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过程和产品从0到1竟如此相似?

 看似无关的内容,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近重新翻看《影响力》这本书,看到作者在分析“互惠式让步”这个案例过程时,偶然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联系。就是心理学针对某一个理论的研究过程,和一款产品从0到1的过程竟然相当吻合。

这个在看书过程中一刹那冒出来的想法,其实有点“自证预言”(因为是自己想到的,所以更加确认)的意思,但总体来说,对我有所启发,且听我一一道来。

01

心理学研究过程

《影响力》这本书,“互惠式让步”这个案例是这么说的。
作者之前就一直在思考和验证“互惠”这个行为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周六他碰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想卖给他5美元一张的马戏门票,作者不想浪费时间就拒绝了。这时候小男孩对作者说:“好吧,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我们几根巧克力棒如何?一根才1块钱。”于是作者就买了2根巧克力棒,买完之后才发现陷入了另外一个圈套。
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也许后悔一会就算过去了。但作者没有放过这个案例,召集团队对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个影响力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可以放到“互惠原理”下。
再进一步,他们还作了一个实验,检验“拒绝—后撤手法”(先提出较大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再提出真正的较小的要求)的有效性。验证两个目标:其一,想看看这套手法对别的人管不管用,也就是:“拒绝—后撤技巧能不能用到足够多的人身上,成为一种获得顺从的有效程序?”其二,确定这一顺从技巧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它能让人顺从相当够分量的要求么?作者推论,这一方法生效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显得像是一种让步,那如果是这样,第二项要求不一定要有多小,只要比第一项要求小一点儿就行了。
接下来作者和他的团队根据他们的推论设计了各种实验(标准化的心理学验证方法,这个过程就没有“自证预言”一说了),统计各种实验数据,来验证他们的假设是否是否成立。最后的结果是: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光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02

产品从0到1

现在对照上面的案例,来说说它带给我关于产品从0到1的一些启示。
一款产品诞生的过程,往往来自创始人或者产品负责人某一个“起念”,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开端,有可能是自己的某一个灵感,也可能是客户的一句抱怨或需求,或者是已有产品的延展。只有先有了这个念头,才可能会有后续的产品立项。正如《创造力》一书中所描述的,很多创造性的想法是在长期盘旋脑海后的结果,灵感永远不会瞬间到来。
上面心理学研究过程就是如此,作者一直在研究“互惠理论”,所以在碰到“拒绝-后撤技巧”后能够自然地将两者关联起来。这可以说就是产品的从0到1的开端,能把模糊的概念落地。
但有了这个开端,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做成一款产品呢?结论当然不是,可能这仅仅是某一个客户的需求。正如上面的案例所说,对作者适用的场景他需要去验证是不是一定适用于其他人。这个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就是验证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产品需求的经过。
到此,心理学研究会提出若干假设,并针对每一个假设去设计案例并验证,而后通过数据得出结论。而产品落地过程也是如此,我们需要设计各种用例去验证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通过调研市场以及和不同客户的互动,去检验产品的市场广度以及可接受度。
心理学研究中的验证,一般会设置对照组,我看这一点和现在流行的“A/B测试”非常类似。产品有了初步的雏形,然后设计几种客户交互,随机地给到目标客户,看哪一种方式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其过程和心理学研究多组受试者,然后验证假设的过程如出一辙。

03

后记

心理学研究过程,其实复杂度是比较高的,我这里做了简化。当然产品从0到1然后落地,其过程更是生死牵于一线。但无论是看各种心理学书籍还是负责产品落地,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希望这个对比,对你有所启发。
你好,我是锋言冷语,之前是一枚产品经理,现在负责带一个开发团队。
从事过测试和开发、负责过质量管理、带过产品线,在安防公司厮混过,也曾短暂地加入过创业公司打拼,如今在一家环境监测仪器厂家担任开发经理。
爱好运动、每年跑1-2次马拉松、喜欢独处和看书,也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日常感悟与管理心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