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银行为何全部陷入“缺粮”困境?
每年临近年末,银行的信贷资金都很紧张,然而今年似乎有些不同——不仅紧张的时间早了,而且连原本有“不愁无粮”的四大行也出现了额度不够甚至用光的尴尬境况。专家也表示疑惑:传统上按照银行信贷“3:3:2:2”的投放节奏,通常呈现“年头宽松年底紧”的规律,然而今年“缺粮”时节来得似乎有些早。
实际上,中小型银行的信贷紧张程度远比大行更历害,正因为信贷额度吃紧,已导致今年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量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对此,业内人士无奈表示,额度不够时,要么停止或减少放贷,要么通过表外途径来解决。如此才不会占用授信额度。
应该说,银行每个月和每年都有信贷投放额度,为了早点获利,通常银行在年初和上半年投放很猛。所以每到年底,基本上总额度的70%至80%都已经投放出去了。但是今年不管是中小银行也好,大银行也罢都已经提前进入了“缺粮”模式,这背后又是何隐情呢?
首先,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监管层加强监管的背景下,今年的银行表外业务都将回归表内,很多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来可以通过表外来解决,现在都转到了表内。如果今年增量与去年差不多,授信规模总量在没有扩大的情况下,额度肯定会吃紧。
以某大型房企为例,假如该企业今年有50亿元的融资需求,其中30亿是银行的授信,20亿元通过表外渠道融资。而在今年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企业债券、信托等形式都有难度了,那么房企只能寄希望于40亿元资金融资需求获得银行信贷,而10亿元则通过表外融资渠道解决。为此,银行就硬生生的“长出”10个亿的信贷需求。
再者,个人消费贷的爆发。今年前三季度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53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由此导致整个零售端增量猛涨。消费贷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收紧房贷,个人通过消费贷的途径,将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用于买房。现在消费贷虽已被监管部门严查,但是消费贷在前三季度的大爆发,也迅速耗尽了银行的信贷额度。
最后,10月初中央通过定向降准,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大力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导向激励着国企、民企向外投资的步伐。现在,大家都想在年底布局,希望明年上半年能够出好的效益,于是今年年底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在大幅上升,加剧了银行信贷的压力。
随着,企业对信贷需求的上升,是导致信贷规模需求上升的重要因素,当前,央行基准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剪刀差”明显。银行基准利率不足2%,而当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加上信用溢价,价格就到5%以上,而去年大概也只有3%。年末资金面紧张导致银行间市场利率直线上涨。
每年年底银行都缺粮,但今年缺粮却与往年有所不同,既有融资转表增加了需求,又有国家要扶持实体经济,引发了年末企业的投融资需求,更有前段时间消费贷猖獗,部分消费贷已流向房地产领域,而随着监管加强,消费袋虽有所收敛,但是毕竟也消耗掉了银行的大量信贷的额度。在这样几个因素的叠加效应下,今年银行缺粮的程度可能更加明显,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平说财经(微信ID:bzzcaijing)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