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的14种回应术(万能语言教你穿心一问)

语言是思想的外套, 语言的表达背后反映了一套有效的思维逻辑,如何让自己的语言丰富有层次,同时可以达成有效的沟通目标,以下十四种回应术的学习和训练会让你成为无限魅力的沟通高手!

言语与魔法起初是同一件事儿,直到今天,言语保持着许多神奇的力量。通过话语,我们可以给别人带来极度的喜悦或最深的绝望;通过话语,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话语,演说家卷裹着听众与他同在,甚至主宰听众的判断和决定。话语唤起情绪,也常常是我们影响同伴的方式

——西格蒙·弗洛伊德

Coaching(教练)的其中一个重要过程是对当事人的回应,回应是通过语言来促使当事人思维的改变。回应术模式是“言语换框”,可影响信念及形成信念的心灵地图。

在运营企业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位市场经理说:“我对这次的活动策划做不好,因为我从来没有过类似活动的策划”。工作当中我们能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对自己能力不够自信的话语:“我不能够/我不相信/我不应该/我不可能……”等等,这些我们都称为限制性信念,这种信念像无形的绳索,会限制员工能力的发挥。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帮员工解开身上的一道道绳索,自由,开放才能有创新。

14种回应术,就是14种框架,回应术就是换框。通过回应动摇该员工的这个限制性信念,促使其内心状态的改变,从而愿意做出行动上的改变。


1、正面动机

分析:任何行为背后有正面的动机,我们接纳、肯定其动机,而不一定接纳TA的行为。

回应:我很欣赏你对自己的诚实,我相信你一定对这个活动策划做过了充分的评估。


2、重新定义问题

分析:“我做不好……”是一个十分绝对的提法,似乎是永远做不好,实际上过去做不好、现在做不好但不代表未来也做不好,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比较正面或者中性的提法来重新定义这种负面提法。

回应一:你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学会做这种活动的策划?(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学会”来重新定义“做不好”,暗示当学会的时候,就能做好了)

回应二:我也非常理解,这个活动的策划对你来说,会是一个挑战。(用“挑战”来重新定义“我做不好”)


3、后果

分析:引导员工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负面信念的结果上

回应:接受这份忐忑不安,它会是你新的成长的开始。


4、向下归类

分析:让员工指出具体的困难在什么方面,让员工从思考一个很空、很虚的问题,具体到思考一个一个的细节。

回应:你所说的是指什么方面做不好?了解用户需求?用户操作的流程设计?还是觉得写文档很困难?


5、向上归类

分析:将对方提的问题向上归到一个更大的类别,创造一个更丰富的理解程度。例如将“我做不好”归类成“学习”,将“活动策划设计”归类为“新的创意”。

回应:同样,任何新的创意的提出,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想知道,你的学习过程会有多久?


6、比喻(暗喻)

分析: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比喻,帮助对方发现新的可能性。

回应:当我们还是不会走路的小孩子的时候,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和爬起来,最终学会了如何走路。

回应:要想学会游泳,都要喝几口水的。


7、改变框架大小

分析:改变时间、空间、环境等框架,意义就不一样了。(即刻结果、长远后果、个人、群体、过去、未来、具体、更大系统、成人、孩子)

回应:三年后,当你成为优胜教育的一名资深市场经理,你可能会感谢我三年前曾经让你做这个活动策划。


8、另一结果

分析:让员工看到除了负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结果的可能性。

回应:做一个从未做过的活动的策划的确是一个挑战,同时你也能够接触到很多新的领域的知识。

9、另一世界观

分析:说明其他人的想法,帮助员工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回应:你很幸运,其他部门的经理还没有机会来做这样的策划呢。

10、现实检验策略(怎么知道的)

分析:员工所陷入的困境可能是自己制造的,该回应引发其对原因的思考,当原因具体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回应:是什么让你认为你做不好这个活动的策划?


11、反例

分析:发掘一个“例外”,动摇其信念

回应:在你过去的经验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从来没有做过,照样可以做的很好?


12、准则层次

分析:用更重要的准则层次来审视员工的这个负面信念

回应:这个活动策划的挑战跟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市场经理的目标相比较,又算得了什么呢?


13、反击其身

分析:使用员工自己的逻辑去推理,让对方感觉到两难,从而反省信念本身。

回应:当你带着做不好这个活动的策划设计的想法去做这个策划,结果会是什么?


