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灭司马天下者,亦是司马懿漏杀之人
从高平陵事变后,曹魏宗室失去了对军政大权的掌握,司马氏取而代之。司马氏取代曹魏的野心昭然若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言论在曹魏上层广为流传。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政权。西晋政权传了四代,经历了多灾多难的51年,期间有“永嘉之乱”,最后由“五胡乱华”结束国祚。公元317年,皇室成员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政权。
有句老话说的“父债子还”,大部分历史记载的灭亡东晋的是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但是真正把东晋司马氏送上末路的却是桓温、桓玄父子,这两位桓家人,可是和司马家是世仇啊,桓家出自高平陵事变中被诛三族的桓范,是此次事变的漏网之鱼,所以有司马懿漏杀之人,夺取司马天下的说法。
高平陵事变的漏网之鱼
桓范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时代出任大司农,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执掌全国后勤粮草。高平陵事变中,司马懿还是比较看重桓范的,控制洛阳后,打算任命桓范为中领军,可能桓范因为和曹爽是同乡,也有可能判断认为曹家的胜算更高。所以就偷偷跑出洛阳,投奔了曹爽,建议他们“挟天子以令天下”,在许昌整备军队,发兵讨伐司马懿,必然能一举平定,桓范认为曹爽掌握的大部分军队都在洛阳城外,曹爽握有兵符,召集他们向许都集结不是难事,许都的武库尚且充足,而自己带着大司农印,可以调集钱粮,胜券在握啊!
但是很不幸,曹爽不听,认为家眷都在洛阳城中,向司马懿投降,还可以做个富家翁,于是就想投降了。气得桓范大骂,曹子丹何等英雄,怎么生了个蠢笨如猪的儿子啊,肯定气了,本来以为抱了条大腿,结果害死全家,还不如不出城呢,之后桓范跟曹爽一起被诛杀三族。有可能桓家的人早就有所准备,或者说提前逃跑了,所以桓范的儿子桓楷就成了这次灭族之祸的漏网之鱼。
桓氏兴起,成为东晋权臣
东晋衣冠南渡后,面临很严重的统治问题,以颍川士族起家的司马家,依靠曹魏的势力走向巅峰,但是三国时代,曹魏的主要控制区是北方地区,随着西晋的灭亡,司马家也丢失了其立足的根本。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王导等北方士族支持下建立的东晋政权,却难以获得江东本地士族的支持,他们是最后被统一的吴国势力,对晋朝的归属感十分低,所以东晋时常出现叛乱。
有动荡就有机会,桓楷的孙子桓彝南渡江东后,积极结交名士,力图恢复当年桓家的荣耀,与晋明帝谋划,平定王敦之乱,家族地位获得提升,被授予爵位,不久桓彝在平定苏峻之乱中被杀害,其子桓温为父报仇,手刃仇人,一时声名鹊起。从这之后,桓温的人生就走上了快车道,娶了南康长公主为妻,袭封了父亲的爵位。公元345年,桓温升任安西将军,领荆州刺史,掌握了长江上游的控制权,不久又出兵西征,灭亡四川的成汉政权,巩固了在荆襄的控制权,荆州也成为了桓家的根据地。
平定巴蜀后,桓温权势日盛,曾多次主张北伐被朝廷阻止,不久后率兵进至武昌,威逼朝廷废除主政的殷浩。殷浩废黜后,再也没有人阻止桓温北伐了,此后桓温三次北伐,一次进攻前秦,攻至霸上,因粮草不济,兵败退回江陵。第二次北伐,攻克洛阳,修整皇陵,迁徙百姓至长江汉水一带,班师荆州。第三次北伐前燕,因不听郗超的建议,在枋头被慕容垂击败,丧师三万。桓温希望通过北伐建立功勋,逐渐掌握朝政大权,进而夺取政权,桓温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效仿伊尹、霍光,带兵入朝废黜皇帝司马奕,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使东晋皇帝成为他的傀儡。
桓楚建立,代晋自立
桓温死后,以幼子桓玄承袭爵位,经过多年的争斗,桓玄再度控制了荆州,成为起兵的根据地,东晋朝廷因为孙恩的起义,闹得疲于奔命,于是桓玄决定率兵东进,因为刘牢之惧怕被朝廷所不容,所以想桓玄投降,桓玄顺利进入建康城。桓玄进京后,逐渐掌握朝政大权,开始大肆诛杀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于公元403年,取代东晋,建立桓楚政权。
但是桓玄建立桓楚后,政权并不稳固,再加上自己又骄奢淫逸,很快以刘裕为首的北府军就起兵反抗桓玄,很快桓玄就兵败被杀。虽然桓玄以后,东晋再度复辟,但是朝堂权力完全落入刘裕手中,刘裕在公元420年,诛杀司马皇室,建立刘宋政权,虽然桓玄的夺权没有彻底成功,但是直接终结司马家的天下是没有问题的。
从桓温开始,桓家就一直在图谋夺取政权,可能是因为当时东晋的政治环境,各地兵将动辄造反,也有可能是因为桓家对司马家的深刻仇恨,其原因不得而知,桓温对东晋政权毫无忠心可言,当然也有可能是士族史官的故意抹黑。历史就是这么的巧合,司马懿种下的因,最终还是还给了他的子孙,历代朝廷都要讲仁义,可见并无道理啊!
当然了,桓氏父子也想走司马家的老路,但是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的,桓温一生都想取得东晋的大权,但他获得的支持却极少,可见这个人的政治能力是很缺失的。古代总是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桓楚政权的失败,来自北府军的讨伐,但是北府军的几位建立者,郗鉴、谢玄都和桓温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谢氏更是凭借桓温的推荐才一步步走向顶级大族的,就是这样的渊源,桓氏父子也都无法获得北府军的支持和控制权,真的是因为谢氏对司马家太忠诚了吗?我认为不见得。
桓温掌握军政大权后,却一直远离建康,保持对朝政的压迫,却很少在朝中培植势力,导致最后桓温很多的夺权行动,都被朝中的大臣所阻止。晋简文帝司马昱驾崩前,计划任桓温摄政,最后被大臣阻止改为“辅政”。桓温病逝前,请求朝廷加九锡,但是因为谢安的阻止拖延,到死也没有等到,所以说,桓氏父子在对朝廷政治的把控力上是极差的,根本不足以达到夺取的实力,却急于夺取政权,失败是注定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东晋末年的激烈争斗,最后以刘裕收尾,并非偶然,刘裕借助桓玄的篡位行动,快速清除威胁势力,在东晋各地形成前所未有的统一,为夺权扫除了障碍,所以说干大事必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仓促行动,只会把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