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富商父亲徐申如
热心公益的硖石首富
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浙江海宁硖石镇人,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氏原籍浙江海盐,先辈于明代正德年间迁居硖石,并开始经商,主要经营丝行和酱园。据徐氏宗谱记载,徐申如祖父徐廉墅是个太学生,先后娶朱、吴、张、王四氏,生有六男四女。父亲徐星匏工书法,娴习掌故,娶同邑伊桥太学生孙二酉女,继娶嘉兴王店国学生何松岩女,生一女二子。徐申如为次子,姐姐嫁同邑沈氏,大哥徐蓉初,经商之余,“喜收藏,尤多海宁文献”。
徐申如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七老爷”。他生得浓眉大眼,宽额头,大下巴,中年后逐渐发福,头发稀疏,腹部下垂。尽管读书不多,却思想开明,头脑灵活,颇具开拓精神和远见卓识。近代欧风东渐,中外贸易兴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除经营祖传的徐裕丰酱园外,广泛投资于钱业、商业和实业,家资日丰,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人称“浙江的张謇”,在江浙沪金融界和实业界拥有相当的地位。
光绪二十三年(1897),徐申如与他人合资创办裕通钱庄,资本4万银两。这是硖石镇第一家钱庄。1913年2月,他联合沈叔英、沈佐宸等人集资银圆20720元,创办硖石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以后屡次扩充,以供当地工业能源及照明需要。过了四年,又与兄长徐蓉初及许文伯等人发起开办捷利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市内电话。1926年7月,徐申如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引进意大利式缫丝车132部,工人300余名,自任董事长。
徐申如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又热心地方公益,曾与人兴办消防事业,购置水龙等防火器材,为绅民提供服务。又与兄长徐蓉初创办贫民习艺所,培养乡民的劳动技能。1923年9月,江浙士绅鉴于局势紧张,传闻两省有军事行动,在上海集会成立苏浙和平协会,推选各界头面人物担任干事,徐申如名列其中。正是由于他们的奔走呼吁,迫使直系军阀对江浙两省的军事行动推迟了一年。1934年,海宁大旱,禾苗干枯,百姓流离失所,他毅然出任县旱灾赈济委员会首席常委兼上海分会主任,积极参与募捐赈灾,受到民众的赞扬和敬佩。
辛亥革命时期,徐申如还有过一件值得称道的革命举动。他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在杭州起义前夕,将4000粒七九步枪子弹运到省城,为3天后光复杭州做出了贡献。不凡的实业成就和种种社会善举,使他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1907年至1935年,他先后担任硖石商会总理、会长、主席近20年。1911年,被递补为浙江省咨议局议员,又当选为硖石镇董事会总董。《民国人物传》称他“曾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
培养儿子 一掷千金
正当家业兴旺、声誉日隆之时,25岁的徐申如喜得贵子。1897年1月15日,他的第二个妻子钱慕英为他生了个眉清目秀的儿子,取名章垿,成年后又名志摩。
作为徐家的长孙,徐申如夫妇的独苗,徐志摩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旧时,小孩出生一周年有“抓周”的风俗,即在一个盘子里放上笔墨、算盘之类的物品,让孩子随意抓取,以判定成年后的志向。徐志摩周岁生日那天,家人正为他举行抓周仪式,一名叫志恢的和尚恰好路过徐府,自称能摸骨算命。征得主人同意,志恢和尚在志摩头上仔细抚摸一番,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对徐申如说:“此子系麒麟再生,将来必成大器。”一句讨口彩的话,让徐申如心花怒放。
