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时捉鱼的乐趣与砍柴的记忆

生活在农村乡下的孩子,很少没有水里捉鱼的经历,我的家乡虽然没有纵横网状的河流,更没有水乡之称,但小溪小沟众多,小鱼小虾却也不少。因而在水中捉鱼,既是我小时候必备的本领,也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乐趣。

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河,以前小河的鱼都是野生的,而且种类很多,现在由于环境污染加上人为因素,河里基本没鱼了。还是先来说一下我那以前都是怎么捉鱼的。

一、竹网拦鱼。用小竹子编织成网(小竹排),把粘鱼的竹网平着固定在河水急流下方,一旦鱼落入竹网它是逃脱不了的。

二、电瓶电鱼。(国家己明令禁止)跟着我叔公去,后面背着个箱子是储电的装置(电瓶),一根竹竿电线连到渔网上,拿渔网在河里戳戳戳,然后就会有鱼自己往网子里蹦。这种抓鱼方式现在想想有点反感,经常被电到一身痳痳的。

三、潜水摸鱼。七十年代农村乡下每年到了夏天大人们都会组织村民用石灰毒鱼(国家己明令禁止),村里大一点的孩子都学会了潜水摸鱼,看别人摸鱼觉得也不是很难,后来自己也学会了潜水摸鱼,难度比较大的是在水下要睁着眼,瞎摸是看不到鱼的。

四、放针钩黄鳝昼伏夜出,晚上觅食活跃,根据其特点,傍晚时开始放针效果最佳。但是、首先要学会一项本领(蚯蚓叫的声音)。运用放针法钩捕黄鳝所用的饵料是比较大的蚯蚓,以免黄鳝吃饵时负伤吐针,黄鳝吃饵时竖着将针全部吞下,吞下时一旦黄鳝在活动时马上被拉横,这样黄鳝就不能跑多远了。应用放针法捕捉鳝的最大缺点是黄鳝吞针后取针较困难,而必将针取出黄鳝负伤重,不能存放过长,更不能饲养。

五、开闸捡鱼。每当开闸泄水捡鱼是我最高兴开心的一件事,七十年代初期在水电站工作期间经常要清理过水大坝开闸泄水,当过水坝不过水时,整个坝底一片雪白用桶装,太兴奋啦!

童年我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无忧,和同村的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疯玩,只有到了吃饭的时候,才能想起回家。最深的要算捉鱼,因为夏季有水稻田,田前地头都有水沟,水沟里都有鱼虾,它们伴我度过了童年许多的欢乐时光。

每每走过鱼塘水渠,就会想到童年的家乡,想起故乡的鱼塘,想起童年时代捉鱼的情景。现在已经没条件再去经历这些,七十年代在河里抓鱼几乎是所有在农村孩子最大的乐趣之一,对于抓鱼这件事,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孩时砍柴的记忆:小时候,农村里头大多家境贫困,砍柴是人们的日常功课。十二岁以前,家中炊用的柴禾是母亲和外祖母独自上山砍回家的。那个年代我们那里的农村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大灶台,又养了很多的猪,吃饭的人又多,需要烧很多的柴火。

所以小时候干的最多的也是砍柴了(柴分为:路基草、散柴、大柴),每座山都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哪里的一草一木都记的非常的清晰。多年后,离开乡下到县城三十多年了,梦时也会有砍柴曾经走过的地方。

十二岁的我,农活还干不动,母亲就叫我和村里十几岁的孩子们结伴上山去砍柴。那时候农村人孩子多,同龄的抓起来就一大把。记忆中我们这些小屁孩,每人腰上绑着一把柴刀,排着队去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聊天,唧唧喳喳的,很是热闹,砍的时候也互相聊天,一点也不觉得累。

说起来砍柴还是有讲究的,左手握柴,右手挥刀,身子顺势俯贴山坡,或成右弓步,或成右扑步,摆开进攻的架势。随着左右手的协作挥动,腰部的频频微扭,人各个部位的协调运作,将全身的力全都挤到了柴刀的锋口上。草木荆棘,在刀下服服贴贴地倒下。砍下的柴排成一列列,看看一担柴的重量差不多了,于是开始捆柴。

捆柴时,依次将柴草一把一把地叠起来,再将一摞摞柴系成一小捆。然后选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坡,放好捆柴的绳子(用竹子劈开做绳子),把一小捆柴再叠上另一小捆柴上,最后用力将两个绳头拉紧,就成了一头(大捆)柴,这样,捆好两头为一担。

接着是穿柴,穿柴,就是将系好的两“头”柴装上扁担。说起挑柴的扁担(担棍),也叫“穿担”。这种穿担,是毛竹或木棍做的,两头削的尖尖的,把尖尖的两头穿入捆好的柴的腰部,就是一担柴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穿柴的技术很讲究。穿得好,挑起来就省力,穿不好,挑起来很费力的。要先在坡上倾斜地放好第一捆,在第一捆柴的腰部先用穿担造一个孔,叫“引窟”,使其“引窟”斜向上。然后将穿担的另一头扎入第二捆中,在肩膀上扛起,走向第一捆,将穿担头刺向第一捆的“引窟”。随着穿担的扎入,迅速地将第一捆柴利用肩膀的力气提起来,这样两捆柴就上肩挑柴上路了。

