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谈心
【2014-4-8 我在赣州 天气晴】
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诸多变故,因身边人世群分,繁杂忧扰,静来思之,便得一结论:人生莫过于一场自救运动。对待很多事情,我们是做还是不做,说还是不说都是尚待思量的,有时发现做了等于白做,说了等于白说,如同竹篮打水,又如同鸡蛋碰石头。正如一个人经历苦难,往往他最后选择的会是沉默。因为闭口是最清净最具深度的情感表达,不同于平地一声雷的震惊,在于那声闷响前期酝酿的过程。这哲思的一部分还尚未梳理清晰,但愿我们平心气和对待所有的不顺与不好,以澹泊之心,宽厚之襟怀,汲取之,容纳之,归流之。遂清明小长假归来便抄录《菜根谭》聊以自慰,对其中之理也着实有着颇有感悟。以表欢喜之意,掰下一句以供品味“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下面此文是上个月已编辑好的,恰逢甘霖般的糟糕境遇,便取而代之,敬请欣赏:
哲学就是谈心
——《哲学与人生》讲座(1)
我是想借《哲学与人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十七岁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一个山沟里待了十来年,恢复高考时考回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然后留所工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这一辈子全搭在哲学上了。哲学是我的专业,学术我也搞,比如研究尼采,但是今天我要讲的不是作为学术的哲学。我觉得哲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如果当年我没有上哲学系,后来没有从事这个专业,我也是离不了哲学的,我要讲的是这个在我的人生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学。
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特别想不开的人,从小就比较多愁善感,有很多困惑,对人生的很多问题想不通。比如说,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必有一死,我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老想死的问题,既然必有一死,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想不通的问题,我就使劲去想,自己开导自己,同时也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作为自己思考的参考,努力要把这些问题想明白。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谈心,后来我就发现,这个和自己谈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哲学,它在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特别大。有时候我会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写成文章,你们看我的作品,大量的是写自己的感悟,实际上就是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告诉大家,这样就成了和读者谈心了。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这个人不是在当老师,不是去教育别人,你有问题我来给你解决,这个我做不到。我是在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能骗自己,没有解决假装解决了,这不可能。开导自己一定是要把自己说通,这个过程我把它写下来,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看了就会感到比较亲切,比较对路子。我做讲座其实也是这样,我这个人不会讲演,慷慨激昂,出口成章,我都不会,我只会用谈心的方式来讲,也就是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而已。
从历史上看,其实哲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谈心,最早的哲学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不开课也不写书,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和青年人谈心。你看孔子,他并没有在教室里给大家上课,他就是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然后他的一些学生把他的言论回忆一下,记录下来,就编成了《论语》这本书。西方也是这样,苏格拉底也是从来不开课的,他就是在雅典的街头跟一些年轻人聊天,后来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柏拉图的,就把他和别人聊天的经过记了下来,加进了自己的许多发挥,写了很多书。柏拉图的著作基本上是用对话的形式写的,主角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晚年还办学园授课,但苏格拉底自己既没有开过课也没有写过书。
所以,从源头上看,哲学就是谈心。一个人要和别人谈心,首先必须先和自己谈心。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格外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哲学首先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活动。其实我们平时总是在和自己谈着什么的,不过大家想一想就可以发现,我们主要是在谈事,某件事怎么做啊,和某个人的关系怎么处理啊,谈心的时候就非常少。和别人谈话也一样,大量的是谈事,很少谈心。这样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是非哲学的。一个人什么时候养成了和自己谈心的习惯,就可以说他已经有了一种哲学的生活状态。
所以我说哲学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经常和自己谈谈心。谈心不是谈事,要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我们平时往往陷在事里面,哲学要你跳出事来想人生的大问题、大道理,尽量想明白,这样心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哲学就是要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结,活得更明白也更超脱。
一个幼儿的哲学问题(上)
——《哲学与人生》讲座(2)
那么,哲学要让我们想一些什么大问题呢?简单地说,分两大类,一类是世界、宇宙的大问题,一类是人生的大问题。许多人觉得哲学讨论的问题很抽象,很玄虚,其实不然。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孩子就会提许多哲学性质的问题。前不久我出了一本书,叫做《宝贝,宝贝》,写我的女儿从出生到上小学这一段时间里我的观察和感受,其中有一章叫《爱智的起点》,专门写她幼儿期的智力发展。在四岁、五岁的时候,她提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真正的哲学问题。
比如关于世界的,她问她妈妈:云上面是什么?妈妈说是星星。她又问:星星上面是什么?妈妈说还是星星。她就说:我问的是最后的最后是什么?妈妈说:没有最后吧?她就困惑了,转过头来对我说:爸爸,不会吧?然后指一指我们家的天花板,意思是说天也应该有个顶吧。她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哲学问题。康德谈到哲学上的四个二律背反问题,所谓二律背反,就是怎么回答都不对,没有一个答案,其中一个就是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又有一回,她对妈妈说:有一个问题你肯定回答不出来。妈妈问是什么问题,她说:你告诉我世界的一辈子有多长?这就是世界在时间上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了。她还问妈妈:世界上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妈妈说:中国神话里面说是女娲造的。她马上问:女娲是谁造的?我当时在旁边听了很吃惊,追问人类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这是典型的哲学性质的追根究底。
一个幼儿的哲学问题(下)
——《哲学与人生》讲座(3)
