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独门绝技“鹅头点”,800年都没人学会!
王羲之为什么能被世人称为“书圣”?他前有钟张,后有张怀,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个个惊世骇俗。兰亭媚妍,颜字神武,苏体沉稳,米字放浪,哪个不是一等一的高手?
本篇从王羲之的点入手,谈谈王羲之的匠心独运之处。而这些点的运用,除王羲之以外,后人包括其子王献之其侄王询以及其他的王家一脉,都再也没有出现过。王羲之成了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贤王者。
我们先来归纳一下王羲之最喜欢用的点法。
鹅头点
王羲之从小喜欢鹅,对鹅的喜欢甚至于到了痴迷的境地。《晋书》卷中记载:“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李白曾作诗《送贺宾客归越》有这么两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写的就是王羲之因为喜欢鹅被山阴道士“骗”去抄《黄庭经》的典故。
这个癖好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然而,这也许就是上天要派他作“书圣”的天意所在。因为鹅给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从观察鹅的起、行、立、卧中,发明创造了“鹅头点”。
看下面几个“之”字头的点,横的,竖的,躺在,靠的,可谓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这种点的书写,要求一根毛轻微入纸,笔停在某一个点上,通过笔锋的转动,完成左右圆弧,一高一低状如鹅头,最后轻轻出锋。
在这么小的空间里,既要同时完成这么几个动作,又要让这个点不至于太大,是非常有难度的。好比医生做心脏搭桥手术一样,小心冀冀又要烂熟于胸。
正是他对于鹅的观察,使他悟到了点的千姿百态。而点在我们的汉字中,特别是在行书的书写过程中,又无处不在。鹅头点的开创,为他的兰亭建立“天一第一行书”的美誉可谓是立了头等大功。
它既丰富了字态的动感曲线,又增加了笔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枯燥的笔画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千姿百态。
柳叶点
在二谢帖的手札里,“良”和“承”的第一点,都采用了柳叶点。
跟鹅头点一样,也需要轻微入纸,然后在运行过程中转动毛笔,用毛笔的侧毛形成一个圆弧,最后从中间轻轻出锋。
整个形状象一根肥肥的柳叶或是兰花叶子,或是象一个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
这种点一般运用在字的首笔,沉稳扎实,含蓄厚拙。
蝙蝠点
这种是最难的点法。从墨迹上看,是一笔成形的,但在书写过程中,相当的复杂。不唯如此,对笔和纸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的笔估计是写不出来的。
它的特点是,轻轻入纸,笔锋停在某一点,转动笔锋,继续往下动作,再转动侧锋,形成另一个面,最后轻轻出锋。
使整个点有三个小面,四个尖角,外形很象展开的蝙蝠。丧乱帖中的“荼”字左边一点,以及十七帖的“足下”的“下”,运用得很多。
我们很多人在临摹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它的难度,大多数采取点到为止的态度,意思到就过去了。
确实如此,这个点要想写出来,难度是很大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张纸比划比划,感受一下。
两笔点
一个小点,用两笔去完成,以构成不同的形态,史上恐怕只有王羲之愿意这么干。
丧乱帖中的慕字第一点,从墨迹上分析,是先半个点,然后重新起笔写后半个点,这也是王羲之搭接笔法的特征。还有十七帖的下字,左边一点也是由两笔完成。
回头是岸点
王羲之的很多点法,都不是按照我们平常的书写习惯,点下去,大不了转个折出锋。他总是喜欢把笔推到底,再回锋,从中间出锋。
象平安的“安”,“悲”,“雄”等等。有时候到底的时候是锥状,有时候有也圆状,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搞一下,也许只有他知道吧。
在王羲之之后的历代书家,无论他们学王羲之有多深,至少从此,江湖再也不见这样神出鬼没的点了。
哪怕是米芾,号称可以以假乱真而又最喜欢追求字形变化的临摹大师,也从来也没有见过象鹅头、柳叶、蝙蝠一样的点法了。
至于,是后来者为了追求简约,还是真的写不出来,不得而知。
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要把一个点法弄得这么复杂呢?史书上没有人记载,我们也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来揣摩一二了。
首先,反映了他高超的技法以及卓越的控笔能力。写兰亭的时候,王羲之时任太守,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华正茂之时。
而晋代是一个非常崇尚个体而轻政治的时代,尤其对书法的追随是士大夫阶层的时尚。可以说兰亭酒桌上的亲月好友,可不是一般的酒馕饭袋,几乎都是书法高手或是忠实的王迷粉丝。
那么,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心情舒畅,诗人和书家的灵感如同神附体,涓涓而出,跃然纸上。
书写过程发挥了他平时的最好水平,既有从容淡定,又有险象环生,既有无限娇媚,也有俊朗挺拔。华词佳句如泉涌,笔走龙蛇纸上飞。
其次,折射出他一丝不苟的严谨创作书风和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有些人调侃说,王羲之当时可能也没想这么多。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王羲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存留下来的墨迹本,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小纸头,很多都是书信。
他完全没有必要象我们今天这样,为参加书法比赛或是参展而处心积虑去设计。
他是完全在自由状态下书写的,体现的就是他平常的书写状态。所有的细节,应该是他有心而为之的。
在他的内心世界,想要向世人表达的,也许正是他那种游刃有余的控笔手法,还有那些超凡脱俗的细节内容。
从他给周抚的十七帖也好,从他的手札也好,每一封信的书写风格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然。点画精到,用笔细腻,精心布局,巧夺天工。
王羲之在他的《笔势论》中这样教诲他的小儿子王献之:“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而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在那个年代,书法是士大夫阶层的新宠和时尚,普遍的书法水平都比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人摹仿或是剽窃。
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只有提高他的防御等级,增加摹仿的难度,才能保持“王家军”在书坛高不可攀的地位。
一代书圣,当然不是仅靠一个点的能力而独步江湖的。王羲之除了给世人递交了一本兰亭,还开创了今草。他的书法无论是笔法,章法,墨法,结构,都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当下,我们学习王羲之,除了学习他的技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那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书风和敢于创造的开拓精神。
时至今日,我们能够学到王羲之几层功力,甚至超过他,意义已经不大。通过鹅头点折射出来的王羲之的书法精神,才是世代书法人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学习鹅头点,能让我们仿佛又能看见,那个在池塘边安静地看着群鹅嬉戏的翩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