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长安”考古论坛纪要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在标本楼二层会议室举办“发现长安”考古论坛——新发现系列第1期,由刘振东研究员主持,韩建华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新发现”的学术报告,本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20多名研究人员和学生前来参加。

  4-7世纪初,占据青海的吐谷浑强盛,垄断了青海地区的交通和商贸,成为联系中国与漠北、西域、青藏高原、印度等地的交通中心,向北、向东、向东南、向西、向西南形成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吐蕃占领青海后,迅速扩张占领西域,与“青海道”具有的重要战略、经济地位直接相关。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节点,在其所连接的东西交通线上,遗留有大量重要遗迹、遗物,1982年发现的热水墓群就是其中的代表。

  热水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 是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15热水墓群被盗事件震动全国,涉案文物达646件,本次报告的2018血渭一号墓就是被盗的墓葬。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开始发掘,至2020年基本结束。

  韩建华的报告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是简要介绍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概况。丝绸之路是一条中西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这条道路在汉代就存在了,它连通中国、中亚和地中海的广大区域,是各国进行贸易运输和友好往来的主要通道。历史上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雏形,是张骞通西域后返回时欲走的羌中道。公元 4 世纪初,慕容鲜卑的一支——吐谷浑,从东北迁移至今甘肃、青海之间,控制了青海道,这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盛期,所以青海道就有“青海路”“吐谷浑道”“河南道”等别称。青海道成为当时中外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也成为吐谷浑登上国际贸易舞台的支撑点和向西域扩张的出发点,同时起到连接南北朝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的纽带作用。隋炀帝曾远征吐谷浑,经营西域,后来吐蕃占领青海并控制“青海道”。

  第二部分是介绍热水墓群位置与地理环境。热水墓群分布区域东西长约9、南北宽约3千米。墓葬分布于海拔3340-3500米、坡度0°-30°的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从热水乡至那日马拉黑山均有分布,墓群整体分布呈枝杈状。墓葬一般为倚山面河,以山脚缓坡地带和黄土层深厚的冲积扇台地为主要分布地,也有少数墓葬分布在山顶、山腰或两山之间的平地上。墓群根据密集程度和所在地理位置分为南、北两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北区以血渭一号大墓为中心,在其东、西分布着若干墓葬,另外还有建筑基址。

  第三部分是回顾热水墓群考古历程。热水墓群自1982年发现,历经38年,考古工作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都兰县热水乡进行古代文化调查时发现,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对血渭一号大墓和其他50余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以抢救性清理考古为主。血渭一号大墓为梯形双层封土,其北部与自然山岩相连,南部凸出山外,南宽北窄,依山面水,坐北朝南。上层封土叠压在下层封土之上,为等腰梯形,南北长58、南面宽65、北面宽55、高 12 米。封土由黄土、灰砂石、砾石、巨石等堆积而成,揭露出来的遗迹由穿木、夯筑围墙、石砌围墙、围墙外房基、动物陪葬坑、“十”字形陪葬墓等组成。大墓南面平地上有长条形殉马沟、殉牛坑、殉狗坑等陪葬坑群。根据古藏文木犊、木片,判断墓主的族属是吐蕃,时代相当于唐代中晚期。此墓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六大重要发现之一。第二阶段是1996-2014年。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都兰吐蕃墓群”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期间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99年7-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热水墓群位于血渭草场察汗乌苏河南岸的4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200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卢斯沟地区被盗的33 座墓葬进行了清理;2007年7-9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热水墓群被盗墓(编号2007QM1)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随后在墓葬上盖起了保护棚,该墓有石砌茔墙、祭祀建筑,是墓道朝东的石室墓;2014年4-9月,为配合哇沿水库工程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对官却遗址与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房址10座,灶坑31个,墓葬25座,祭祀坑6座,揭露面积达7695平方米,在青海省境内首次发现吐蕃时期的聚落遗址。此期间的学术成果丰硕。

