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源饮食文化之——节日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节日的味道

文/糜乐平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里,产生了很多意义不同的固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约定俗成的美食。例如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腊八节的素粥等。国人几乎都按约而行。但因疆土辽阔,南北地域差异,乡土风情不一,在民间又形成一些地方节日,而这些节日,也有其对应的饮食。使得我国的节日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在滹源境内,就有别具风格的地方节日饮食。比如正月初十,百姓叫“十至”,这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一定要吃搓鱼鱼,等同钱串至家;二月二,龙头节,家家户户要炒瓜子、花生、面制土豆,吃煮鸡蛋——“咬金咬银”,寓示一年少害虫,多金银的好兆头;清明节捏寒燕,悼念介子推;七月十五捏面人,祭祀先人。立夏喝凉粉,三伏天都会清爽;冬至吃饺子,整个寒冬不会冻耳朵;腊月二十三晚上要吃给灶神爷糊嘴的麻糖、餳瓜等等。都是产生在一定区域内的饮食文化,并非官府所指定。
旧日间,当地人在小年前只买办年货,腊月二十四,诸神回宫,百无禁忌。才开始紧张地烧煮肉食,蒸炸面点,拆洗衣物,打扫房院。
最先开始的是肉食加工。大部分人家能烧几块红烧肉,压块猪头肉就满足了。
压头肉是土话叫法,肉铺的行话叫“缚肉”。为何称此呢?那是在卤制收拾好的猪头、猪肘时,要用细麻绳先捆扎起来,这样在煮沸和翻动肉块时,不会有碎肉掉下,即保持肉块的完整性,又防止锅底肉末焦糊,影响卤肉老汤的质量。而煮熟后的猪头、猪肘,要趁热骨肉分离,把猪耳和猪肘夹在分为两片的猪头肉里,用花包布包成方形,再用细麻绳多道十字捆绑,上下用木板夹住,用重物压上,把多余的油汤挤出,冷却后即成。
人们为了表达简便,把卤熟的肉类通称为“缚肉”。没成想如今的熟肉店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竟然挂出了“腐肉”的招牌,真是让知者无语,不知者无解。
旧社会有句过年的俗话:“初一肥,初二瘦,初三初四原照旧”,形容生活的艰难。但到了正月二十五老填仓这天,人们除了在当院用草木灰画粮窖外,还要吃顿寄托愿望的食品:“烫面火烧”。
家境好的人家做白面火烧 ,大部分人家都是用高梁面或莜面,掺两把平日间打澄下的土豆淀粉,用开水烫过,揉成面团,放置一边。捞出一小盆年前秋天腌制的黄菜,投洗干净,放适量盐、五香粉、葱花、蒜末、生胡油、猪油渣拌匀。
和好的面团分剂,擀成大余碗口的圆片,放拌好的黄菜,摊平。盖一张面片,用碗扣上圆印痕,再握碗斜立,用碗边沿印痕碾去多余部分,火烧制作完成,入锅烙熟即可。百姓呼其“盖窖饼”。