▲徐申如
海宁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经贸发达、文化昌盛,崇拜和向往文化精英,蔚然成风。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徐家虽然世代商海拼搏,积累了殷实的家底,但一直以“没有读书人”(徐志摩语)为憾。因此,经商之余,徐申如广交名士,攀附上流社会。他与当时政界、学界和商界名流张謇、汤寿潜、缪荃孙、刘厚生、蒋抑卮等人过从甚密,而末代状元、南通人张謇的学问和功名最令他羡慕和向往。已踏上商途的他很不甘心,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一心想让儿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像张謇、汤寿潜一样,光宗耀祖。
儿子刚满3岁,徐申如便迫不及待地为他聘请塾师进行启蒙教育。次年,又请当地名士查桐荪教授。徐志摩没有辜负乃父的期望,从小聪明好学,小学时便有良好的古文基础,他的作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纵论天下大势,条理清楚,分析恰当,颇具《六国论》的神韵。那一年他才13岁。不仅受到老师的赏识,更令父亲徐申如兴奋不已,他乐于将志摩的文章带到镇上宜园茶楼传阅。于是,徐家有个神童儿子的说法渐渐传扬开来。
徐志摩的神速进步,使徐申如相信,儿子前程远大,家族的兴旺发达为时不远了。1918年,经他人推荐,徐申如欣然同意儿子拜政学两界重量级人物梁启超为师,他拿出1000银圆作为拜师礼。他认为,志摩跟随这样一位道德文章俱佳的名师学习,不仅有益于学问精进,而且为日后进入政界打下稳固的基础。果如其所料,在以后的十多年里,梁启超对志摩的事业和生活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也就在这一年,在庚款留美引发的自费出洋热潮中,徐申如为儿子寻到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徐志摩先进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继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徐申如对儿子的前程满怀信心,期望他学成归国后,进入金融界发展,或者直接进入政界,跻身上流社会。
力争沪杭铁路在海宁过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争相攫夺中国铁路修筑权,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为抵制英美插手沪杭铁路,1905年7月,浙江绅商代表在上海斜桥洋务局集会,决定组成浙江全省铁路公司,推举浙江名士汤寿潜为总理,招募股款,自办沪杭铁路。会后着手制订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股票“不入洋股一文,以专招华股”。作为地方商会负责人,徐申如不仅自己积极认购铁路股份,担任铁路公司董事,还广泛动员硖石绅民参与其中。
计划中的沪杭铁路从上海出发,途经嘉兴、桐乡直达杭州。独具慧眼的他意识到,欲振兴地方工商业,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修建铁路,对海宁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因此,主动联络硖石部分绅商,向铁路公司提出沪杭线改道在海宁过境。硖石镇的保守势力认为,铁路过境会破坏地方风水,又可能引来盗贼,拼命反对。1907年6月12日,海宁长安镇万名农民捣毁铁路购地局,并威胁准备砸毁徐申如的住宅。但徐申如不为所动,继续四处奔走,一面以铁路公司董事的身份,亲自向公司总理汤寿潜游说,一面竭力鼓动海宁绅商,联名具呈文书,要求铁路南弯经过海宁。在主持沪杭线勘测设计制图工程的族侄孙徐励身的帮助下,徐申如力排众议,愿望终于实现。