关于人生,我的女儿也提了很多问题。她四岁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她说我不想长大,语气是很痛苦的,因为她已经知道长大了会老、会死。她不但说,身体也有了反应,在这以前她早就不尿床了,可是从开始说这句话的时候起又经常尿床,我知道她是想证明自己没有长大,还是一个小Baby。到了五岁,有一天她就问我:爸爸,时间为什么会过去?时间要是不过去该多好啊?我知道她的意思,时间不过去就不会长大了嘛。然后就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间——这可是哲学上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哲学家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怎么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说清楚?我就跟她说: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但是爸爸回答不了。她马上问:你不是哲学家吗?你怎么也回答不了?她知道我是搞哲学的。我就说:好多大哲学家都没有说清楚,爸爸是个小哲学家,就更说不清楚了。她说:不管大小,是哲学家就要想问题,你就想一想吧。我说:好,我们一起来想。后来她真的在琢磨,过了几天,她跟她妈妈说,她说:妈妈,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妈妈让她说一说,她就说: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没有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她妈妈向我转述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惊讶,她这个话把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性质说得非常到位,而且打的比方也非常对应,说话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刚说出口就没有了,这和时间的稍纵即逝非常对应。
又过了几天,她问我一个问题。她说:爸爸,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会不会有另一个我?我一听这个话,汗毛竖起来了,小小的年纪怎么想这种问题啊,我是不愿意她想这种问题的,所以我就打岔。我说:可能吧,说不定你还会遇到她呢。她马上特别生气地打断我,说:不会的!然后转过脸去跟她妈妈说:妈妈,当你老了的时候——实际上她是委婉地说当你死了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那个人长得跟你完全不一样,但她就是你。老天,她说的是轮回啊!我的汗毛又竖起来了。
一个五岁的孩子,头脑里是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观念的?我就回忆,发现还是有线索可寻的。在她三岁的时候,她就曾经问她妈妈,问爷爷去哪里了。她有外公外婆,有奶奶,但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因为她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父亲在她出生以前就去世了。我有这个孩子比较晚,别的小朋友基本上是四老俱全,她心里一定是奇怪了一些时间了,终于问了出来。妈妈就说:爷爷到天上去了,变天使了。她问:爷爷为什么要变天使?妈妈说:爷爷有病,变了天使病就好了。这是用一个诗意的回答把问题糊弄过去了。有的时候,我跟她妈妈聊以前的事情,她就会问:妈妈,那个时候我是在你的肚子里吧?妈妈说:那个时候我肚子里还没你呢。她就奇怪了,问:那我在哪里?她可以想象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然后生出来了,但是不能想象自己曾经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实,你们认真想一想自己,这个每个人都非常在乎的自己,在以往无限岁月里根本就不存在,而且很可能不会产生出来,这难道不是很不可思议吗?她妈妈就对她说:那个时候你在天上,是天使。通过这些谈话,她就有了一个概念:人在出生以前在天上,是天使;死了以后又回到天上,变成天使。那么,再往前推一步,回到天上以后是不是还会到地上来,重新投胎变成人呢?这就是轮回,我想她的这个观念可能是这么形成的。
给哲学下个定义
——《哲学与人生》讲座(4)
我讲我女儿小时候的这些事情,是想要说明,对世界和人生进行哲学的追问,实在是最正常的事情,从小孩子就开始了。哲学所追问的这些问题绝对不是某几个头脑古怪的哲学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我们的人生本身就包含的。我从我的女儿身上清楚地看到,一个小孩当她的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会问这些问题。印象派画家高更有一幅名画,标题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个标题就概括了哲学要追问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活很短暂的一段时间,然后又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出生前在哪里,死后又去了哪里?宇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对照之下,我们的生命既短暂又渺小,到底有什么意义?人有没有一个灵魂,世界有没有一个上帝,或者说一种精神本质,可以为灵魂提供根据?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稍微认真一点,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这些问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相对地区分,惊奇是面对世界的,疑惑是面对人生的。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其实是一个天文学家,他对星空感到惊奇,试图解开宇宙之谜。他之后的哲学家也是如此,一直到了苏格拉底,发生了一个转折,对人生的疑惑占据了哲学的中心,他试图弄清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类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当你对世界感到惊奇,去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去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时候,你就开始进入哲学思考了。我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仰望星空,想到宇宙的无限,会感到不可思议,这其实是哲学思考觉醒的契机。至于对人生的困惑,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才有意义,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区别在于你能否正视这种困惑,真正去思考。有困惑不是坏事,在我看来恰恰是素质好的表现,那些从来没有困惑的人才可悲呢,尼采说过,一个人面对人生的可疑性质居然不发问,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里面也有一个气质的问题,人们经常说艺术家气质,其实也存在哲学家气质,我说的哲学家不是指从事哲学专业的人,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普通人,他们对人生的大问题很敏感,有许多困惑,经常去想,我觉得这些人就是有哲学气质的,而很多在研究所里做学问的人未必有这个气质,有没有哲学气质和搞不搞哲学研究是两回事。
那么,如果要我给哲学下个定义的话,我就这么下:哲学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当然,作为一门学科,现在的哲学已经分得很细了,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哲学就是两大块,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常常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说这个话没有错,但是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叫世界观,什么叫人生观。以前我们一说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界观,或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世界观,一说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之类,给你一个标准答案。真正的哲学是要你自己去思考,世界观就是要你去思考世界的根本问题,人生观就是要你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把哲学定义为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就是强调要你自己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