  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新发现。墓葬为单墓道的竖穴土坑木石结构多室墓,整体上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设施,平面呈方形,由封土、回廊、茔墙和祭祀建筑组成。茔墙平地起建,基础石砌,上部为土坯垒砌而成,在北墙、西墙均发现有排水口。茔墙之内有覆斗形封土,封土四周由土坯墙围合。回廊介于茔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茔墙上有供出入的门址,保存较好。墓园东北隅发现两座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一号房址北墙开门,门外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内有堆放在一起的五块羊肩胛骨,还有插入地面的方形木柱,据文献记载判断其为重要的祭祀遗存;二号房址位于一号房址西北侧,应为守陵人的居址,东墙开门。

  地下部分由墓道、甬道、照墙、墓圹、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圹东侧,呈台阶状,两侧有生土二层台,内置殉马坑,殉有六匹公马;墓道与墓门之间为甬道,石砌平顶结构,顶上平铺双层棚木,其上有照墙;照墙介于墓道与墓圹间,平面呈不规则形,基础砌石,石层间有穿木,基础之上垒砌土坯,内收三层台,每层间均铺有成排穿木,其顶部与填土、封土分界处持平。

  墓圹平面梯形,西、南二壁有施工通道,四壁有内收的四个生土台阶,台阶均不太规整,上铺青石碎块。在四层台位置,整个墓圹内平铺有0.4-1.0米厚的砾石层,推测为防盗设施。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平面长方形,四壁垒砌土坯,由立柱、横梁和棚木搭建而成,东侧设门道、台阶与墓道二层台相通,坑内殉有牦牛、黄牛、岩羊、马鹿、绵羊、山羊等,它们分层堆置,在坑底放一木鞘铁剑。

  墓室为木石结构,由一个主室与北1、北2、南1、南2四个侧室组成,平面均为长方形,顶上平铺棚木,与文献“墓作方形……其内有五殿,四方墓形自此始”、“在陵内建神殿五座”等记载相吻合。主室东西长6.8米,南北宽4.25米,四壁石砌,砌石中间平铺有木梁,在东西两壁各保存四个木质构件,在东壁墓门北侧保存有立柱。室内设有东西向棺床,用红砂岩砖平铺,上置棺椁,木棺带有彩绘和贴金。棺床西、南、北三面有二层台,西边二层台上有祭台,台上放置漆盘等,棺床下有防潮的木炭层。在棺椁周边发现大量琉璃串珠,推断棺椁上原来设有帷幕。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有草拌泥地仗、白灰墙皮和黑、红彩。发现两个个体的人骨。

  侧室位于主室的南北两侧,每侧各有二室,与主室以过道相连,过道内设有木门。侧室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2.4米。侧室之间有隔墙,侧室底部有木地栿,四角及各壁中间均有立柱支撑顶部的过梁。北2侧室发现有架空的木床,出土大量皮革、织物。各墓室内均被盗洞扰乱严重。

  第五部分简单介绍了区域调查的重要收获,主要是在鲁丝沟和考肖图两个区域发现城址、宗教设施、墓地 “三位一体”的组合,为探索游牧民族的聚落形态提供新资料和新视野。

  最后做了简要总结。2018血渭一号墓的时代是8世纪中期(树木年轮测定744年)。墓葬的规格相当高,根据墓葬结构和出土遗物可推断墓主应属部落首领级别。该墓系热水墓群中结构最完整、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考古的重要发现,其中墓园祭祀建筑、殉牲坑、墓室结构、壁画、彩棺,还有大量的精美遗物等,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此次考古发掘是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实践。为推动热水墓群考古发掘与保护,2019年6月24日,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共建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基地建设得以积极推进。“考古中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该项目在2019年、2020年两次进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墓地与城址关系、墓地分区与墓葬编号、墓葬封土与祭祀建筑、殉牲坑、墓室木构件的定名、文化因素构成以及文化的双向交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图/文:韩建华

审 稿:刘振东

责 编:荼 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