这一年,清廷屈服于英国人的恫吓,准备与英国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出卖沪杭铁路权益。消息传出,激起全省民众的愤怒,各地纷纷成立国民拒款会,强烈反对清政府的卖路行径。9月28日,徐申如以硖石商会的名义致电杭州浙路拒款会,同时致电农工商部,反对向外借款。10月14日,硖石绅商学界召开国民拒款大会,提出自集路股,挽回路权。与此同时,全省绅民踊跃购股,至这年10月,共招得股款达2300万元之巨,超过英国所谓借款的2倍。迫使清廷收回成命,允许沪杭铁路由商民自办。
1909年8月,沪杭铁路全线接轨通车,其中海宁段长39公里,沿线设许村、长安、周王庙、斜桥和硖石5个车站。此后,海宁借助交通优势,工商业日益发达,而硖石更迅速发展成为沪杭线上的一个经济重镇。这与徐申如的卓识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理想的姻缘——徐张联姻
眼看儿子长大成人,为他寻觅一门称心如意的亲事,成为徐申如考虑的头等大事。凑巧,这时江苏宝山县张家主动托人来提亲。原来,徐志摩在杭州省立一中读书时,张家四公子张嘉璈正给浙江都督朱瑞当秘书。有一次,张奉命视察一中,在数百份学生作文中,徐志摩的那篇引起了他的注意,不但文章写得意气纵横,议论风生,颇得梁启超“新民体”神韵,而且字迹劲秀,洒脱飘逸,透露出书写者的灵气。张嘉璈赞不绝口,感叹人才难得。于是,在大致了解徐家的情况之后,决定将自己13岁的妹妹张幼仪许给16岁的徐志摩。随即,他托人带信给徐申如,明确提议结成这门亲事。
张家是宝山县的名门望族,父亲张祖泽以行医为生,次子张君劢、四子张嘉璈先后留学日本。张君劢当时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在京担任农工商部秘书,并与汤化龙等在上海发起共和讨论会,是京沪政界的活跃人物。张嘉璈曾任邮传部《交通官报》总编辑,因不满袁世凯统治,于1913年南下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而徐申如的事业也正处在如日中天之时,自己创办的几家工商企业蒸蒸日上,为徐家带来滚滚财源,1911年又被推选为硖石镇董事会的总董。徐申如十分清楚,家业的兴旺和儿子今后的出路,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社会关系,张家的门第、声望和社会地位无不是理想的联姻对象。因此,他根本没有考虑要征求一下姻缘的主角——儿子徐志摩的意见,在收到张嘉璈的信不久,便回了一张同意结亲的便条:“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张家不愿错失才子,主动上门提亲,而徐家觉得喜从天降,有幸高攀名门,徐、张两家一拍即合,徐志摩、张幼仪的婚姻就这样由双方家庭决定下来。结婚的是青年男女,但主持其事的却是双方家庭,悲剧的种子正是因此而埋下。
1915年10月29日,徐志摩、张幼仪的婚礼如期举行,证婚人为徐申如好友、浙江名流汤寿潜。新婚燕尔,少年夫妻的日子还是很幸福的。张幼仪文静寡言,孝顺公婆,体贴丈夫,令徐申如夫妇非常满意。婚后第4年,张幼仪为徐家生下了第一个男孩,取名积锴,合家欢乐自不待言。
小孩出生的当年夏天,徐志摩便踏上了出国留学之路。徐申如一心指望他学成归来,继承并扩大家业,然后依靠张家的实力,向金融界或政界发展。可是,这一次儿子并未按他选择的道路走下去,两年后竟跑到英国去学哲学。听到这个消息,徐申如十分生气,可是鞭长莫及,对儿子的自作主张只能报以沉默,唯一不满的举动就是让他到英国后两个月内家里得不到他的一点音信。
让徐申如始料未及的是,儿子出国数年,受西方文化的洗礼,确立了社会民主的政治理想和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决定冲出封建包办婚姻的牢笼,爱自己所爱。游学英国不到一年,他便向妻子摊牌,希望她“只做媳妇,不当太太”。张幼仪痛苦万分,却也无可奈何。徐志摩深知父亲不会答应他离婚的,而张幼仪也不会同意离开徐家。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她安置在硖石老家,留在父母身边,自己就是自由身了。
