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动气针法
1.腰扭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 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针灸之前,可以先放松一下臀肌、腹肌,髂腰肌和内收肌,效果更理想持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是按揉拉伸搬动,是放松!特别是仰卧放松髂腰肌。然后针灸手阳明大肠经的手三里穴和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附近的最痛点,让患者做腹式深呼吸带针走动、活动,此为动气针法,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董氏奇穴创始人董景昌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故针刺治疗时采用患侧远端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局部按摩或运动,尤其对于疼痛性病症,往往能立即止痛。1978年何广新等在《新医药学杂志》正式发表《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针刺一运动疗法》,这是动气针法在大陆针灸界的报导之中首次出现。何广新等认为,运动对针刺止痛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运动具有加强针刺止痛的作用,提高针刺止痛疗效的作用。动气针法,利用人体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通过针刺配合运动,使感觉传入因运动传出的参与而得到抑制,从而有效地改善疼痛等症状,从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髂腰肌和内收肌群
臀部肌群
腹部肌群
【手三里】男左女右
【归经】:手是上肢之泛称。三,数名。里,似有三穴之意,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在肘膝之下各有三穴,其名亦同。即在肘前有本穴及上廉、下廉,在膝以下有三里、巨虚上廉、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素问》言:“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天地万物主从之气,得其中和之宜,则生长成藏各得其用。失其中和之宜,则交通不表,风雨不节,人物即因之生病。三里之穴,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故名“三里”,以其功用而得名。本穴在臂,故名“手三里”。
【定位】:先找到阳溪(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有一凹陷处即是)、曲池(屈肘成直角,先找到肘横纹终点,再找到肱骨外上踝,两者连线中点处),两者连线上曲池下3横指即是。
【作用】:手三里调气血,疏经络,和肠胃,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作用。
【主治】:手三里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近于肘部合穴位置,“合治内腑”,主要用于大肠腑病和经脉病的治疗,如腹痛、腹泻、痹证、麻木、偏瘫等。
【刺灸】: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沉重,针感可向手背部扩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手三里在关节附近,禁用直接灸。
常用拇指揉手三里穴,每次1~3分钟,可治疗腰膝痛。
艾灸手三里穴,每次灸5~10分钟,能显著增强免疫力。
弹拨手三里不仅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还可以活血化瘀迅速缓解各种跌打扭伤带来的痛苦。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鱼际】男左女右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鱼际为手太阴肺经五输穴的荥穴,五行属火。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肺泻火,清宣肺气。
【主治】:主治各种咽喉病症,扭伤,头痛,肌肉肿痛,肘挛肢满,指麻肩痛,瘫痪等。鱼际穴在八卦定位中属于艮卦,止的意思。针刺鱼际可以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可改善因呼吸紊乱而引起的纵膈摆动,其止痛效果远比神经封闭的古老方法优越。
【刺灸】:0.3~0.8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刺。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注意:不宜瘢痕灸。
一手轻握另手手背,弯曲拇指,指尖垂直下按第1掌骨中点肉际处即是
日常工作生活中,急性腰扭伤的形式多种多样,甚至还有许多较为复杂的伴随症状,可以临症加减,随机应变。
1、病在督脉,取水沟或龈交异状点。
2、病在足太阳经,首选攒竹穴(高力山的经验),次选昆仑(张士杰的经验)或跗阳穴。
3、病在距脊柱正中0.5寸夹脊痛,选手三里穴(患侧)。
4、腰痛及背病在距脊柱正中1·5~3寸(一巴掌),取肝腧穴或太冲穴(患侧)。
5、病在髋关节附近取合谷穴(健侧)。
6、臀部痛甚,又属足少阳经所属,则取中渚穴。
8、低头痛重,则取大椎穴。
9、伸膝痛重,则取天柱穴。
10、腰痛及腹,则取天枢穴。
11、咳嗽痛重,则取阳陵泉。
12、行走疼痛,则灸痛点上下左右各一寸处。
13、腰痛及腿,则取秩边穴。
14、受风寒痛,则取后溪穴。
15、腰痛入髓,则取悬钟。
16、骶椎疼痛,则取阳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