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王阳明还是佛陀,都认为造成人与人差距的根源——不论能力、智慧还是成就、境界,是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人人都知道,却人人没有在意。因为他们全都理解错了,全都没有真正看懂。
于是,他们就忽略了一个对自己的内心,至关重要的东西。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开始大力倡导起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并将其重要性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他明确说自己讲学授业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别人这件事。他一再告诫亲朋弟子,这件事是获得一切真知、成就一切事业的根基。晚年他提出心学最核心的“致良知”后,又将这件事作为其中关键。他认为这件事对于人就如同根之于树、种之于地,是人最终能发展到何种程度的大前提。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教化蛮夷子弟,订立的学规第一条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回京后相遇自己后来的第一流弟子黄绾,王阳明开口就对他谈立志,“人惟患无志,不患无功”。给亲朋弟子的赠言,回答亲朋弟子的求教,王阳明太多次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过的最重的话是“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表达过的最大的忧心是“今时朋友大患不能立志”“后世大患,尤在无志”。看上去高深莫测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大悟的难道就是立志这样稀松平常的事?本应该玄妙精深的阳明心学,难道就是建立在立志这样简单家常的事情的基础上?是的。但你并不明白,王阳明说的立志,真正说的是什么,究竟指的是怎样一回事。李嘉诚在2017汕大演讲上,提到了王阳明,紧接着说了一句功力极深的话:“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这样的话,我完全相信只有像他这样即将用尽漫长一生、阅历无数、在事功上有了巨大突破的人,才讲得出来,因为完全感受得到背后投向世间的深邃悟境。何谓道力?就是你的能力和道行。人的道力受制于天赋、环境和机缘,想要突破这种似乎不可抗的限制靠什么?愿力。佛陀在《法华经》中说:“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是佛陀的大愿,乃至整个大乘佛教的大愿,于是佛法千百年来深入人心、广泽后世。佛家一再谈愿力,一再强调要发愿,众生看到了表面,却未曾悟透深层的玄机。王阳明的立志,正等同于佛家的发愿。发愿而得愿力,立志而成志气,人有气力,才有力气。那么这种志气到底是什么气?这种愿力到底是什么力?那个不为人知的玄机,到底是什么?那个大平常之下的大不平常处,到底在哪里?人们对立志和发愿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于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浅薄。人们以为立志和发愿就是树立一个目标,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成什么样的事,想成为的人往往很高,想做成的事往往很大。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坚持下来,甚至很轻易就放弃了?有人以为是因为目标太高太远,看不到抓不住所以缺乏持续的动力。有人以为是因为困难太多太大,扛不住越不过。其实全错了。所有这些看法,看到的都是极表面,也是人们不能真正理解王阳明的立志和佛家的发愿的根本症结所在。王阳明与黄绾初次见面,黄绾说:“虽粗有志,实未用功。”他所说的立志,就落在了这种浅层上,也遭遇了与通常人一样的困境。王阳明所说的立志却非如此,他曾这样描述他所谓立志的功用:一旦立志,就自然会向着目标努力,也会自然取得成果;所以只要能立志,就不需要再去考虑要不要实行、能否取得成果。诸位可以想想,什么样的立志可以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这样的效用?必定合乎两个标准:那一定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那也一定是你坚信不疑的事情。也就是说,所立的志,是建立在你真实的价值取向和真正的信念之基础上的。只有具备了这个基础,你才能不必提醒和督促也会本能地向着目标前进;才能就算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也会本能地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反问自己要不要坚持、能不能跨过去;才能无须用心路就走了下来,才能无须焦虑的等待结果就已水到渠成。一切的一切,才能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自然而然。这些,正是王阳明所说立志的深层内涵——你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信念在世间的投向和实现。王阳明之所以这样主张和看重立志,正是建立在龙场所悟“心即理”之上,自己之心与外在之理须臾不可分,所以“本体即工夫”。除此之外的立志,动摇不定是定律,舍弃放手是宿命。因为它与你是割裂的,你也并不真正相信,你们的关系原不紧密也必不持久。