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要回归生命本原
许兴亮
近日,有校长提问:“如何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学科育人?”这引起了我对学科德育的深思。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和主渠道。德育只有实现学科化,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核心素养,注重教书与育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三全”(全员、全程、全科)育人。
但就实践来看,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科德育弱化甚至空白现象极为突出。究其根源,除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传统学科德育“渗透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渗透说”把学科学习与道德生成分割开来,导致知行分离,德育教育脱离实际,收效甚微。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将学科课程定义为三个层面: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思维体系、学科育人功能。可见,学科既有其个性存在,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以育人为旨归。2016年,教育部课题组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突出强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时代,育人是学科教学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是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科渗透转向学科育人,是学科德育的必然选择。
叶澜教授提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要落实学科德育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道德智慧生成的有机统一,必须回归生命本原,推进学科德育实现三个转变:
变学科渗透为学科内生。学科内生,即以体验学习内容承载的德育情景、尝试利用情感力量调控学习过程为途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进入教材的课程资源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内涵,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内容,善于利用和创造一切教育场景,在学生的感动点、醒悟点、分歧点、困惑点、矛盾点等节点展开灵魂重塑,从而促成学生的道德生成和素养提升。
变文本传导为动态生成。传统德育注重口耳相传,采用文本传导灌输的方式,导致德育知行分离,育人低效。现代德育强调活动体验,变文本传导为动态生成,借助活动体验实现道德的内化和智慧的生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将其转化为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之中体验、感悟、内化、提升。同时,要发挥学习行为中的德育导向功能,让学习活动同时成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找到课程内容与学生思想、心理、行动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与课程内容沟通、对话、交流,在怀疑、讨论、认同中实现道德发现。
变共性培养为个性激活。学科育人,根本在于激活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个性。因而,学科德育既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又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真实的感受与理解,允许学生有不同于教材与老师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和无穷魅力。
(作者许兴亮,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