过了老天仓,全年最集中的节日已净。勤劳的人们又拾掇农具,准备地里的营生。这可愁煞了一些好吃懒做的婆娘,于是一首顺口溜横空出世:过了老天仓,羞死个懒婆娘,有心死了哇,还有个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过去家里的男人们除了早早的担水“引钱龙”,还要带儿孙去剃头铺排队“剃龙头”。而家里的女人们则忙着做龙头节的传统食品:“饺子”、“杂粮煎饼”。先把土豆切细丝,白菜切细条,下开水锅断生捞出,粉丝下锅煮软,放于菜上,放盐、酱油、醋、葱花调味,铜勺内熟好的胡麻油炝花椒、大料面,浇在粉丝上。
取家里的末栏白面、荞麦面、玉米面掺和一块,用凉开水搅成糊状,面糊调至不稠不稀,筷子挑起下坠不断方可。舀一勺倒入擦过油的饼铛里,均匀摊薄煎熟,切丝,与配菜拌好即可。民间俗称“挑龙皮”,“饺子”代表“按龙角”。也有的人家用小铁鏊做“摊花”来替代煎饼,杂粮面菜角代替饺子。这个乡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逐渐消失。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这天为纪念绵山介子推,家家不动烟火,只吃冷食。县城街头,炸干货的提前就炸好了“馓子”叫卖。而好些人家在这天吃“黄米凉糕”。
黄米凉糕的做法是:取自家黍子,碾成黄灿灿的黄米,倒入柳条簸萁,颠去糠秕沙粒,过水淘洗后,在盆里浸水泡一夜。阜平干红枣清洗后,放小锅中倒适量井水,加盖焗至汤干枣软。取口面深的瓷盘子,把泡好的黄米在盘内铺一层,摆放好红枣,再铺一层黄米,遮盖住红枣,入锅蒸熟即可。第二天(寒食节)吃时,凉糕表面撒白砂糖,美味的凉糕顿时让冷清的节日有了暖暖的氛围。
次日清明节这天,家中有小孩子的,还要捏手指关节大小的“寒燕”。用发酵面搓捏各种动物,蒸好晾凉后,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彩绘,拴线系于柳条,悬挂于屋内高处,供孩童们赏玩。以此纪念介子推抱柳焚身之举。
繁峙县境,不管是三月十八,还是四月十八过奶奶庙会,无论是繁城、砂河、大营、茨沟营等村,庙会正日都要吃“糖酥麻叶”,这是为啥呢?咱先说说这糖麻叶的制作过程,再说吃麻叶的原因。
二栏白面加引酵、小苏打、鸡蛋,用温水和成面团,放置发酵。取少量豆面粉和红糖搅混,用胡麻油拌匀加水成糊。发酵好的软面团擀成长方形薄皮,从中一划为二,在一片上抹糖酥糊,用另一片盖在糖酥上,表面刷油后,把摞在一起的面片顺长对折,切成寸许宽的剂子,再把剂子中间下部分用刀划开,上部留三分之一不要划,翻开对折的面片,把面片的一头从中间划开的切口掏过去,形成绞股状,放入起烟的油锅炸至金黄酥香即可。
在古代,天花病(麻子)致死率极高,即便死里逃生,也会留下密密麻麻的疤坑,人称“麻子”。而古人认为供奉过送子奶奶的糖酥麻叶,给小孩吃了就不会患“麻子”病。故尔在奶奶庙会正日,家家吃麻叶,个个管肚饱。在繁城就有句俗话叫“三月十八吃干货,想吃几件吃几件”。
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民间叫“鬼节”。人们认为这天地狱之门大开,晚上饿鬼会出来作害人间,故而把省吃俭用备好的面粉,做成各种动物或童男童女的样式,来祭奠饿鬼。
经过一上午女人们的忙乎,捏好的面人出锅啦,围在锅边的孩童们看着白白胖胖的面人,闻着满屋麦香的味道,欢呼雀跃。
