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条口
【穴名释义】
“条”,指长条状;“口”,指凹陷如口之处。本穴位于胫、腓骨两骨的间隙之中,当足背屈时,该穴处可出现一长条形凹陷,有如条口之状,故名。
【定位取法】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简易取穴法:本穴相当于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
【穴性特点】
本穴是足阳明胃经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的记载: “条口,在下廉上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刺入八分,灸三壮。”具有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为临床治疗肩周炎和小腿局部病症的常用穴。
【主治概要】
1.《针灸甲乙经》中,皇甫谧将条口穴的主治范围确定为:“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备急千金要方》: “条口、三里、承山、承筋主足下热,不能久立……”《外台秘要》: “条口……主胫寒不得卧,胫疼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太平圣惠方》: “条口二穴……阳明脉气所发,主胫寒,不得卧,疼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因此临床上本穴是治疗下肢疾病的重要腧穴。
2.单刺条口或条口透承山是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用穴。胡学曾在1966年报道的“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45例肩凝症”中最早提及此用法;而后焦国瑞将这一适应证收录于其编著的《针灸临床经验辑要》中。一般来说,条口穴治疗肩周炎适用于手阳明经证型。
【临床应用举例】
1.腓神经麻痹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单独受损后,出现足下垂表现,即腓神经麻痹。常见原因有腓神经炎,多见于受寒或者感冒以后;有不少患者因神经本身受到机械性压迫而发病,如长时间地采取蹲位的劳动,因膝关节较长时间过度屈曲,神经受压迫或牵引后发病;同样,因小腿绷带或石膏裹得太紧,或因睡眠时位置不当压迫神经或局部外伤均可发病;全身性疾病,如麻风、糖尿病,偶而也可为致病原因。本症常突然起病,患肢的足部下垂,并转向内侧。因足背不能上抬,所以行走时患者必须把大腿抬得很高,使足跟也提高,但行走时足尖仍往往在地面上拖曳,称为“跨阈步态”。远看时,患肢行走姿势犹如鸡啄米状。小腿外侧下2/3和足背外侧一半的感觉减弱或消失。如病程长,小腿外侧肌肉可萎缩。
电针法:取患侧条口、太冲,条口穴针刺时针尖刺入拇长伸肌中,太冲针刺时略向拇趾侧斜刺,接通电针(断续波) ,瘫痪肢体拇趾随间断电刺激做背伸动作。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周为1疗程。
2.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 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50岁以下人中也不少见。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五十肩”、“漏肩风”等。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病程长者可出现患侧肩臂萎缩,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1)毫针刺法:针刺条口透承山,使针感向上传导,并嘱患者活动病侧肩关节。每日或隔日1次。
(2)穴位注射法:如用维生素B 1100毫克(1毫升)、维生素B 12100微克(1毫升)、2%普鲁卡因2毫升混合,注射健侧条口透承山。每日1次, 5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