再看佛家的发愿,《俱舍论》中说:“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为什么发愿可以引发妙智生起?就是因为所发之愿与真实的你同频共振,所以既去除了那些怀疑和强迫的牵绊与内耗,也使你具备了足够的敏感和灵活,于是成为一种智慧和力量,所谓愿智和愿力。非如此,如众生的表现,愿字就成为一种困缚、压力和负担,甚至虚伪邪曲。立志与发愿的寻常与不寻常,志气与愿力之所向,玄机全在这里。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王阳明为什么那样重视立志,看上去的老调重弹,是因为他在悟道后重新发现了立志的意义。佛家又为什么那样重视发愿,如清代高僧省庵大师所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立志和发愿,实乃人内心的第一驱动力;志气和愿力,实是人行走世间的第一推动力。立于源头本来,方得广大恒久。如何才能立王阳明那样的志、发佛家那样的愿呢?果在因中,答案就在所以然里。回到那两条标准:你真正想要的,以及你真正坚信的。如何得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先要看清真实的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坚信的?需要形成正确的见地。比如王阳明。他龙场悟道时刻的大发现,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具足圣人之道的自性便是那个真实自我,理在心中便是那个正确见地。人如果能看到这样的自我,拥有这样的见地,就自然会想成为圣贤,自然会从内心下手。比如佛陀。他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时刻的大感慨,是“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只因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相便是那个真实自我,因妄想执著而遮蔽便是那个正确见地。人能至此,也自然会生出究竟解脱的愿,自然会从化解妄想执著入手。王阳明和佛陀的的大悟虽然是志立和愿成,但与立志和发愿遵循的道理是一样的,差别只是一因一果。这同时也告诉我们,悟前和悟后必定是有不同的,但也一定是有连接的,有不同才分迷悟,有连接才成因果。这不同和连接只能是对真实自我和正确见地,从冥冥的感应走向明确的呈现,从片段的认知走向完整的认知。一开始是冥冥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实现怎样的结果,多少知道道理和真相是怎样的,然后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达成所愿。不够清楚,才需立志;想要清楚,才会持志;终于清楚,才是得志。就像王阳明早在龙场大悟前的12岁时,便已立下做圣贤的志向,虽然当时还不完全清楚圣贤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成为。佛陀在大彻大悟前六年,寻求解脱和渡苦之道就是他出家的因缘,虽然当时还不完全清楚困缚自己、使众生皆苦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化解。但他们那时却多少是有感知和认识的,于是就循着走了下来,最终成圣成佛。就算最初和过程中只是感应和片段,但因为合乎本心便能踏实,因为契于因果便能相信,一路下来感受也会越来越强,信心也会越来越大。而这正是立志和发愿及其修行的内在脉络。人能有多深的感应和认知,就能立多大的志、发多大的愿,最终才能成多大的事业和境界。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根器,本性虽然都是具足,遮蔽却有深浅,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法既无顿渐,迷悟有迟疾”。世上多的,是混沌懵懂的人。立志和发愿,就要从这感应和认知入手。涵养和发见这份志愿,就是修行的路。真我越来越清晰,知见越来越贯通,就是在成就。常反观自心,常洞察思索。人或有千差万别,人生的形态也可以有千万种,但自我成就的路,只有这一条。不论你求的是觉悟还是财富,是出世成就还是入世功业,也都因此而有境界之别。所以是李嘉诚,讲出了“道力不足,要靠愿力突破”这样的话。李嘉诚的话,其实还向我们道破了另一个天机:愿力是可以走在道力前面的,是可以高于道力的,并且会对道力有着正面的强化和加持。这也许就像吸引力定律所揭示的那样,愿力可以吸引同等程度的外在因素,成为自己的助力,而突破自身能力的局限和边界。所以,志要尽可能高,愿要尽可能大,以不与自身脱节为准。同时要正而不能邪,不必说善恶是非,你只需要知道,自利私欲之心,格局不可能大,愿力不可能强。孟子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老子所谓“欲取姑予”,古语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无所得”。正念,结合王阳明的“本体即工夫”,则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立志修行的入口,撕开遮蔽的口子。正如王阳明所说:“只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王阳明龙场大悟的是“心即理”,他的天理,就是良知。这时的立志修行,便等同于了致良知,良知便是那个我们要感应和看清的所在。每一个正念都是那光明心体投射出的一缕光,每一个邪念都是遮蔽,循光看月,拨云见日,就是那场时时处处致良知的立志修行。李嘉诚演讲的最后,引用了一句太好的话: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