14、超越框架

分析:跳出问题本身

回应: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你需要的是学习活动策划的方法和工具,当你熟悉这些方法和工具的时候,你就不会认为这个活动的策划是一个问题了。

例如一个常见的人际困扰:曾经答应的事情,现在发现我力所不及做不到了,实在愧对朋友,没法儿再去见TA。

可以用十四种回应术依次回应为:

我了解你重视朋友,也希望自己言而有信(意图/正面动机);

所以当计划没有变化快时,你担心损害到别人,觉得很难面对(重新定义)。

我想,接受这份愧疚,它会化为你的力量(后果);

当初答应的事情,应是出自一份诚意,现在面对和承认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对人对己的坦诚(另一结果)。

你的想法让我联想到,改变是不是一定让人不能接受(向上归类)?

量力而行和顺势而为,可能比坚守计划更重要(准则层次)?

就像你原想送给朋友一份礼物,后来因为现实条件所限,实际送的比你当初期望的要轻(比喻);

现在你内心里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让你以为别人不能谅解你力所不及(现实检验策略)?

难以面对的,是担心朋友不会原谅你,还是你不能够原谅自己(向下分类)?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别人对你,比你对自己更宽容(反例)?

如果承担不起愧疚,那你能否承担得起这个想法的代价(反击其身)

你希望多年以后,你的孩子也这样遇到困难就回避吗(改变框架大小)?

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人,会注重整体平衡,淡忘一时得失(另一种世界观)。

现在,沉淀一下这一刻的感觉,如果陷在“是我的错”这一问题框架中,暗暗希望事情没有那样发生,只会消耗自己;等你准备好转向结果框架,解决之道就会出现(超越框架)。

十四种回应术使用得当的话,有很多方向去打破自我限制,开放新的可能性。

(0)

相关推荐

  • 坤鹏论:伯克的认同(上)

    更结实的相信还是直接在实践中的领悟,但是,这样的领悟也是最难被说服和改变的. --坤鹏论 写到这里,伯克的修辞学思想基本也要接近尾声了,从今天开始,坤鹏论和大家一起学习他修辞学的中心概念--" ...

  • NLP改变信念的语言技巧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中感到不满意,充满了疲倦.无力.愤怒.内疚.无助,甚至憎恨生活的感觉.原因是,一些有限的信念控制着不工作的行为模式.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有更好的效果.这些信念必须首先改变.这些不具有效 ...

  • 如何使你感觉到自己在“改变”和“进步”?

    每个人都清楚,要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需要有具体的行动.然而,改变不自信的状态,绝非是一个快速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在你坚持的这个过程中,如果看到到努力带来的成果,很多人就会在动机持续减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正面意图

    语言的魔力 语言的魔力---是在谈笑间转换信念价值的魔力,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知不觉间改变和超越言语本身的维度:并从根本区别于一些花拳绣腿的小伎俩. 语言魔力的目标是要帮助人们转换注意力: 从"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二-- 重新定义

    什么是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就是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中的字眼,以此来转化对方的信念. 01 重新定义---开启思考和互动的新途径 例如:"虽然我很欢喜,但担心太贵了.&quo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后果法

    回应术之后果法 将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如何改变(或加强)信念. 1 后果法与前提假设有关 后果法与前提假设有关:回应如果独立于情境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情境指引发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向下分类

    向下分类 向下分类就是,分解信息的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从而改变(或强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归类"是指将一些体验重构或分解为更大或者较小的片段,并能在大大小小的语言归类之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向上归类

    向上归类 回应术的"向上归类",是把一个陈述或判断的要素概括为更大的分类,创造出对其所表达含义的更新的更为丰富的理解. "向上归类"需要找出比判断或行为所表达的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横向归类(比喻)

    SUMMER 横向归类(比喻) 横向归类---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个关系的比喻,这个类比可以挑战(或强化)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人类学家贝特森说,以"横向归类"来寻找比喻是进行&qu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改变框架大小

    改变框架大小 从不同的情景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的含义.这些情景包括: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框架.较大的人群(或个人观点).更大或更小的视野. 多维度改变框架 从更长远(或更短暂) 例如:就目前的奥运赛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另一结果

    另一结果 回应术模式中的另一结果是做出陈述,将人们的注意从已被某种判断或总结所定格或暗示的目标,转向另一个不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挑战(或加强)该判断和总结的适宜性 01 多角度看结果 人们认为& ...

  • 语言的魔力十四种回应术之-- 世界观

    世界观 从不同的世界观的框架,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识别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可选择的世界观. 怎样另一 世界观的视角 另一世界观的视角即是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在特定情景或互动中,设身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