按当地风俗,中元节下午各家带着备好的面人、瓜果、供菜、烧酒、草纸钱垛、锡泊锞子,把坟前供桌堆的满满当当,灶口里烧的烟喷雾罩,磕头时嘴里还念叨着:老(le)们,收好银钱,吃饱喝足,早点安歇,无须掂念。傍晚时分,家家关门闭窗,户户熄灯安歇。
九九重阳节,是古代秋收后祭天祭祖之日。拜祭老天风调雨顺,跪谢祖宗余德萌荫。这天要踏秋登高,举行宴席,喜尝新粮。于是在民间就有了登高之日吃糕,可步步登高的吉祥之举。
我县城乡也不例外,在这天也要吃糕庆祝。当地有:“当年的黍子,搁年的谷”之说,意思为新黍比陈黍好吃,而新谷则不及旧谷绵香。取新收之黍,上石碾、石磨直接轧成面粉,用凉开水拌搓为碎面粒,撒在铺有菜叶或花包布的荆箅上蒸熟,趁热取出,双手蘸凉水成握拳状,对糕面反复折迭挤压,直至光溜劲道有弹性,表面再抹上胡麻油,既增加入口香味,又防止表皮干硬。这种糕颜色深沉,味道厚重。人称“黍子糕”或“毛糕”。
毛糕出锅,咱再说这蘸糕的佐菜,它既不是佐羊肉,也不是调豆腐,更不是杂烩菜。而是麻麸,这个食品现在当地很少人知道。它是用民间种植的大麻粒加工而成的。麻子可榨油,麻皮可制麻绳,去皮的筋干宜燃火,是古代当地做火把的必需品。
麻麸的做法是:把等量麻子、黄豆炒熟,上小石磨磨成面,包入纱包里在水盆中多次淘洗,再用细箩过滤掉渣皮,滤下的乳白色汤汁倒入锅中,加调味品。小火慢煮,就会凝结为豆花状,把凝结块逐一捞出,直至汤汁凝光,即成香喷喷的麻麸。
碗里舀麻麸,筷子夹毛糕,在麻麸里打个滚,送入嘴里囫囵吞下祭五脏,已经是想像中的情景,只有“九月九,黍子糕蘸麻麸”还在当地老人口头流传。
2000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县城二道街粉浆饭店,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农村老汉,步入店门,喊着要“麻麸蘸糕”,年轻女店员莫名其妙,慌忙叫来店主,店主也是一头雾水,听过老汉解释,才知是饭食。而老汉得知店内无此饭后,喃喃自语道:他们说这饭店卖的都是土菜土饭,有“麻麸蘸糕”,闪的我大老远跑来,又叫狗们的日哄了。店主送出满脸遗憾的老汉,见到我路过,忙问我知否此食?我听后摇头。后多方询问老人,才窥其斑。今呈现给大家分享,希望得见全貌。
农历十月一,是寒衣节。这天家家男人们都要上坟祭祖。女人们早早起来,把昨晚浸泡的赤豆、红豆、扁豆倒入锅中水里,搁点碱面,煮沸后,再把小米、高梁仁、玉茭糁、黄米等粮食先后加入锅内,煮一会儿,用勺子搅搅。最后熬成一锅粘粘稠稠的红稀粥。在男人们出门前,都要热乎乎的喝上几碗。
这样的做法又是何故呢?,原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十月一早朝,用新收的赤豆、糯米熬制热羹,赏赐众臣尝新。后上行下效,民间也在这天喝红稀粥。第一起到滋补抗寒作用,第二民间认为红色是喜庆,避邪的象征。在三大鬼节十月一上坟,人喝过红稀粥后,人红鬼不红,出外沾不上邪气。后来有人干脆在清明节这天也喝红稀粥避凶就吉,形成了现今的传承。
在旧时代,每个传承下来的节日,不论官民,都会郑重其事对待。而今,日常生活赛过旧时的节日,传统节日已被人淡忘。其实古人注重的并非节日美食,而是节日的含义。这些传承对于今天的我们,是好是坏?足以让人细细琢磨!
作者简介:糜乐平,1963年生,繁城镇东城街村民,乡土文化爱好者,县作协会员。
(0)

