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新峰:白亭庙怀古
白亭庙在今淮滨新里镇的庙后头村。最初有人告诉我说叫“白头庙”,不得其解。经查,庙应叫白亭庙,修在楚国白邑县城的遗址上。这一带最早是楚国的白邑之城,秦降为白亭,明清称白亭里。
雨后初晴,来到庙后头村。四处寻觅,并不见白亭庙的踪影。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村庄南边的一棵大树旁,树周围插满了旗帜,多数为红色,也有绿色、黄色。看到这样的白亭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但有了庙的遗址就可以寻觅白亭和白城的遗址,于是我们开始在庙的四周田野间认真搜寻。庙的南边是一大片麦田,田地上分布有零星的汉代砖头瓦片,但是庙的东北方的村庄处明显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文化层,有着较多的古代砖瓦。有年纪较大的村民告诉我们,村东头一处地方曾被称作城门和城,可惜时值五月初小麦已经黄穗,更多的遗物很难看到。抬头远望,相传为孙叔敖所修的青陂已是满陂麦穗一眼望不到边。古白亭和楚白城的遗迹就掩压在这一望无际金光闪闪的麦田中。沧海桑田,风景不再,青陂不再是水库,白亭也不再是集镇,白城久已不在,让人无限怅惘。
白亭这个地方是楚国的白邑,是白公胜的封地,《左传》杜预注说“白,邑名。楚邑”《水经注》说“淮水又东过白城南,东北望白亭10里”《开元郡县图志》说“包信东南42里有白亭,楚白公胜封地。”清《光州志》说“白亭里领保二,曰新李集、杨家集”指的就是今淮滨的新里镇和杨集村。白公胜本不生于淮滨地区,但他是在淮滨地区的白邑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历程。我一直在心目中把白公胜当作淮滨人来看待,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我觉得白公胜的身世很令人可怜,他出生不久即随祖母奔上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生活,漂泊于吴国,只到三十多年后才被楚国召回,封为白县的县公。二是白邑为中国白姓的发源地之一,白姓的一支以邑为姓,尊白公胜为祖,如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说自己是白公胜的后人。基于此,我视白公胜为淮滨老乡并不是没有根据没有道理。三是白公胜在楚惠王二年发动兵变拘惠王,杀令尹、司马,史谓“白公之乱”,有些史家将白公胜进行了妖魔化描写,我并不赞同。根据历史记载来研究,其实白公胜在任白邑县公期间励精图治,精选兵士,组成了战斗力极强的白邑军队,屡败吴军,在保卫楚国北鄙边境,抵抗强吴的西进中立有汗马功劳。由于他悲惨的身世,他把郑国杀其父太子建的仇恨深埋心底。在多次要求令尹发兵攻郑以报杀父之仇,未得到同意的情景下怒气爆发,酿成了兵变的后果,白公胜的兵变应该是昏庸无道的楚平王留下的祸根。兵变之初他的愿望并不是要夺权为王,所以就没有听取石屹的意见去杀掉惠王,开放国家仓库济民争取人心,反而是认为弑君不祥,开放国库与国不利,最终兵败被杀。白公胜的兵变是复杂的,白公胜的心里非常复杂,长期的苦难和压抑,王孙与逃犯的巨大反差,父亲被杀造成的心理伤害等等。还有一点就是作为领导的令尹等人,一直不把不能攻打郑国的原因说明白,只是一味的欺哄推诿也是造成白公之乱的重要原因。
对于“白公之乱”历代学者都持同情和反对两种态度,近代也有“革命论”的说法,如郭沫若先生就持“革命论”的观点。面对古老的青陂和脚下将要开镰的金色小麦,想起当年的白公胜心中不觉有无限的感慨。历史往矣,沧桑巨变,白城深埋地下,王孙自留威名。白公胜本是王孙,即便夺取楚王之位当上楚君也无可厚非,“白公之乱”应该是统治者自己之间的矛盾,兵变与革命不能同日而语,也不必强行定性,研究它的意义只是在其对楚国强盛兴衰方面而形成的影响而已。
邑,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春秋时代的邑是随着春秋时期大国扩疆灭国并邑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县邑的设置出现于春秋早期,列国中又以楚国设县为最早,一县最高长官称“公”。楚国正是在政治体制上打破封土食邑的陈规,较普遍推动设县治民,加强君主集权和地方管理,才从春秋初年 “荜路蓝缕”、“土不过同”的子男小国逐步变成“问鼎中原”的南土大国。据学者考证,楚国自春秋以来设立县邑20多个,其中白邑就是楚国较早设立的县邑之一。
