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吕晓华 《 老家的河山》
老家的河山
吕晓华
老家有河,穿村而过。
河叫葛溪,流经万市、洞桥,汇入三溪,注进岩石岭水库。小住时日,辗转便来到富春江。捧起江水,有一丝老家的味道。
河上有座百年拱桥,桥两侧各有三个桥洞。曾在桥洞里乘凉玩耍,小伙伴们竞相攀爬桥洞,以爬上最小一孔桥洞为勇敢。桥下河水清澈,水底有鹅卵石。村里的妇人们在此处捣衣,我也在这里学会了“狗刨”。河虽不大,但鱼虾蟹还挺丰富。夏日的河是孩子的乐园,翻蟹摸鱼,累了便在边上草地上躺一会,接着草地上又玩开了。前滚翻,头手倒立就这样学会了。
河边是一片稻田。还记得那块责任田里,留下我六岁插秧时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拉着稻把,分到半个苹果吃得那样有滋有味。田沟里抓泥鳅,钓黄鳝,晒得油光瓦亮还乐此不疲。
老家有山,村子靠山。
山是三九山,因绕其一周要三个九里而得名。山不高,是座石灰石山。村里人集资造了三座石灰窑,此后炮声连连,石灰也一车车运过拱桥,桥身颤抖,但还是撑了过来。村里的房顶蒙着石灰粉,像积着雪,常年不化。多年后,停了灰窑,村子才露其本色。长辈们靠着这山,挣下几个钱,供后生上学。初中毕业那个暑假,我在灰窑里干过几天活,炙热的太阳晒着后背,火烫的石灰熏蒸着我的脸。后几天换去搬石灰石,沉重的石块让我的双手不停发抖。村里人这几个钱挣得真不易。后来人们在山上发现了方解石,没想到这黑山腹中有白得透亮的石头。这石头碾成粉末用途很广,所以价钱也高,大家转而开挖这白石。我用这白石换来的钱走完求学之路。
山确是靠山。贡献了身、心,还给村里人提供薪柴。上山砍柴,是我们小时候的课余实践活动。系上柴刀,带上蕃薯,一进山便是半天,渴了有山泉水,饿了啃红薯,待下山也能捆上几捆柴。到山上去挖笋是我们更乐意干的事,在竹林中寻觅,要十分专注,才能找得见刚露头的竹笋,那一刻不亚于发现珍宝。
老家的河,穿村而过,缓缓流淌,村里人给她修好了河堤;老家的山,村里靠山,慢慢葱郁,村里人不再上山挖山。
撰文|吕晓华
编辑|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