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图档案

600年前,郑和和他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一路播撒中华物质技术与礼仪文明,足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郑和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内陆转向海洋的序幕,成为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先行者。

尽管郑和的大航海历时28年后戛然而止,尽管她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却仍然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远航,是古老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浓重一笔,是中华文明一次卓绝的远行。

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先后远航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逝。

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27000人.约明朝军队5个卫。从《武职簿》看,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0人之间;170多;265人。

据《明史》《郑和传》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郑和的航海得益于他的航海图,并且这幅图保存了下来。《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是茅元仪无意中的功劳,是他将此图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

《郑和航海图》本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分别绘明了各国方位,航道远近以及航行方向,停泊何处、何处有礁、何处有浅滩、何处有人家。据专家研究该图应绘制于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1425~1430)年间,是郑和下西洋第6次归来后守备南京时期的杰作。

航海图中标有牵星数据,附过洋牵星图,以测天定位,指导航行,这是现代海图所没有的,也是《郑和航海图》的最大特点,据统计该图标有牵星记载近70处,其中直接标在航线上有16处,标在沿洋和岛屿上的有34处,标在过洋牵星图上的近30处。郑和船队利用日月星辰来辨别航行方向。标志着郑和船队已经进入以海上天文定位为特点的牵星术阶段。为此,英国着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对《郑和航海图》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真正科学的海图”。

图上所绘基本航线以南京为起点,沿江而下,出海后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越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由此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横渡印度洋到非洲东岸;另一条从溜山国横渡阿拉伯到忽鲁谟斯。图中对山岳、岛屿、桥梁、寺院,城市等物标,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的,形象直观,易于航行中辨认。对主要国家和州、县、卫、所、巡司等则用方框标出,以示其重要。图上共绘记530多个记名,包括了亚非海岸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航线各50多条,航线旁所标注的针路、更数等导航定位数据,更有实用价值。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海船的远航经验甚为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该图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

航海需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行,没有航海图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甚至可以推想,保存在《武备志》的〈郑和航海图〉,只是郑和船队使用的其中一份简图。钮仲勛〈《郑和航海图》的初步研究〉一文引用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说:“郑和下西洋时,曾根据历次航行,撰有《针位编》一书,详细记录了航海中罗盘所指的方位……惜该书久已亡佚。”

航海图的价值在于它们的实用性,郑和的庞大船队拿着这些航海图七下西洋,航行数十万里,证明这些地图能够达到它们的功能。图中,接近航路处,描绘详尽,不重要或不常见者,多收缩或简略之。于大海汪洋则缩小之,对于山陆岛屿则放大之,或收或放,正是基于实用性考虑,把总图和放大图绘在一起。《郑和航海图》的精髓正在于它的“不成比例”,收放得宜,能在尺幅之中,蕴藏数十万里之航程。

对于山陆岛屿的描绘,《郑和航海图》突出了海岸线、离岸岛屿、港口、江河口、浅滩、礁石、以及陆地上的桥梁、寺庙、宝塔、旗杆等。除了可以作为航行座标之外,港口可供停泊补给,浅滩礁石需要回避,都是航行中必须留意的。对于岸上山脉,用绘山曲线描绘。航海图特别注重写山脉的侧面,以供对景航行的参考。

《郑和航海图》用虚线表示航线,在离岸较远的航线上注记了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程、距离),有时还注记出航道深度、航行注意事项;此外根据海区定位的需要,有的图幅还注记了天体高度。沿岸航行有陆标可作辅助参考,到了大海,基本上靠罗盘指向,辅以天文导航。在大洋区域,陆标少而航线注记多。

《武备志》中《郑和航海图》在中国默默无闻二百多年。1885年英国学者乔治·菲立浦 (George Philips) 在所著论文《印度和锡兰的海港》中首次将郑和航海图复制,并考证了其中一百多个地名。从此《郑和航海图》才引起学者门注意和研究。先后研究《郑和航海图》的学者有伯希和、兑温达、向达、密尔斯等;兑温达提议称《郑和航海图》为《茅坤图》(Mao Kun map)。

《武备志》成书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而所收入的《郑和航海图》,据一些学者研究,应该是郑和下西洋时所绘制发给郑和船队上的舟师的航海图,根据如下:

茅元仪序言中有字句:“当是时,臣为内监郑和,亦不辱命,其图列道里国土……载以昭来世,志武功也”。

曾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下西洋的巩珍在宣德九年(1434年)所写的《西洋番国志·自序》中写道:下西洋前预先到福建广东浙江招募有出海经验的船员,“用作船师,乃以针经图式付与领执,专一料理,事大责重,岂容怠忽”。《郑和航海图》正是这样的针经图式。

学者徐玉虎更将《郑和航海图》绘制的时间,定为1425年至1430年间。原因如下:

航海图第一页有静海寺,此寺建成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可见航海图制作在1425年之后。

明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命一队船从古里拔都它港出发前往天方国。然而《航海图》中没有拔都它港,可见航海图绘制在1430年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