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水无波则平,心无念则清

一、

人生的问题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你看待问题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在人生漫漫长路之中,有很多事情虽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而对事物产生了偏见,当我们带着偏见去看待问题时,自然模糊了事物的本质状态。

某些时候我们会过度夸大一个状态的好,但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状态下,我们也会恶化这个事物的坏,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我们总会将本来平淡如水的生活,摆布的惨不忍睹。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叫: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情绪本身就存在着“寻愁觅恨”的本性,所以我们总会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然后在事情的本来状态中掺杂太多的愁情杂绪,不管是面对平淡的生活,还是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都是如此。

而情绪的掺杂也会影响事物的本质,让其变得更加糟糕。

在《列子》中有一句话,叫:在己无居,形物自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内心无所偏执,外界的事情自然显明。它动如流水,静如明镜,回应着一切,如同回音。

人如果放下自己的偏执执念,清心寡欲,心中是非少了,人生的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驱除了杂念之后,才能减少关于生活琐碎的痛苦,就是因为很多情况下让你产生苦恼的问题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臆想的,只有放下主观,才能符合客观。

这个状态就好像平静的湖水照映着月光与树影一样,月光是什么样,水中就还原了本来的模样,而镜子照见东西的时候,东西本身是什么样,镜子也能原本的呈现。

而不像人的主观意识一样,接收了外界的信息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又总结出和客观事物并不一致的状态,这个就是偏见带来的结果。

一个人如果不能区别偏见和客观之间的距离,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深渊之中,这是错误的开始,更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所以有一句话叫:你看见的不是你看见的,你看不见的恰恰是应该看见的。

如庄子所说: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

这段话出自庄子的《鸿蒙问道》之中,意思是说:万物纷杂繁多,全都各自回归本性,各自回归本性,却是出自无心。浑然无知,保持本真,终身不得违背;假如有所感知,就是背离本真。

二、

当时云将到东方游玩,遇到了鸿蒙之后,就向鸿蒙请教道的智慧。

鸿蒙就对他说:“扰乱自然的常规,违背事物的真情,整个自然的变化都不能相应形成,离散群居的野兽,飞翔的鸟儿都夜明,灾害波及了草木,祸患波及昆虫,这是治理天下才带来的祸患。”

云将听了之后,不知所以然,又向他说道:“那么我该怎么办呢,还想向你请教。”

鸿蒙便说:“重在养心,只要自然无为,万物自生自化,忘掉自身形体,放弃主观聪明,将自身和万物融为一体,浑然一体之后解心释神,茫茫然无所用心,这便达到了大道的状态。”

“混沌、无知”,看似消极,实则是另一种智慧,这并不是因为愚昧而带来的无知,恰恰是有着高于世俗的智慧之后的清醒,不以自己的主观偏见认知事物,能够脱离世俗的愚昧认知,用更清醒的态度对人对事对己。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都能还原事情的本真状态,不以主观意识扰乱客观状态。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水如果没有扬起波浪自然就会平静,镜子如果没有被灰尘遮蔽自然就会明亮。就像人的内心一样,当我们面对内心时,根本没有必要刻意清洁,只要去除自己的偏见和杂念以及私心,那么清澈明净的状态自然就会呈现,快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排除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快乐自然也就来了。

世人说红尘皆苦海,其实红尘何来苦海,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罢了。

因为我们对这世间来说,如同尘埃一般渺小,天地之大,也不会顾及个人影响,世间的客观状态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事物也有着本身的演变规律,既然无暇顾及个人,那个人产生的情绪不都是主观意识的呈现吗。

正如佛家说因缘和合的状态一样,任何事情都是多种现象、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只是我们在面对着这种种因素的时候,总会因为自己的情感而产生种种想法与烦扰情绪,我们的意识并不是客观认知事物,而是后期“加工”所带来的痛苦结果。

所以说“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心无尘则自清,内心保持淡泊清澈,人生自无烦扰。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936

    0936-1 酬别金韬甫处士还瑞安,金通哲理, 示以所著言宗教.言魂魄二篇 鸿蒙道论几萌芽,海角儒生扫衆哗(1).物象直探无始义,阴阳应许别爲家(2).绵绵运会移先觉,了了痴顽逐有涯(3).我欲断除前 ...

  • 《庄子》:一个人的主观偏见,是遮住自己看清真相的阻碍

    一. 在多数情况下,人并没有自我识见的能力.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是很难看到事物的客观实质,这和一个人是否聪明无关. 正所谓"有所 ...

  • 庄子:为何人类总是唯我独尊?因为我们在错误地观察世界

    庄子喜欢讲寓言故事,喜欢藏在故事的背后,不动声色地讲哲学.这一回大概是庄子觉得,齐物论的内容太重要了,干脆就自己直接披挂上阵,也不再躲躲藏藏讲什么寓言了,上来就是直接论证,因此这一段难度很大,读来会让 ...

  • 无极与混沌

    <庄子·应帝王>曰: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qu ...

  • 《道德经》:放下主观偏见,以“道心”领悟事理

    人生最大的错误并不在于事件表象的是非对错,而是在根源上缺乏正确衡量事物的标准以及清醒审视世界的内心.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 ...

  • 《庄子·在宥》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 "在宥"为名,所取虽是篇首的第二三字,亦当看作是篇首的两字.这个篇名是与篇旨相符的,它就在讲 "在宥天下". 主旨如其所自解,"在之也 ...

  • 庄子:“不知之知”,才是真正高深的智慧

    对于一般人来说,知道得越多,越是聪明.因此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贫富,而在于认知层次的不同.在这个时代里面,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也是认知层次的竞争. 的确如此,懂得知识和文化越多的人,视野越 ...

  • 破解神秘主义:用"道"去看待万物,天地万物都一样

    庄子认为是非完全是由主观的立场造成的,所以要消灭是非,也要消灭主观的立场. <齐物论>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 ...

  • 《道德经》:保留对于事物的感知,收敛人生多余的情绪

    一. 人可以有情感觉知,但不应该有"情绪".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本性,但是在生活中,人通常因为情感延伸而生出多余的情绪,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个状态,因为当一个人被情绪蛊 ...

  • 白话庄子杂篇:寓言1、无心之言,合于分际;6、罔两问景,无待

    由七章文字构成,寓言是寄托寓意的言论,本篇第一章说明本书所使用的文体,进而说明为什么要使用寓言重言,接着说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无心之言,合于自然分际,有些学者认为本节是庄书的凡例.第二章庄子与惠子对话,借 ...

  • 人性的主观认知,多数都是不太靠谱的人生偏见

    一. 人性的主观认知,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太靠谱的人生偏见. 人总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事物的是非好坏,并且在趋利避害的意识驱使下,总是偏向那些美好的声音以及温和舒适的环境,这是人之本性. 但是任何事物 ...

  • 【学点哲学】《道德经》:有为或能得利,无为才能生福

    [学点哲学] <道德经>:有为或能得利,无为才能生福     1.有为或能得利,无为才能生福.     世间之人都是让自己处在有为争取的位置之中,以有为获取利益得失,但是真正能够生成福分的 ...

  • 《庄子》:世间有智慧的人不多,但自以为聪明的人不少

    一. 这个世上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多,但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不少. 大多数人沉浸在自己主观愚昧的意识之中,以错误的结论定论世俗,再以愚昧的心思自以为是,最后导致自己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得失标准之中,计较着不该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