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诸葛镇管村:千年古寺郭偲寺
走进诸葛镇管村:千年古寺郭偲寺
管村位于兰溪市诸葛镇驻地西南4000米。是一个与龙游县交界的村落。地处山区丘陵,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9亩。下辖管村、郭偲寺、上徐店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98户,330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业。
管村自然村,世居管姓,唐天祐二年(905)自进化潜入安隐寺岩下定居,村以姓氏得名。
郭偲寺自然村,村边有郭偲寺山,山上有一古寺,相传为唐时郭偲炼丹处,存以此而得名。
上徐店自然村,世居徐姓,宋建炎年间自寿昌迁入,建村入户,取村名为上徐店。
我们自兰溪西,经永昌,过诸葛,沿着双牌水库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行程约15公里,便到了与龙游县毗邻的管村。
管村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霸业的伟大思想家管仲的后裔居住地。由于隔绝了大都市的喧嚣,远离了现代工业的污染,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或许承袭了老祖宗“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现实主义思想,这里民风淳朴,耕读传家。
出管村,有一座独立的磨菇形小山,村民叫“对面山”。层层叠叠的树木,苍翠欲滴,茂密处伸手不见五指。据说多年来有个骇人传闻:谁敢砍伐对面山的树木,全村就会遭到不复的劫难!因此,就在“伐木烧炭炼钢铁”的年代,对面山也毫发未损,才有了今天的美景。
绕对面山脚行里许,过一狭隘通道,豁然开朗,一处山坳,恍然人间仙境,呈现在眼前。整个地形犹如一只口朝前、尾抬起高度倾斜的簸箕,居中往口部俯视,碗口粗的毛竹密密匝匝,春意盎然。穿越竹海的小径,一片浩翰的水域,云霭雾绕,几座小岛若隐若现。转身仰视,依着山势,一座寺院飞檐拱角,古朴典雅,的寺庙依山而建,门楣雕琢栩栩如生。
偌大寺院其实是一间可容千人的天然大石室,从山坳底向上望,所见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其实是大雄宝殿正门。寺内大殿顶上是犬牙交错的钟乳石,“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
上20余级石阶,循着环形依次是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入得门来才发现,外观气势恢宏的偌大寺院,实则只是一堵门面,寺内3殿相通,是一天然大石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可容千人。大殿数丈高的拱顶,钟乳石犬牙交错,滴水声叮咚,下有蓄水池。池水水质清澈甘洌,自古以来,善男信女均取之以为明目治病之神水。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游人到此一游,别有一番情趣。旧志称,兰溪古刹,郭偲寺“最为幽胜”。寺内大小约30尊佛像的雕塑正在精雕细琢之中,整个寺院的建设已初显雄姿。
再往里贴着石壁上下二层各七、八间禅房和客房,都恰到好处地与大小洞室结合,各处建筑冬暖夏凉,恬静安谧。进入这一天地,便使人忘却一切,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确是潜心创作,旅游避暑,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尽头有完全垂直的巨大崖壁,一条胳膊粗的古藤似壁虎攀缘而上,随着修整与开发,此处日后必有不少文人墨客的书法、谶言摩刻其间,千古流传。
寺右为包坞,去包坞需通过脱岩洞。洞宽20米,高4米,深30米,可谓别有洞天,游人到此驻足,别有一番情趣。
腹地一平坦处,有六、七间荒废的寺院,八旬老农介绍说:这就是兰西古刹——郭偲寺的原址。老农年少时,寺内香火鼎盛,有和尚10多人,30余亩良田的产业,后来大和尚圆寂就逐步衰败了。土改时,两侧偏屋分给贫苦人居住,中间正殿无人管理,天长日久,风雨摧残而倒塌。如今,只剩破败不堪的偏屋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历史。
郭偲寺又名石室寺、安隐寺。建于唐咸通中(公元866年),迄今已有1140历史。俗传唐代丞相郭偲公务中路过此处,发现这一世外桃源,遂建了这一寺院。后急流勇退,出家于此炼丹。老农说旧社会看到过郭偲画像,脚蹬草鞋,肩背雨伞,甚是威严。后来画轴也不知了去向。
也有人说:郭偲是皇家血脉,因权力之争,更姓埋名,逃难于此当了和尚。而住持释悟璜大师却说郭偲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人,官至丞相。后因世事变迁,官场险恶,隐居于此并建了郭偲寺。
光绪《兰溪县志》载:“郭偲何许人也未详,传说官至丞相”。经查考,唐咸通年间(共15年)已处于晚唐。由于设立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拥兵自大,国破家残。农民起义、内部倾轧不断。先有公元860年裘甫在浙东的起义,后有公元869年庞勋发动的兵变。因此,取名安隐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郭偲是否丞相?查自唐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邑人舒元舆为相后,唐年号的更迭有开成、会昌、大中、咸通(咸通十一年止)历35年,易相15人、19人次,均无郭偲任丞相之载。据考证,当时吏制混乱,皇帝封、削官员随意性很强,有六品官亦可封丞相,过后不久又削职的情况。由此,郭偲任丞相失载的可能性亦有。总而言之,郭偲确有其人,而且绝非一般僧俗之辈。
明嘉靖年间,寺内开设郭偲禅馆,也即书院。有先生在此授徒,主课有《易经》等。
现残存的郭偲寺系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管村村民自发清理、选址,提出修复郭偲寺的设想。后释净一大师至此,集民间众力,十方信徒勇跃捐资,更有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民营企业主慷慨相助,管村“两委”重视,因势利导,作出了长远规划,逐年兴建至今之规模,现由释悟璜大师在此住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平盛世,百废待兴,一处独有特色的千年胜迹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