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银幕的四位浦东女性

浦东宝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名人辈出。

在当代涌现出的一批知名人士中,有四位女性作为电影主角的原型,走上银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时过境迁,有的电影早已被人们淡忘,但历史是不会被忘记的。浦东的文史资料中,留下了她们深深的印痕,她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启迪。

《黄宝妹》原型黄宝妹:

第一位走上银幕的浦东女性

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上海视察时指示:“上海的劳模、英雄很多,电影系统应该拍一部反映劳模题材的电影,以真人真事的形式打动观众。”

经选拔,1956年受毛主席接见并共进晚餐的全国劳模黄宝妹,有幸被选中,导演谢晋领受了《黄宝妹》拍摄任务。黄宝妹,1931年12月出生在浦东一穷苦人家。为谋生,13岁进纱厂当童工,备受艰辛。解放后,黄宝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她不一般的成绩,不仅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和全国劳模,还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参加中国“五一”观礼团访问苏联。

也许是巧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时,制片厂齐副厂长与黄宝妹在同一车厢赴京参加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当厂领导看到黄宝妹五官端正形象好,能歌能舞人活跃时,建议黄宝妹“自己演自己”。为此,谢晋亲自到黄宝妹家面试,以求放心;为解决浓重乡土口音的问题,请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为黄宝妹做普通话配音。经半年多时间的紧张摄制,国庆前夕,由黄宝妹主演的《黄宝妹》公映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58年10月18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到上海国棉十七厂视察时,拉着黄宝妹的手说:“宝妹呀,你拍的《黄宝妹》我还没看过呢。”工厂领导马上借来片子,在会议室放映。中午,平易近人的宋庆龄与黄宝妹等在简陋的职工食堂用餐,并再三叮嘱:“工作这么辛苦,宝妹你要多吃点,身体好才能工作好。”作为一个浦东人,听到副主席讲一口地道的浦东乡音,使黄宝妹备感亲切。

电影《黄宝妹》海报

全国劳模黄宝妹

黄宝妹(右一)受周总理接见

《黄宝妹》摄制组成员(前排左三谢晋,右二黄宝妹)

《春苗》原型王桂珍: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

老一代的人,可能都看过宣传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说起这部电影,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的故事说起。

1965年,毛主席作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批示。1968年夏,一篇报道上海川沙县江镇人民公社优秀医生王桂珍的文章刊登在《文汇报》上。王桂珍是一个“不拿工资,帮助种地,亦工亦农”的生产大队医生,她认真学习医疗知识,热情为社员群众服务,深受群众爱戴。她常年背着药箱走村入户,甚至赤着脚到田间为社员治病,因而文章中首次用了“赤脚医生”这一名词。这一年9月,毛主席看到了《红旗》杂志转载的《文汇报》文章,并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于是,“赤脚医生”成为全国学习的新生事物,王桂珍成为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不仅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其形象还印在1977年上海市壹斤版的粮票上。1971年,一部以王桂珍为原型的宣传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也出现在祖国大地,在全国各地广为宣传。1974年,重点介绍王桂珍的纪录片《赤脚医生好》也在全国放映。

随着形势的发展,“赤脚医生”的称呼已不再使用,王桂珍也已退休多年,她仍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而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多年来,不少媒体与单位对“赤脚医生”的史料十分重视。“最近中央电视台,还有吉林省电视台开了车专程来找我,还有卫生部的秘书长一行,来找我听取基层卫生工作意见,西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到浦东干部学院学习时提出要与我见面,这些都是无法推辞的。”王桂珍对我说。我也知道,香港凤凰卫视与上海东视对王桂珍专题采访后制作了《口述历史——赤脚医生王桂珍》,并在凤凰台播出,使国内外观众了解40年后的王桂珍。尤其是201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到上海调研“赤脚医生”的作用后,回北京,写了《碧海琼沙》一书。书中介绍了全国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的历史和发展,并对新形势下基层卫生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今年5月,王桂珍又在微信中提出创建《赤脚医生史料馆》的设想,圆多年来的一个梦想。6月4日,笔者再次到王桂珍家商谈时,她告诉我:“昨天,一个美国人发来微信,提出高价收购我收藏的关于'赤脚医生’的照片、资料。你想,这些照片我只会捐给档案馆,怎么肯卖给外国人呢!”纯朴的语言,发自内心的笑声,仿佛让我看到了50多年前那个朝气蓬勃的“赤脚医生”。

经浦东区委宣传部关心、支持,在毛主席“赤脚医生好”的批示发表50周年之际,《赤脚医生陈列馆》于2018年9月14日建成开放。史料馆通过大量的史料,以及“赤脚医生”代表人物王桂珍的成长经历,让人看到“赤脚医生”的由来、产生、发展,看到其历史作用,看到她在世界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有益的启迪。

