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谨防“人造贼风”
盛夏炎热,酷暑难当。日前张先生从工地下班回家,一身大汗淋漓,立即把空调开得冷冷的,还嫌不够,又对着电扇使劲吹,同时从冰箱拿出冷饮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杯,还用冷水冲了凉。哪知睡到半夜就开始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身痛,喷嚏不断,咳嗽不止,只好到医院来看病。张先生这是因“人造贼风”而致病。
《黄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圣人避风如避矢石”。致病之“虚邪贼风”大多是气候异常变化所产生,多发生于气候与时令不相适应,表现为太过或不及即可使人致病。 “人造贼风”则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虚邪贼风”,既然来自“人造”,自然可以预防。预防“人造贼风”主要注意生活细节,尽量避免出汗时吹风、入水、饮冷、露宿、久着湿衣等几方面:
避免---“汗出当风”贼风乘袭
盛夏尤其是三伏天,身体总是有汗,特别是活动、运动后,或下班途中挤公交、骑单车、摩托、甚至步行者汗出更多,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贪凉,如果汗后立即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电扇对吹”,这样最容易引发“空调病”,因为此时全身皮肤的毛孔为了散热处于开放状态,如果突然接触冷风,毛孔来不及收缩,风寒之邪便会“乘虚而入”,这就是“人造贼风”。“人造贼风”不经意间就侵袭人体导致感冒、咳嗽、身体疼痛、关节炎等疾病。医圣张仲景于18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汗出当风,或经常贪凉,风寒湿等邪气从外侵袭则导致风湿类疾病。如果出汗时马上进空调房,因为毛孔遇冷刺激会从扩张状态突然紧急闭合,破坏皮肤的排汗功能,又会导致中暑、感冒等症状。尤其不能饮酒后汗出当风, 如张仲景发现:肥胖之人“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肥胖之人,往往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汗出则腠理空虚疏松,极易被外风侵入,加之肥人多痰湿,饮酒后当风,寒湿乘虚内侵,则风与湿邪内外相搏,则形成历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其实酒后汗出当风还可导致咳嗽、胃痛、肝炎等多种病症。
正确方法:从室外进入室内时,要先让自己在常温下“冷却”10-20分钟,等皮肤温度下降收汗之后,再在电风扇旁边或空调房(26度左右)乘凉休息。尤其注意:男士不宜赤膊,女士不宜着吊带衫、露脐装、低腰裤汗出时当风。
避免---“汗出入水”
风湿缠身俗语云:“汗水没落,冷水莫浇”。夏日人们户外活动后,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或游泳来“快速冷却”。这样身体骤然遇冷水,会使开放的汗毛孔立即收缩,汗孔关闭,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可引起高烧;如同时又用冷水洗头,因脑部毛细血管遇冷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痛,头晕,昏厥,甚至休克等。因汗出时毛孔大开,水湿极易从汗孔而入,侵入肌肉腠理骨关节内,还会导致风湿、寒湿身痛等症。《金匮》谓历节病或黄汗症是“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或“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汗出时入水中洗浴,水湿从汗孔乘虚而入,停滞肌肤筋脉,阻碍营卫气血运行,则全身关节疼痛、浮肿,湿热交蒸,则汗出色黄。汗后入水,还极易中暑、伤暑。如夏天伤暑,出现发热身痛沉重,仲景谓:“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正确方法:人体对温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因此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入水如冲凉游泳或淋雨等,要先休息20-30分钟,等全身汗干后再沐浴或游泳等。而热水沐浴能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亦可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避免---“汗后饮冷”寒邪伤胃
由于冰箱的普及,人们为追求口感好食冰冻食品,特别是夏天气温高,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如冰牛奶、冰西瓜、冰淇淋、冰饮料等。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多伤胃”,进入伏天后,中医称之为“长夏”,这时的天气特点是闷热难耐,如过度地贪食冷饮后,寒湿之邪最易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脾失健运,易见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如果剧烈运动后大量汗出,又立即喝冷饮,会刺激胃肠道迅速收缩,还可能产生胃肠痉挛出现腹痛甚至胃肠出血等。
