,那部分补足了那个洞。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会觉得完整而满足,因为他们感觉彼此互补,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完好的整体。

很少有人能填满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人与活动,但他们仍旧无法填满你所有的洞。仍然会有一些坑洞存在,而这会造成你的不满足感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坑洞是无法被彻底填满的,只要对方有一点变化,或者说了某些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就会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你会再度感觉到那些洞,“喔,他根本不认为我有任何价值”

你感到愤怒和受伤,是因为心中的洞又暴露了出来。因此,不满足感会一直持续着,是因为对方无法永远填满你的洞,特别是对方也需要你去填满他的洞。

学生:如果你的关系改变了,或者你生命中的某个人改变了,你的坑洞是否也会跟着改变?

阿玛斯:没错。任何改变都会动摇坑洞的四周。某些洞会被填满,某些洞会空掉,这时此人就必须学着适应,或是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补洞。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某些坑洞了。他们必须去感觉这些洞的存在,或是去了解它们。

现在你终于知道为何失去某个和你非常亲密的人,会是这么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你已经对那种契合的状态习以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个人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体验到这份失落和分离的感觉,你就有可能认清那些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处,而又不试图以别的东西掩盖它,你就会感受到那份空虚。你会感受到而且会看见那个洞。

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就会发现自己最根本的部分,并且能一劳永逸地填满那个洞。甚至不能说是填满,而是从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认同那份匮乏感了。

这么一来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丧失的某种本质重新连上了,以往你一向认为只有靠别人才能办得到。

大部分人在结束一份关系时,都会感受到自尊的丧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特别举出价值观的原因。

若想探索那份失落感,你必须和那份感觉共处,并且得问自己,“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没价值,为什么他不在我身边我会觉得什么都不是?为什么我觉得我的价值变得如此低落?”如果你能和那份感觉共处而不企图改变它,只是留意并试着去理解它,便可能体验到那份不足和空洞感。

假设你理解了这份不足以及它的源头,你很可能会忆起那个造成你无价值感的事件或事件的原型。

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满的,而人格通常会记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们必须在最深的层次重新经验那份痛苦,而且要贴近那个坑洞,才能看见这些记忆。我们一旦认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么,被我们遗忘的本体自然会重新活络起来。

因此,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长的机会,它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并经验到那些你以为靠别人才能填满的洞。不幸的是,人们通常会极力防卫,不让自己深入地感受那份失落。

这么做主要是想逃避内在的空虚。我们并不清楚空虚或不足乃是丧失某个更深的东西的征兆。那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本体,而它是可以被重新拾回的。

人们以为那些坑洞和匮乏感便是他们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们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们以为自己有某个地方不对劲,其实这份不对劲的感觉就是对无意识的一份体认。

经验坑洞如同经验到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

人们往往会竭尽所能不去感受这些洞。他们觉得如果贴近那些洞,自己一定会被吞没。举例而言,当他们贴近“爱”的坑洞时,可能会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虚所带来的威胁。其他的坑洞则会造成一种快要灭绝的胁迫感。

难怪我们不想接近这些坑洞!但是在面对的过程中,我曾经看过令人惊讶的事:如果我们能不去抗拒面临坑洞时的感受,你就会发现,经验到坑洞并非那么痛苦的事。那就像是一种什么都不存在的空寂感。

那并不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虚无状态,而是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可以让本体显现的空间,而且只有本体可以从内在彻底消除掉坑洞或匮乏感。

学生:坑洞会不会以愤怒的方式呈现?

阿玛斯:会的。内在的匮乏感很可能以愤怒的方式呈现,尤其是内心如果抗拒那份空洞感的话。大部分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坑洞全都清除了,这些情绪也就不存在了。

哀伤、痛苦、嫉妒、愤怒、怨恨、恐惧——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你就不会有这些情绪,那么剩下的只有本体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情绪会被称为激情、错觉或虚假的感觉。

整个社会都在教我们拿外在事物来填补自己的洞:我们应该从外在获得价值感、爱或力量。我们时常谈论与人为善、恋爱或拥有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多么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义都要仰赖这些活动似的。

我们总是将意义归功于某个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劳的本体。整个社会的安排都是要人们互相补洞,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构在补洞之上的。它既是人格的产物,也是人格的居所,它维持和滋养了人格。

学生:情形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阿玛斯:我不认为如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渐进的发展。人格对文明的主导性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展出来的。我们越是变得机械化,我们的文明就越倾向于补洞。许多人都认为过去的人类比较有爱,有品德,也比较能体认到实相,他们比现代人更能与本体联结。

你也许听过“黄金时代”的说法。据说在“黄金时代”,人们所经验到的多半是本体而非坑洞。当本体逐渐消退而坑洞开始出现时,“白银时代”便开始了。接下来出现的是“青铜时代”,而我们现在是属于“黑铁时代”。这是最黑暗、最沉重的时代。

铁除了护卫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了。我们时常会感觉到那份铁的特质,尤其是当我们企图以强硬的态度护卫自己时。全力护卫自己不去接触心中的坑洞,乃是对当代的一种描述。

点 评:

这种防卫的状态就是在心灵沟通、内观过程中,当感觉不舒服时,不自觉的抗拒、分析、怀疑、评判、合理化、抽离等防卫机制。只是很多朋友已经习惯了这个模式,掉进这个模式轮回很多年不自知而已。

待续——

心灵坑洞(创伤)案例推荐:

『案例实录』胎儿期,父母的期待让她身份错乱近60年

案例实录:我以爱的名义伤害最亲的人

从失去父爱的恐惧中重生

何为活出真实的自己?

