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偷”东西?多是三个原因造成,家长这样做让他远离偷窃
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沾染上不良习气,父母都会对他从小严加管教,让他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然而,在评估孩子的行为时,父母要弄清事件的真相,并掌握适当的分寸,不能恶意地进行猜度,这不但会歪曲事实,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
5岁的香香从小妈妈因病去世,爸爸受到强烈的刺激,从此离家出走后不知去向,她就与捡垃圾的奶奶相依为命,胆子变得非常小。
一天,她看见奶奶的手被划伤,家里却没有合适的东西可以包扎,于是带上仅有的零钱,到药店去买“创口贴”。
在货架上,创口贴种类很多且价格不一,香香一边看,一边担心钱不够。药店老板见孩子东张西望,就一直跟在她身后,这让香香更加紧张,下意识地放到口袋里。
老板顿时大嚷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就偷东西,你父母是怎么教育的?”香香吓得大哭起来:“我不是想偷东西,我怕钱不够在看价签”。
哭声引来了他人围观,有人看见整个过程,证明孩子没有撒谎,老板赶紧给孩子道歉。
尽管这是一场误会,但乱说孩子“偷窃”却是不妥的。
为什么不能随便乱说孩子“偷窃”呢?
没有事实根据,就说孩子“偷窃”东西,这样的做法非常过分。不管是在商场还是在集市上,孩子看见喜欢的东西,都会拿在手上把玩,有时久久不愿放下,可能还会顺手放在包里,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有的孩子因为年龄小,不懂拿和“偷窃”的区别和界线,也有的孩子因为贪玩,而忘记把东西放回去,大部分并不是故意要“偷窃”。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在看管好物品的同时,要做好善意的提醒,不要忙于下结论,如果孩子没有“偷窃”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但颠倒黑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还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对孩子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偷窃”东西,这就是一种坏的行为,父母必须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促使孩子马上改正。
为什么孩子会有“偷窃”的行为呢?
受到家庭的影响
有的父母爱占“小便宜”,经常“拿”别人的东西且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种做法不对,相反还会沾沾自喜。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孩子就会有小拿小摸的行为,并慢慢发展成为“偷窃”的习惯。
被外界的行为所误导
社会上有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不愿努力拼搏而又希望得到享受,因而急功近利地实施“偷窃”。
由于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为可以不劳而获是自己的本事,对自己大有好处,所以就会学到“偷窃”。
占有欲特别强烈
有的孩子性格存在缺陷,喜欢某一个东西就想自己拥有。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偷偷地把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
虽然想法比较简单,主观上没有恶意,实际上也是一种“偷窃”行为。
父母要怎样教育,才能让孩子远离“偷窃”现象呢?
1、做好正确引导
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行为,孩子的行为大多是从小养成的,因此,从小形成习惯非常重要。
在平时进行教育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想要一件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如果喜欢他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他人的同意后,自己才能去“拿”,否则就是“偷窃”行为。
这是一种坏习惯,不但让自己走上邪路,还会被别人瞧不起,成为一生的污点,一旦“偷窃”数量较大,达到规定的年龄后,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做好正确引导,让法律深入他们的脑海。
2、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孩子也不例外。
由于自制力不足,孩子可能面临各种诱惑,从而情不自禁地犯下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让他认识到错误和后果,及时进行改正。
一旦看到孩子的行为比较奇怪,可能是心里有占有的想法,但还没有实施这种行为,也可能是存在其他的情况,这时要耐心的听孩子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再判断事情的具体性质,不要急于做出“偷窃”的结论。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他感到恐惧,往往不愿说出事情的真相,可能因为压力太大,从而让事态更加恶化。
3、充分地信任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尽量给予满足。
一旦力有不逮或时机不到,可以给他说明情况,以后在条件成熟后再购买,不能一听要求就责骂孩子,这会让他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与孩子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能让他敞开心扉,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便于及时掌握他的思想和动态,不但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还能避免在行为上出现撒谎等偏差。
纵观人的一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并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那样。
因此,人们在看到一件事后,一定要全面地了解整个过程,不能断章取义地给予评论,这样可能毁掉他人的一生,对孩子而言,这样的做法尤其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