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记忆‖探寻“麻风村”

​在我们小时候,一说起麻风病、大麻风,(寿光人把麻念mo,叫大mo风)简直是“望'风’而逃”,“闻'风’丧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寿光境内也出现了麻风病,一九五九年(据寿光防疫站资料是五六年,采访中得到的信息是五九年))当时的寿光县在城西二十里的城南村以南建起了“麻风病院”,用于收治麻风病人。这座让人心生恐惧,避之不及的“麻风病院”在老百姓的口中叫它“麻风村”。

在这座封闭的麻风村里,最多的时候收治全县麻风病人近二百人,有治疗好回家的,有治疗过程中死亡的,人数逐年减少。前几年看了大众日报刊发的关于寿光“麻风村”的一篇文章。“老朱(朱万洪,1972年治愈,一直住在麻风村)是'麻风村’最后的'村民’”。当然,后期的麻风村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麻风村了。消除了麻风病菌,治好麻风病人,“麻风村”就成了历史上的一行符号了。

去“麻风村”寻访、采风的想法始于头条好友给我的留言“抽空介绍下寿光皮肤病防疫站,麻风村,老址在化龙镇城南村……”

由于当时正值冬天,犯愁出门,一直未能成行。

今年五一放假,天气也不错,骑上电动车,一路向西,开始了寻访“麻风村”的采风之行……

先到了城南村,没找到朝南的路口,询问了村中老者“往西走,第一个路口往南走就是……”

现在的“麻风村”大院租给了涂料厂,挂着“圣德宝涂料厂”的牌子,大门紧锁。原本打算的很好,进去拍个照片,但是无论我在外面怎么吆喝,里面的人就是不出来开门,狗倒是叫的很欢。没办法了,只能在外面拍了几幅照片。最后不甘心,又站在电动车上举着相机,好不容易的有了院子里的照片。

有了照片,但是还缺有关“麻风村”的资料信息,我还得写点东西。见“村”北的韭菜地里有位老者正在翻地,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和老者攀谈起来。碰巧的是,老者是城南村人,对“麻风村”的这段历史经过也比较了解,于是打开了“话匣子”……于是有了以下信息……

“'麻风村’”是五九年开始建的,一开始就几间小屋,你看到的最后这一排屋是六四年盖的,东边原来还有家属宿舍,都扒了……最多的时候有八、九十个病人,七八个医生……”

我:“那几个医生的名字你知道吗?”

他:“有个姓孙,有姓周的,有姓董的,还有个医生在俺家住过,都忘了名了……”

我:“原先医院就是这么大吗?”

他:“医院有“两下里”(寿光土话,大体意思是“两部分组成”),你看的北边这块(涂料厂)是医生住的,病人住的在路南,非典的时候扒了,盖成了“非典医院”,没用上,也留着人看门……”

我:“老朱最后一个人在这里生活,生活来源主要靠啥呢?”

他:“上边管着他吃,按时送东西,医院还有地,原先自己种地,够吃的……后来他闺女(养女)把他接走了,听说接了潍坊去了……他不在了,医院就闲起来,后来就成了涂料厂……”

我:“做涂料的是哪里的?寻思着进去拍个照片,怎么叫也不开门……”

他:“俺村的,经常有来查的,基本不在这里做了,东边原先搭了个棚子,今上年给他扒了……”

此次采风“麻风村”,虽说没能进入“村内”拍照,通过跟老者聊天,也获取了不少麻风村的资料,虽说有些遗憾,但也算完美了……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