《左传》载楚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白公”。服虔注:“白,邑名,楚邑。”杜预注:“白,楚邑也,汝阴包信县西南有白亭。”白公就是白邑的县公。白公胜是楚平王孙,太子建的儿子,叫胜,一名王孙胜,因其父受迫害,从小就逃亡在吴国。楚惠王时,被令尹子西召回任巢大夫,封管白邑县事,又称白公胜。楚惠王十一年,白公胜发动政变,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成为楚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因此,史书对白邑有记载,后世学者对白邑也进行了研究。古代地理典籍中多把白亭、白城和白公胜封地联系一起来叙述楚国白邑的地望。那么楚国白邑究意在什么地方呢?其实楚国白邑就在今河南省淮滨县所辖淮河以北的地域上。下面结合史志中关于白邑的记载和淮滨县地理区位,就楚国白邑地望探索如下。
首先从白亭说起,白亭据史料记载应在今淮滨县的新里、杨集一带。亭是秦汉时期行政区划称谓,相当于今天县以下的乡、镇建制。白既称亭说明秦时不再设为县制而降为亭,像汉高祖刘邦就当过泗水亭长。白亭在之后的县、里、保建制中又继而称为白亭里。由此,白的县城即白城自然也就成了白亭或白亭里的治所。这就是古代地志常把白亭、白城、白邑相联系的原因。说白亭在淮滨县的新里、杨集一带,是因为这一带和史志中记载的白亭方位完全符合。《元和郡县图志》包信县条说:“白亭里在(包信)县东南四十二里。”《水经注?淮水》说:“(淮水)东经白城南,楚白公胜邑也,东北去白亭十里。淮水又东经长陵戌南,又东青陂水注之。分青陂东渎,东南经白亭西,又南于长陵戌东,东南入于淮。”杨集、新里同属新里乡,之间相距7里,又西北距息县的包信镇(旧史包信县)三十六里,符合《元和郡县图志》所说的距包信县东南四十二的方位记载。
楚国白邑的建立可能源于陈国的壶丘之地。楚穆王弑父自立后,努力向淮域经略。楚穆王四年左右灭江国(河南罗山),使楚国在淮河上游两岸以息、樊、黄、江等故邑为据点的地区连成一片。不久又灭蓼(河南固始)、蒋(河南淮滨淮河南岸)、六(安徽六安)、英(湖北英山)等国,并于楚穆王九年趁势伐陈,意图据淮河两岸的据点向中原发展,此次伐陈攻取了陈国重要别都壶丘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壶丘,春秋陈邑。左传文公九年,楚侵陈,克壶丘。壶丘在河南省新蔡县东南。”只说了方向,没点明具体位置。《水经注?汝水》记载:“汝水又东与青陂合……陂水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南入淮,一水东南经白亭北,又东经吴城南……又东北屈,经壶丘东,而北流注于汝水,世谓薄溪之水。”说壶丘在汝水南岸,薄溪水以西。淮滨县城旧称乌龙集,明清设薄溪里,按水经注所标的位置壶丘古城应在今淮滨县城西北,固城以东西湖大港入洪河(旧称汝水)一带。清乾隆《光州志》卷36古迹志云:“(息)县东北涧头里有神丘城,旧志谓世传其名,始末无所考,不知即深丘也。”涧头里领保一,就是今天的淮滨固城集,古深丘不知何谓,但今固城东,西湖港入河口西有古丘顶文化遗址。古丘亦或是壶丘的讹读,这需要今后的考古或出土文物来证实。杨宽先生在《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一文中说:“楚的县制是由灭亡的小国的旧都和边地的别都改建成立,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从‘国’或‘都’的制度转化而来。它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的性质,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古今地理虽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大的河流或水利工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淮滨作为楚国白邑的旧地史籍上、地理上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