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死如平常真放下

死如平常真放下
——再记不朽的苏东坡
刘晓林
苏东坡已修炼到了生死一如的境界,这不是九天居士的妄语。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记载:琳叩耳大声曰:“端明宜勿忘西方。”公曰:“西方不无,但个里著力不得。”钱世雄曰:“至此更须著力。”答曰:“著力即差。”
上引白话如下:苏东坡的好友维琳方丈靠在他耳边大声说:“端明殿学士,你不要忘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苏东坡轻声叹道:“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但我这里使不上力气。”另一好友钱世雄站也对苏东坡大声说:“(你平时对佛法精修),这个时侯更应该用力去求啊!(使把劲便到极乐世界了)”苏东坡说:“越使劲儿,就越错了。”
自然而然,自信胜于他信。苏东坡自始至终将浪漫与现实结合的如此之妙!超然旷达铸就了灵魂自由的苏东坡!在与两位老友“笑谈”后,东坡居士在自度中往生。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记:“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意即:苏轼临终前十日,他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堕入地狱。”。
来生有还是没有?今生即是来生。来生有没有地狱与天堂之分?若有,当入天堂。这是九天居士替东坡居士的所思。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东坡卒于常州(今属江苏)。死如平常真放下,苏东坡果然是苏东坡!这样的人物若朽,老天爷也不同意。
(0)

相关推荐

  • 刘晓林:苏东坡赋

    苏东坡赋 刘晓林 文之为文,落花如雪.纵横捭阖,罕窥迹痕.时见肝胆,时显柔肠,其犹龙乎?人之为人,溪堂醉卧.穿梭庄谐,多循自然.或入俗世,或居出尘,当称士也! 心囊溪山,意探八相.思欲泻而不止,手欲发 ...

  • 刘晓林;今日是昨日之死

    今日是昨日之死 刘晓林   九天居士认为时空的存在是宇宙间最神奇的事情.在时空的前提下来谈论其他只要你我足够的动脑筋,我想总会找得到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当然不见的一定正确.如果我们能把时空的出现.形成 ...

  • 刘晓林:等死之外

    等死之外 刘晓林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这是智者庄子所言!听上去非常令人丧气,但所说又的确是事实.换言,我们自出生那天起,便处于等死之中.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尘归尘,土归土. ...

  • 刘晓林:放下观云起

    放下观云起 刘晓林 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行至水穷处,定然是坐看云起时吗?未必! 你我的一生会遇到至关重要的临界点,于此,你我的命运会发生转折.无数人视而不见,如同寻常.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发现它的妙 ...

  • 刘晓林:放下赋

    放下赋 刘晓林 红尘如寄,倏忽即逝.苍烟虽断,窅然无期.嘅名利其纷争,嗟情感之错综.逋近而心迷,待入而身陷.欲剪而未能,试理而愈混.世间有物可医四而,以名唤之,放下也.予尝言:"弥漫东西,掣 ...

  • 刘晓林: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刘晓林        易者,变化:经者,永恒. <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       ...

  • 刘晓林:自造清凉

    自造清凉 刘晓林   人生唯有自造清凉,才会达到绚烂至极的平淡.原因如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平静,即使隐在深山也会燥动不安:一个人如果不会自我化解,即使赏遍了天下妙景也会心生愁绪:一个人如果 ...

  • 刘晓林:青春赋

    青春赋 刘晓林 韶华易逝,龙媒难追.嗟盛时其恍恍,惜娱年其昧昧.犹涉水跋山,待回眸而妙景遁隐,唯怅然而忆.烟波破残,空留心城. 百载一瞬,况青春乎?抽刀断水,知其在焉!如露如电,莫能捕获.或居其中,未 ...

  • 刘晓林:致青春

    致青春 刘晓林 青涩的年华, 盎然的春意, 弥漫的生机, 仿佛时时在紧握着奇迹, 或许这就是青春. 一切的一切都倏忽而去, 管什么爱恨别离? 从日出到日落, 深夜仍在吟诵着来日方长. 无数大好的时光, ...

  • 刘晓林:我们就是他们

    我们就是他们 刘晓林 我们就是他们,若此的表达实在有些荒唐.喝了一天的酒,我有些许的疲惫.庆幸的是自己的大脑仍然清醒,痛苦的是浪费了那么多的"忘忧物"--仿佛酒家的酒非假即假,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