回家的路上就特别累了,个大一点的和力气大点的,走得更快,因为肩上都尽可能的挑的重,走的快的也不等你,我比较矮小些,老是走在后面,肩上挑的感觉越来越重,走到后面腿也很疼,每次都很费劲的回到家。

回到家一般都大人都吃过午饭了,这时候很饿,我一般能吃两碗饭,饿了的时候只需一点点剩菜汤水都感觉很好吃。坐着吃完饭,算是休息过了,下午的活又要开始了,每天都这样。

现在好了,随着农村用电状况的改善,电饭煲、电炒锅、电子炉、微波炉等生活电器的使用普及。液化气逐步进入农民家庭。砍柴,作为一项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终于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曾经有过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做饭时烟熏火燎的场景少了。家庭主妇们那种因烟熏火燎而患下的“红线锁边”的眼疾和肺病等因环境因素而出现的疾患越来越少见。因烟熏火燎而墙面、屋顶漆黑的房间基本成了历史。

如今,老家的孩子再也不要到山上砍柴了。至今怀念的,是外祖母给我做的草鞋,精致、耐穿、不磨脚。现在人们生活改善了,农村上山干活基本没人穿草鞋了。

(0)

相关推荐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我,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对父母唯命是从!   虽然没有象电影那样,记录着我的童年生活,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一   记得我的童年是在钟山嶺度过的.我还记得我家迁移到钟山嶺之前 ...

  • 小时候的农活,累并快乐着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是中年后的食欲>.前两天和大家一起回想了小时候吃饭的情景.没想到,反响热烈.所以,又想起我们小时候干的农家活.家务事. 摘花生几乎是每个农村孩子最喜欢.也是最实惠的 ...

  • 胡越:幼小砍柴的记忆

    幼小砍柴过石桥,负薪背影水中摇.人生多少童年梦,都付东流随浪飘. --题记 [一] 那时候,为了煮饭的燃料,我扒过树叶,挖过树蔸,刨过树根,割过野草--湿漉漉的树枝一时难得起火,母亲就拿着蒲扇对着灶门 ...

  • 水磨子老房,勾起了我孩时上山砍柴的回忆

    水磨子老房位于京山城北五六公里大山脚下泉水边. 很久以前人们利用山中泉水的激流动力,在山泉流经的地方建造一石屋,让激流的山泉推动房中一大木轮旋转,带动磨子和冲米器具,为当地人们磨粉.冲米.直至到上世纪 ...

  • 【广东】谢崧涛《捉鱼记》指导老师:陈英

    捉鱼记 东华小学二年级 谢崧涛 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明媚,爸爸说:"我们去大岭山捉鱼吧!""好吔!"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约上小伙伴就出发. 汽车经过弯弯曲曲的山路 ...

  • 诗歌 | 陈青之《捉鱼》:河里没有鱼,我们变成鱼

    诗歌 | 陈青之<捉鱼>:河里没有鱼,我们变成鱼 00:00 00:55 当前音频可试听120s,点击收听 捉鱼 陈青之 捉鱼, 到河里捉鱼, 河里没有鱼, 我们都变成鱼, 捉来捉去.

  • 彩蛋 | 夏天下河捉鱼

    文稿 下面这首诗叫<捉鱼>,是一位台湾的小学校长陈青之所写的,所谓的素人的诗歌.什么叫素人?诗歌就是写作者,他也许并不是所谓的专业诗人,但他却写出了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出来的绝妙好诗. 捉 ...

  • 老汉砍柴时捡到“猪肉石”,有人出10万老人拒绝,鉴定结果如何

    说起石头,很多人会想到红楼梦,红楼梦也叫<石头记>,曹雪芹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非常喜欢石头,赏石到了疯狂的境界,因此曹寅也收藏了不少的奇石,而这一爱好,在曹雪芹身上继续 ...

  • 幼小衔接很重要,但花钱送孩子到校外衔接班,无异于到山上去捉鱼

    [平湖一柱 第1495] [核心提示]儿童刚出生时是一块"白板",其后的一切观念和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中.在人的教育下习得的产物.而家庭无疑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间教室,家长则是孩子人生的 ...

  • 21研途 |摸鱼不误砍柴功,读完上交再打工!一战上交学长教你如何搞心态!

    C学长 2021上交初试第15名(初复试总排名16) 本科专业:建筑学 本科:安徽工业大学 几凡秋季班学员 Part0 为什么要考研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画图又不会画,只有考研到更 ...

  • [黄石文坛]​尹金辉随笔《高山捉鱼​》

    高山捉鱼   儿童时代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的时候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那就是十岁那年一次在高山上捉鱼的情景. 捉鱼的那座高山坐落于村子后西边,俗名"竹子岩&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