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干第一村人到老典型大寨去干什么?
2004年2月,沈浩作为选派干部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后因沈浩为民务实清廉,村民们两次集体按下红手印,请求上级让沈浩留下来。
沈浩到小岗村上任后,见村民生活没有多大改善,穷、乱、散现象非常突出:
穷--集体穷、村民穷。集体欠外债4万多,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千元,住的都是上个世纪盖的小平房,很少农户家有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没有工商业,依旧还是传统农业。
乱--班子乱。连续多年选不出健全的村两委班子,村容村貌乱。
散--人心散。缺乏凝聚村民的核心,一人一条心,只顾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和眼前利益。
依然是“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沈浩见此心急如焚,日夜思虑着怎样改变小岗的面貌。
2004年秋,沈浩带着大包干带头人、党员、村组干部一行人,先后到河南的南街村、耿庄村,山西的大寨村,江苏的华西村等集体经济搞得好的乡村参观学习。
他们一行人到了大寨,看到了大寨自己办的学校,自己办的医院,自己修的水库,自己修的公路,自己修的公园。
大寨村的农田更让人折服,愣是把山砍出平地来,把远处的土再铺在石头上,种庄稼种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劳动,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为大寨人开创了万世幸福。
听大寨人介绍,大寨早就实现三有三不。三有是:
小有教(从幼儿到中学免费上学);
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金制度,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可领养老金);
考有奖(凡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学生由集体发给奖学金)。
'三不'是:
吃水不用吊(自来水);
运输不用挑(汽车、拖拉机);
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上门服务)。
从1999年开始,大寨为群众兴建了别墅式住房,村民陆续搬入新居,户均面积145平方米,建房实行补贴制,集体为村民住户补贴55%-70%。
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设施和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
大寨不仅不花一分纳税人的钱,相反在2000年时上缴国家税收就实现了350万元,上交提留资金年300多万元,人均上交国家1万多元。
大寨不光生活富裕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始终是朝气蓬勃的,已经多年没有刑事案件了。
从看到和听到的,沈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差距。
回来以后,沈浩为改变小岗村的面貌,进行了积极探索,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作出了巨大牺牲。2009年11月,沈浩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