电影《春苗》海报

介绍《春苗》的杂志

当年的“赤脚医生”王桂珍

又一次采访王桂珍(2018年6月)

王桂珍与老伴邱水兴在《赤脚医生陈列馆》前

王桂珍(前排中)接见首批参观者

《上海新娘》原型蓝金亮:

一位少数民族妇女的感人故事

说起壮族同胞蓝金亮的故事,还要从1983年的一件动人善举说起。那一年7月的一天,25岁的未婚姑娘蓝金亮,在赶集路上意外捡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婴。善良的金亮把病中女孩抱回家,并精心照料和调治,小生命得救了,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蓝露华。三年后,《广西日报》一位记者了解到蓝金亮历尽艰辛抚养孤儿的动人事迹,整理成《慈爱姑娘育婴记》一文,发表在《广西日报》上。文章发表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映,一封封来自各地的求爱信,像久旱后的雨露一样,温暖着金亮母女的心。最终,上海浦东小伙的诚挚感情点燃了金亮的爱情之火。1990年1月,蓝金亮带着7岁的露华,迎着刺骨的寒风,离开广西来到浦东,走进了浦东小伙的家。

当时浦东小伙家住在陆家嘴的棚户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作为新浦东人的蓝金亮,靠着勤劳的双手,克服了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困难。1993年,金亮自己的女儿出生了,尽管家境贫穷,但她金子般的人间真情一直没有改变。

1996年12月24日,《新民晚报》刊登了《孕妇产下儿子溜出医院》的报道。金亮得知后,马上给婴儿母亲写了一封充满爱心的信,寄给晚报记者,同时寄上50元钱,请记者转交那位母亲。而当时的金亮,由于过渡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已十分憔悴。即使这样,也要慷慨解囊,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善举,多么高尚的心灵!不久,金亮病倒了。

凭着晚报记者邵宁的新闻敏感,千方百计寻找到了被病魔缠绕的蓝金亮。采访中,记者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当晚,用手中的笔,用对一位少数民族同胞的情,写出了再一次深深地震撼社会的爱心故事《当年抚孤人笑痴,今日帮侬知是谁》。凡是看了这篇报道的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金亮有一颗“金亮”的心,好人应该得到好报,社会各界对金亮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了把如此感人的人间真情故事更广泛传播,上海电影制片厂把蓝金亮的事迹改编成电影,名为《上海新娘》。

2004年,笔者再去看望正在东方医院住院的蓝金亮时,她对自己通过艰苦努力不断改善的生活充满信心。见到我后高兴地用广西口音的普通话说:“谢谢关心,这几年,为了能真正自食其力,开了一爿小小的饮食店。尽管市口不太好,生意难做,但只要热情待客,周到服务,会慢慢好起来的,人活着总要向前走,要有信心,现在露华也22岁,开始工作了,小女儿正在读小学,老公在做食品生意,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这就是今天的蓝金亮,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妇女,一个自食其力的光荣的劳动者,一个总是那么乐观、开朗、有爱心,能给人以更多的感奋和启迪的形象。

1997年,随着陆家嘴的大规模开发,蓝金亮一家也人黄浦江边迁到金杨新村街道,住进了漂亮的高层建筑,生活条件稍有改善的蓝金亮,她的事迹依然闪耀着金色的亮光,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热心:把上海人民送上的一部分捐款转给了广西家乡建希望小学,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还加入“万人帮千家”活动……

《上海新娘》海报

壮族妇女蓝金亮

《燃烧的生命》:

追忆“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

2009年7月11日,一部追忆“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的电影《燃烧的生命》,在上海影城举行首发式。上海市与浦东新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卫生系统、社区群众、残疾人等代表1000多人观看了电影。从即日起,该电影也在全市各大影院公映。不久《燃烧的生命》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列为优秀影片向全国推荐。

众所周知,陈海新是原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医生。作为一位自幼身患颈髓空洞症的残疾人,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于1993年以全班第7名的优异成绩完成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业。毕业后的陈海新,分配到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中医科医生,成为一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杰出代表。

陈海新在任中医科医生的13年间,克服了常人都难以克服的困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穿衣、睡觉、上厕所、洗澡、上下班都离不开妈妈帮助的海新,炎热的夏天为了多看几个病人,强忍着不喝一口水,坚持到下班回家后再解渴。十几年的时间里,她看了20多万病人,用她永恒的微笑和高超的医术,治好了很多人的病。而她早在2000年,专家就诊断她的生命只剩5年时间。

陈海新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她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愧于“轮椅上的白衣天使”。正由于她的不平凡工作业绩,多次荣获市、区、局“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2007年4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她为“人民健康好卫士”。2007年5月,她被追授“感动浦东十大典型人物”和“上海市自强模范”。

《燃烧的生命》海报

白衣天使陈海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