正确方法:注意夏日不可汗出时马上喝冷饮或冷水,尤其不可大量饮冷。吃冰淇淋等冷饮一定要适量,且吃的时候要小口慢吃。尽量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还可适当进食温性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可用生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避免---“贪凉露宿”湿邪浸身
炎炎夏日,汗出不断,不少人贪凉,喜欢睡地板,或者睡在高楼大厦的房顶上,地面散热快,吸收热量也快,容易吸收背部热量,极易伤人阳气。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对冷热也不如醒的时候敏感,而夜晚气温较低,这时夜宿露天或睡地板,风寒之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地面寒湿或湿热之气也极易侵入人体,可诱发腰背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肠炎、面神经炎等;而睡硬地板又容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出现肢体麻痹等。俗语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为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
因此夏天尽量避免贪凉露宿,最好不要睡地板或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避免----“久着汗衣”寒湿稽留
夏天汗出不断,衣服经常是湿的,如果人一旦安静下来,汗湿的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黏腻,贴在身上很难受。因为湿衣服一直在蒸发,蒸发时液体变成气体,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把身体大量热量带走,因此感觉身体湿冷。而此时皮肤的毛孔大开,寒湿乘虚而入,也会导致风湿类疾病等。如临床常见的肾着病,仲景谓:“此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部感受寒湿则导致腰背部冷痛沉重,如坐在冷水之中的感觉。
要注意出大汗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鞋袜。
除以上几点外,夏日尤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经常参加练保健操、气功、太极拳、广播体操、散步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坚持锻炼,身体强壮,抗病能力强,可预防疾病发生。但盛夏如能避免汗出时当风、入水、饮冷、露宿、着湿衣等生活细节,就可预防“人造贼风”的伤害。 晋.葛洪曾说:“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此说很有道理。
盛夏食疗方
【冬瓜海带汤】
原料:冬瓜350克,五花肉200克,海带1条,姜葱、料酒、盐、鸡精
做法:1. 五花肉切成小块,焯水(冷水下锅);海带泡发后洗净切宽条,用盐与料酒抓洗一下,洗净;冬瓜去皮切块。
2. 将五花肉与姜放入炒锅(不用放油),以中小火煸到五花肉吐油后,加入海带煸炒数下,烹入料酒,向锅中倒入开水,水再开后撇净浮沫。
3. 换汤锅,加入葱,改小火炖60分钟后,加入冬瓜,调入盐、鸡精,烧到冬瓜软烂即可。
【南瓜绿豆汤】
原料:绿豆两小把,老南瓜一个约300克
做法:1. 绿豆洗净,用水泡半个小时,沥干水分;南瓜削皮,去瓤,洗净,切成2厘米左右的南瓜块。
2. 锅中加入适量水,接通电源,倒入绿豆,煮到开花,倒入切好的南瓜块。
3. 中火开始煮,煮到南瓜变软即可。
【番茄蔬菜汤】
原料:西红柿1个,白菜2片,小土豆2个,豆干2块,葱花、白糖、盐。
做法:1. 土豆洗净去皮切片;豆干洗净切片;西红柿去皮,切丁;白菜用手撕成块状。
2. 锅中放适量油,油热后把土豆片和豆干切片放进去,小火慢慢煎至两面金黄出锅。
3. 锅中留少许底油,油热后放葱花炒香,番茄丁倒入锅内,放入少许白糖,翻炒,炒成番茄酱,加入一小碗清水煮开。
4. 倒入煎好的土豆和豆干,放入撕好的白菜块,用铲子把蔬菜和汤汁翻匀,盖上盖子小火炖5分钟。
5. 加入半勺盐,搅拌均匀即可。
【丝瓜海鲜汤】
原料:丝瓜1条,蛤蜊400克,北极虾10只,盐、油
做法:1. 蛤蜊用盐搓洗两次,尽量把贝壳表层的脏东西洗干净。
2. 锅里热水,倒入蛤蜊,盖上盖子,煮两分钟左右,当蛤蜊全部张开以后,捞出,汤底过滤,以防底部有沙子,继续烧开。
3. 中间功夫给丝瓜去棱去皮,滚刀切块。
4. 汤底烧开后,倒入几滴油,倒入丝瓜,不要盖盖子,表面断生,把蛤蜊倒回来,加入北极虾,再次煮开大约2分钟调入盐即可。
【青瓜竹荪汤】
原料:排骨,竹荪,黄瓜,葱、姜、盐、鸡精
做法:1. 排骨洗净,焯水后捞起洗净;竹荪洗净沙子、黄瓜切长薄片、姜拍松、葱挽结。
2. 锅内做开水,放入排骨,姜葱,大火烧开后,微火炖1小时后,放入竹荪再炖1小时。
3. 放入盐、鸡精调味,起锅前放入黄瓜,烧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