不久,徐志摩迷恋上清纯少女林徽因,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回国后,又和有夫之妇陆小曼坠入情网,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指责、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自然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徐申如认为陆小曼这样的女子,朝三暮四,品行轻薄,不会给儿子带来安乐的生活。拗不过爱子的软磨硬泡,徐申如最后勉强同意他再婚。1926年2月,徐申如将祖传的家产一分为三,除老两口养老和徐志摩名下各一份外,另一份留给张幼仪和孙子积锴。认张幼仪为干女儿,如不出嫁,积锴的一份家产归她管理,如出嫁,则划取奁资部分后,与徐家完全脱离关系。
此后的几十年里,张幼仪以惊人的忍耐力孤独地生活着,一面侍奉翁姑,抚养幼子,一面刻苦学习文化和技能,投身于社会活动。直到1953年,才同一个香港医生重结良缘。她与徐家公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徐申如也一直将她当作女儿看待,相处融洽。
父子反目只为她——陆小曼
徐志摩与有夫之妇陆小曼恋爱的消息传到硖石时,徐申如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对儿子与张幼仪离婚一事就心存不满,知道儿子追求陆小曼的真相后,更是深恶痛绝。
在徐志摩的朋友中,徐申如最信服的人是胡适。可是,这一次当胡适受徐志摩之托,扮演说客到硖石时,并未受到徐申如的欢迎。徐志摩只好亲自回家做父亲的工作,打消他的成见。
▲陆小曼、徐志摩在花园中游玩
在硖石的几个月里,徐申如看到儿子的痴心和坚决,知道事已至此,已无法挽回。在征得张幼仪同意后,终于做出了让步,勉强答应儿子和陆小曼的婚事,但同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结婚费用自理,家里概不负责;二是婚礼必须有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三是婚后必须回硖石,与翁姑同住。
徐申如提出三个苛刻的条件,并非故意为难儿子。费用自理,概不负责,表明他对儿子再婚的勉强态度,也使他们不能过分铺张,以减少负面影响,老人觉得这场婚姻终究不是光彩的事。请梁启超做证婚人,是徐申如希望借梁氏的支持姿态为儿子缓解外界流言的压力,可谓用心良苦。尤其最后一条,说明老人对陆小曼结婚以后能否安身过日子非常担心。
对徐志摩来说,第一条和第三条并不特别难办,难的是第二条中要梁启超证婚,谁都知道梁启超自始至终都反对徐、陆的恋情,曾多次劝过骂过徐志摩,恨这位得意弟子不知悔改,荒废学业,为这么一个女子浪费大好时光,毁掉自己的事业和前程。情急之中,他甚至对徐志摩说出这样的话:“你早晚会连性命都送在她的手里!”真是一语惊人!
经过多方斡旋,梁启超总算同意做这个极不情愿的证婚人,但他事先声明,在婚礼上他仍旧要坚持己见,要弟子做好挨骂的准备。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结婚仪式。不久,双双回到徐志摩的故乡硖石,住进镇中心干河街父亲为他们新建的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里。公婆和新媳妇共同生活的时间不长,感情的裂痕却渐渐加深。老人们难免拿新旧媳妇做比较,对陆小曼的偏见和厌恶日渐加深,越来越感到张幼仪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儿媳妇,痛心和失望时时煎熬着他们。年纪轻轻的陆小曼整天病恹恹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要说“洒扫庭除”,支撑家业,连“黎明即起”这最起码的为媳之道都做不到。最让老人不满的是陆小曼的新作风,她每次才吃半碗饭,就要他们的儿子接着吃,儿子不会撑坏了吗?吃完饭又要儿子抱着上楼。她用的香水、化妆品、手绢和衣服等有固定的品牌和产地,不肯随便凑合着用。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她自己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在她那个圈子里的人也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妥,但对徐申如而言,这是十足的铺张浪费。徐家不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而是痛恨这种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行为,这不符合一个成功的商人家庭对儿媳妇的期望。
