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638期:红茶绿茶是不是长在一棵树上,一个英国“茶叶大盗”发现了种茶秘诀并把茶树带到印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638期#

在读硕士的时候,我第一次到了武夷山,武夷山给我的感觉就是山好,水好、茶好。在喝茶的时候,当地人给我讲了大红袍的故事,并且告诉我要喝岩茶,不要喝泥茶。一开始对这个说法我不以为然,后来在《茶经》当中终于找到了依据,《茶经》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

大家看这段话讲得很清楚,茶树对土壤环境是有要求的,碎石的土质能生产出上等好茶,砂石土质可以生产出中等的茶,而黄土只能产下等的茶。种茶不是一般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艺,凡是种植技术不扎实的,茶树就不会茂盛生长,应该采用种瓜的方法来种茶,种植三年即可采摘茶叶,一般来说野生的茶叶质量最好,而在园圃中种植的就会差一些。看完这段话,我们就要感叹一句:茶叶好喝,树难种!茶树对环境、土壤、温度、湿度,还有种植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写了一本书名叫《航海记》,其中首次提到了茶叶。1606年,荷兰人首次将茶叶带到欧洲。到了17世纪的中叶,英国的上流社会已经开始饮茶,不过英国人喝的主要是红茶,这里边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们喝茶要加奶、加糖,这个红茶就比较适合这种喝法;另外绿茶在长期运输过程中发酵之后也会变成红茶。当时的茶叶价格是比较昂贵的,有资料显示,一杯茶的价格应该是一个英国工人一天工作收入的60倍到100倍左右。

到了18世纪的20年代,北欧的茶叶贸易迅速增长。茶叶贸易当中的巨额利润吸引着各国的商人,而在英国政府的批准之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整个英国的茶叶贸易,在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英国人也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希望引种茶树,开辟茶园,形成自己的茶叶种植产业。到了1834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茶叶委员会,专门负责引进中国的优良茶树,建立茶树种植园,这样的工作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不太成功。因为前面我们讲了,茶树对土壤、对温度、湿度、对种植的技艺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巨大商机和巨额利润的驱动下,东印度公司找到了一个英国的植物学家,此人名叫福琼,他又被称为“茶叶大盗”。福琼于1843年和1848年先后两次来到中国,他剃了头,穿上中式的衣服,还带了一个假辫子装成中国人的样子。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南方茶叶产区,最终福琼将23,000多株小茶树和17,000多例茶籽带到了印度,并且带走了8名专业的中国茶工。

可以说福琼的中国之行是世界茶史上的分水岭,此后印度的茶叶种植就蓬勃的发展起来。福琼带走的茶苗和茶籽被种在大吉岭,今天印度大吉岭的红茶已经风靡全世界。而自此之后,世界茶叶市场上中国所占份额就逐年下降,可以说那时候海关不发达,人们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所以才让东印度公司钻了空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福琼的回忆录,题目叫《两访中国茶乡》有兴趣的同学大家可以看一看。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在福琼到达中国之前,很多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都认为红茶和绿茶是两种树上产的茶,有一种树是红茶树,有一种树是绿茶树。福琼通过实地考察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他告诉人们红茶和绿茶其实是一种茶,只是加工工艺不同。风靡全球的四大高香红茶,分别是:印度的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斯里兰卡的乌戈红茶和中国的祁门红茶。另外茶树和茶苗还传播到了非洲地区,在非洲的肯尼亚也产红茶。

根据资料记载,福琼在离开中国的时候还专门带了武夷山的土壤,通过对土壤的分析,改进了茶叶种植园的土质。所以说福琼不光解决了红茶、绿茶是不是长在一棵树上的问题,而且他还解决了盐茶和泥茶为什么口味不同的问题。可以说茶叶在全球的传播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