工作坊感动分享:幸福不曾远离,是我把幸福推于心门外!

因果案例实录:穿越扭曲的爱(一)
因果案例实录:穿越扭曲的爱(二)
幸福,从每一个当下的“善护念”开始!
我在渴望别人的欣赏中迷失自己!
因果案例实录:穿越对权威人物的恐惧!
阻碍幸福的“坑”你找到了吗?
为何活出真实的自己那么难?
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
因果案例实录:穿越性侵的心灵阴影
深度揭露外遇背后的心灵真相(完)
案例实录:穿越社交恐惧症的心灵阴影
这一生,为何而来?

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心灵因果法则相关的原创、案例及生命感动故事分享,如有任何的功德,愿回向给十方众生,愿所有的众生早日离苦得乐,一起唤醒内在本自具足的圆满佛性!

赵龙奇迹内观

忆起自己的生命功课,唤醒沉睡的心灵

(0)

相关推荐

  • 自我的真相

    书  名:  自我的真相 (钻石途径系列之三) 作  者:  阿玛斯 (A.H.Almaas) 著  : 胡因梦  译 书  号:  978-7-80709-102-8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书 ...

  • 现代心理学与灵修的整合

    我们把这里所做的工作称为「钻石途径」.钻石途径是什么?它其实有双重意义.钻石 途径意味着我们采用的方法具有钻石般的特质,我称为钻石般的觉察力.钻石具有非凡的密度,可以无坚不摧.我们这里采用的途径是既专 ...

  • 2020最后一场满月来了!这个巨蟹座满月,柔软也是一种力量。(附12星座指南)

    2020最后一场满月来了. 我们会在北京时间12月30日上午11点28分,月亮巨蟹和太阳摩羯在8°53'精准对分,迎来巨蟹座满月. 现在收尾的巨蟹座满月,在今年年初,也曾开启我们这个特殊的2020年. ...

  • 恐惧不被爱的心灵创伤深深影响我的一生!

    文/安红 第一天:一开始静坐放松时我就进入某种美妙的状态,自己的身体仿佛消失不存在的一种松弛和自由与温暖.   上午赵龙老师讲理论时,我没昏睡,感觉明白了很多.   但知道自己没入心,会边喝茶,边擦桌 ...

  • 童年心灵创伤对一个人影响到底有多深?

    提示:线上4天2夜的「家族业力关系重建心灵疗愈工作」坊圆满结束了,赞叹每一位学员朋友的勇敢.敞开和面对.   在这四天两夜的心灵内观.重建旅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亲密.亲子关系模式和习性都是自己父 ...

  •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了我们一生的性格?(文末有福利)

    你是否有过以下这些经历: 小时候长时间地与父母分离,长大后总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于是过分黏着亲近的人: 小时候总被同龄人排斥挤兑,长大后无论在哪都觉得自己不够合群,甚至害怕社交: 小时候父母总是不断否定 ...

  • 童年的好坏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必读!

    上周刚刚过去的6·1,本来是一个属于孩子的节日,但是Professor在朋友圈看到了很多"大朋友"蹭节日-- 有的晒幸福,有的秀童年照片,有的回忆幼时经历过的事--一幕幕回忆杀在朋 ...

  • 原生家庭带来的四种创伤,影响我们的一生

    作为成年人 我们能够做的 就是疗愈自己创伤 不再将自己的命运重蹈覆辙 重现在自己孩子身上 01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 ...

  • 修复“内在小孩”心灵创伤的六句话,一生受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伤害. 或许现在的我们已经为人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意无意伤害自己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会伴随一个人一生,会对一个人生 ...

  • 童年经历会影响你的一生 | 不可不知的儿童PTSD

    本文字数2700 |阅读预计需要10min  就像"小孩子没有腰一样","小孩子不会累","小孩子不会记得那些不愉快的小事"这种说法几乎渗透 ...

  • 童年的创伤真的会影响成人的生活吗?也许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童年的创伤会影响自己的成人生活?而快乐的童年可以治愈成人生活的伤痛?我们这一生,为什么童年的生活是那样的重要呢?毕竟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不一样,每 ...

  • 修复“内在小孩”心灵创伤的六句话,一生受用

    唤醒高维智慧 真正的修行在当下,最好的师尊是自己.让我们从这里唤醒本自具足内在高维智慧,从此收获富足与丰盛,拥有通透自在的智慧人生-- 公众号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