徐申如实在无法容忍新媳妇的种种行为,考虑再三,决定携夫人去北京,与干女儿张幼仪一起生活。这时张幼仪已在那里教书。两位老人先到上海住下。过了一段时间,徐志摩和陆小曼也抵达上海。徐申如不愿与儿子媳妇同住,又打点行装北上。他们一见到张幼仪,便诉起苦来:“陆小曼出门要坐六个人抬的红轿子,那可是女人出嫁时才能坐的,而且一个女人一生只能坐一次。”“陆小曼吃不完的饭要志摩吃,饭碗里的饭一粒都不能剩下,这是才七岁的阿欢(徐积锴小名)都懂得的起码规矩呀!吃完饭,她竟还要志摩抱她上楼,硖石家里的楼梯特别长,你是知道的。”为了弥补彼此的裂隙,徐志摩曾作过种种努力。1928年5月,徐申如在硖石老家过57岁生日,徐志摩知道父亲喜欢听京戏,便带着一个戏班前去唱戏祝寿。陆小曼自告奋勇,亲自登台表演。她不光是想显露自己的出色才艺,更是想借机为公公生日助兴,以博得公婆的欢心。但这毕竟是在小镇硖石,不是文化气息浓厚的北京和上海,在没有喝过洋墨水的徐申如看来,尽管喜欢听戏,却仍视唱戏为低贱业。自己的媳妇该有的能耐没有,却有如此大的兴致去唱戏,不但是不务正业,简直是自甘堕落。因此,对陆小曼的看法变得更坏了。此后,徐志摩便很少回老家,陆小曼一次也没有回去过,直到婆婆病危之时。
1931年4月初,一纸母亲病危的急电将徐志摩召回硖石。他在母亲病榻前悉心照料,常常夜不能寐,给病中的母亲以极大的安慰。忧心如焚的徐志摩想让陆小曼也来侍奉婆婆,略尽孝道。母亲不忍心拒绝儿子的好意,点头答应了。当征求父亲的意见时,却遭到激烈反对,徐申如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她若来,我即走!”
过了一段时期,徐申如又打电话给已回到上海的儿子,说母亲病势日趋危急,要他速回,徐志摩乘机又提出跟陆小曼一同回去。徐申如却说:“且缓,你先安慰她几句吧!”徐志摩只好独自回去,连续在母亲床边守护五天五夜。4月23日,老夫人与世长辞。
以后,徐申如频频去电催促张幼仪赶来奔丧,却迟迟不让陆小曼进门尽孝。生性高傲的陆小曼对公公不认她这个媳妇的做法一直憋着气,但得知婆婆过世,还是穿着一身孝服赶来硖石。不料,徐申如知道后立即派人在半路上阻拦,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家门。陆小曼只好半路折返上海,心中的怨恨和羞辱可想而知。
徐志摩没有想到父亲这次做得这样绝,当晚便与父亲顶撞起来,替陆小曼据理力争。徐申如见心爱的儿子竟在母亲丧事期间,不思悲痛,却为他那好吃懒做名声不佳的妻子跟自己大吵大闹,实在混账之极!一时悲愤难抑,这位一生精明强干的工商业家竟跑到妻子灵前放声大哭,仿佛要把自己几十年来教子成才、娶亲持家上所积下的苦心和怨愤,统统发泄出来,亲友相劝也劝止不住。一位对儿子寄予厚望的父亲,一位从小敬爱父亲的儿子,从此反目。
让徐申如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年11月19日,他引以为豪的爱子竟因飞机失事,在济南附近魂归天涯。噩耗传来,年逾六旬的徐申如老泪纵横,凄然叹道:“完了!”爱恨情愁,悲欢离合,一切都烟消云散。他刚刚失去相濡以沫的妻子,又骤然和独生儿子阴阳相隔,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天为何如此绝情!他断定是陆小曼害死了他的儿子,不是她挥金如土,志摩也不会为维持生计而四处兼职,长年累月在京沪两地往返奔跑。没有她的出现,他们徐家上下安宁太平,哪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他在给儿子的挽联中写道:“考史诗所载,沉湘捉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
此后,徐家人对陆小曼恨入骨髓,几乎断绝来往。后来在海宁硖石召开徐志摩追悼会,因徐申如的阻止,陆小曼也未能参加。
1944年3月,住在上海的徐申如于孤独寂寞中去世。两年后,张幼仪携儿子徐积锴将老爷子归葬硖石东山徐志摩墓旁。
来源:文史天地 作者:郦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