相关推荐

  • 你吃过连皮糕吗?

    "软呼溜溜的油糕胡麻油炸,吃上那磴口的花兰丝管保亲亲不想家--"巴盟小调<夸河套>的唱词告诉人们,油糕炸是用胡麻油炸熟的,而且软呼溜溜的,非常好吃.但人们却未必知道有一 ...

  • 韩老大卖油糕

    韩老大卖油糕 2010年,韩海军在临河创业园区建立了"韩老大杂粮有限公司",他的"卖油糕"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 韩老大卖油糕的故事还要从这里说起:韩海军成家后, ...

  • 义发泉的糕

    本文作者:王文俊 上一文<魅力义发泉>,大致概括了义发泉的地理及人文.有些人说,义发泉净是点点清水河人,那说话稀不歪歪的,没一点硬气:还有人说,清河蛋子小心圪气的,二两面揪疙瘩子,卖片汤了 ...

  • 饶阳人少时过年的馓子花

    俺不大点的时候,黑下被窝里,娘常搂着我们说瞎话:老婆看闺女.老婆去看闺女,篮子里装着包子卷子麻糖馓子. 俺问娘,首末[什么]是馓子?娘说就是把黍子敲成黄米,然后用水泡后晾干,在碾子上推成面.面里放上盐 ...

  • 7. 黍子适合什么人吃?

    徐文兵讲冬季养生学习音频 内容提要 黍是哪种谷物? 对养生保健有哪种好处? 黍子适合什么人吃 黍,俗称黄米,颗粒比小米大,用于蒸黄米面年糕,与糯米糕具有相似的粘性,蛋白质含量高,但黄米膏性偏温,在五谷 ...

  • 忆海钩沉(9)——年味的记忆

    年味的记忆 小时候盼过年,年--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巨大的. 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 我的有记忆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过,那是个非常深的山沟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现在看来是落后得不能再 ...

  • 北方酿黄酒用大黄米也叫黍子,2斤大黄米可以酿出3到4斤黄酒

    北方酿黄酒用大黄米也叫黍子,2斤大黄米可以酿出3到4斤黄酒

  • 察右中旗往日印象之八:事宴、吃糕与搭礼

    本文作者:黄金亮 事宴.吃糕.搭礼,是有因果关联的三件事.本地俗语,红白喜事的酒席称为"事宴",去酒席上赴宴叫"吃糕",吃糕时需要奉上礼金,这种行为叫" ...

  • 滹源饮食文化之——节日的味道(续)

    滹源饮食文化之--节日的味道(续) 糜乐平 春节在我国传承四千多年,古人认为它是岁尾年首的交接日,遂而成为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这一日在老百姓心中份量很重,民间有"宁苦一年,不穷一天" ...

  • 滹源饮食文化之——乡村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乡村的味道 糜乐平 乡村是我国各地区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长期稳定的至关重要环节,是乡土文化与区域饮食的传承地,在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位于晋东北山间 ...

  • 滹源饮食文化之——风趣的味道【续】

    滹源饮食文化之--风趣的味道[续] 糜乐平 泱泱华夏,从古自今,有多少文人雅士为几许美食摇头晃脑地留下了赞颂诗句,多已不考.而下里巴人们对家常饭食恰如其分.随口而出的或注重相关性.或代表相似性的&qu ...

  • 滹源饮食文化之——难忘的味道【续】

    滹源饮食文化之--难忘的味道 文/糜乐平 在旧日间,村镇里最热闹的地方有三房,分别是碾磨房.豆腐房.光棍房.其中以光棍房为首,在光棍房里,粗俗不堪的话语,不拘小节的行为,只会引来众人的哄笑,不受丝毫节 ...

  • 滹源饮食文化之特殊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特殊的味道 文/糜乐平 我在前面做了一些当地饮食介绍,引起一些人对繁峙美味的关注.有人可能认为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美食是越来越丰富,生活会越来越滋润:其实世界的美好不是想象来的, ...

  • 滹源饮食文化之——难忘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难忘的味道 文/糜乐平 在过去,当地一般人家待客有"一凉一热,烧酒管喝"之说.凉的指大凉菜,热的是大杂烩.这个大凉菜,只是一般人家的家常凉菜,主料用的是土豆丝.黄 ...

  • 滹源饮食文化之——风趣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风趣的味道 文/糜乐平 生活离不开幽默,饮食里揉进幽默,便添加了趣味.例如饺子,古人按其形状雅称"扁食",白面馍呼为"点心",金银卷美名&qu ...

  • 滹源饮食文化之——温馨的味道

    滹源饮食文化之--温馨的味道 文/糜乐平 我的童年生活在红色的年代,集体是红色的,家庭是红色的,而我们大家的主食也是红色的.哈哈,奇怪吗?且听我给你解释: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人口猛涨,而粮食亩产 ...

  • 经典传承!“八碟八碗”带你感受晋源饮食文化

    经典传承!“八碟八碗”带你感受晋源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