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国风·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 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
汉儒解经,目的通常是为了教化。所以,将诗意解为讽刺。象《狡童》,他们诠释为讽刺郑昭公因宠信祭仲,导致贤臣无法与君王谋事。诗中“狡童”是指郑昭公。
不过我是不赞同的这观点的,原因很简单,孔子一生致力恢复周礼,绝不可能也默许认同将国君形容为“狡童”。
“狡童”我们在前面的《山有扶苏》也有看到: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在《山有扶苏》中,狡童是女子对于心爱男子打情骂俏的语言。
其实,早在《郑风·狡童》交四百多年,西周初期,流传着一首《麦秀歌》,而这首歌谣,相传为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叔父箕子所作。他因屡谏纣王无效,只好装疯卖傻保全生命,之后被纣王关进牢中,视为奴隶,等到周武王消灭商纣时,才从大牢里救出箕子,从此归顺了武王。当箕子进京准备朝见武王,路上经过殷商故墟,映入眼前已非前朝繁华城都,而是一片荒凉禾黍,令箕子不禁想起纣王暴虐无道,造成商朝亡国之恨,他在感伤之余,写下了《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箕子喻指纣王当初若肯听他的劝告,殷商也不致走向灭亡!诗中“狡童”即指暴君商纣。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也记载箕子作《麦秀歌》,并提到殷商遗民一听到这首歌谣时,无不伤心地流下泪来。
由此看来,对于“狡童”的诠释不大一样。回到这首诗中,这位狡童,刚开始是“不与我言”,发展到后来“不与我食”,似乎与我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因为“狡童”的原因,我刚开始是食不甘味后来甚至寝不安枕,其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这是一对青年男女闹情绪以后互不理睬对方,而让女子寝食难安的怨歌。
一连几天,我们都有提到郑昭公,他从“齐大非偶”的太子忽成长为郑昭公,而又被权臣祭仲所摆布,郑笺:“权臣擅命,祭仲专也。”提到祭仲,我们不防再八卦一下他的故事
回顾《郑风·将仲子》我们讲过,郑庄公放任武姜宠溺共叔段,纵恶成患,祭仲多次进谏,而庄公不用其言,用有“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祭仲,即祭足,仲是他的字,所以史书多称他为祭仲。祭仲在郑庄公在位时受到重用。庄公逝世后,很自然地,郑国成了祭仲的天下。连国君废立都是祭仲说了算,先后立庄公的四个儿子为君:昭公、厉公、子亹、子婴。
《左传》载:祭仲之所以立昭公,是当初祭仲帮助庄公娶了邓曼,昭公为邓曼所生。即遭到祭仲与宋庄公算计而流亡卫国
再说厉公,厉公庄公与宋国雍氏之女雍姞(jí)所生。雍氏一族受宋庄公宠溺,所以昭公即位后,宋国设计绑架了祭仲和公子突,威逼祭仲改立公子突为君,取代昭公,并且勒索一笔巨款,“不然就要你的命”!于是祭仲屈服,答应条件,与宋国人结盟。夏天庄公死,当年秋天,继位的昭公就被赶到卫国去了,祭仲立厉公为国君。厉公时,祭仲当然地专权擅政。而祭仲所立的厉公,自然将祭仲看做心腹大患,于是,厉公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雍纠很能干,策划也很机密,一切安排妥当,只等成事,然后“雍姬知之”,雍纠的妻子偏偏知道这个惊天秘密,在父亲与丈夫的夹缝中,他跑去问母亲“父亲与丈夫相比,哪一个更亲”。母亲说:天下男子,每个人都有成为一个女人丈夫的可能性,至于父亲这亲的天然骨肉血亲,万万人中唯此一人。怎么能相提交论呢“
母亲的回答,给了举棋不定的雍姬答案,后来演变为”人尽可夫“一词,只是却成了一句恶毒的骂人的话。
雍姬于是将雍纠的密事告诉了父亲祭仲,接下来,当然就是雍纠被杀,厉公逃亡。据说厉公逃亡时还不忘带上雍纠的尸身,指着他鼻子骂”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然后,祭仲迎接昭公复位。《春秋·桓公十五年》:“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两年后,冬十月,在昭公还是太子时就有嫌隙的卿士高渠弥,弑杀了昭公。
接着祭仲与高渠弥改立昭公之弟公子亹(wi)为君,史称郑子亹。郑子亹年少的时候曾和齐襄公有个争斗,结下仇怨,郑子亹继位不到一年,齐襄公在卫国首止盟会诸侯,郑子亹打算带着祭仲、高渠弥前往,祭仲就说”不知道齐襄公是不是记仇,此去恐遭不测,这个事太冒失,不能干!“但郑子亹依旧冒险前往,结果,齐襄公一怒之下,便杀了郑子亹,并将为相的高渠弥车裂,祭仲凭借他的智慧逃过一劫。
随后郑子婴继位。祭仲继续执政。郑子婴十二年,祭仲终于去世。话说长了。此后还有郑子婴被杀,厉公回国复位的乱事,郑国民人,何其不幸。祭仲可谓搅动朝局第一人。他先后辅佐过几位郑公,却也翻云覆雨几度
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昭公复立的时候的诗,昭公种种不幸,失国丧身,指责祭仲狡诈又愚蠢。
那个行为诡诈奸猾,实则愚昧幼稚的人呐!国家政务,礼乐征伐擅自做主,什么都不与我商量啊。皆因你的缘故,使得我没有国君的权力,没有国君的饭吃呀。
只是,我觉得这种说法依旧不太可能,因为,如果以狡童比祭仲,那么诗作者当是昭公,而昭公指责说”不与我商量“,这似乎不妥,与其指责”不与我言“,不如直接指责还政。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