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明珠——德格【317西藏行之十五】

雪山下的明珠——德格【317西藏行之十五】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纪实】

下午六时许到达德格县,太拥挤了

两山间宽五十米左右,中间一条马路一条渠

两侧拥挤的特色楼房,到处楼内的污水排进沟内

似乎用的山泉水,不收费,看见很多长流水,污染下游!

【纪实】

清晨,到德格印经院,看到最多的转经人群,如滚滚洪流

转经藏民遇喇嘛给钱

转经院大门口,俩喇嘛专门收钱,很多转经者自愿给钱……

购票进印经院,相机存储,不许拍照

经院藏大量的木板藏文印版

从裁纸,磨边,印刷全部人工,熟练机械

寺内一只猫咪一直引领我们参观经院,堪称神奇

德格,藏语译音,意为“四德十善”,由佛教教义演变而来

德格县是我国西藏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是格萨尔王的出生地

德格县有康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康区著名的五所五明佛学院

是甘孜州18县里寺庙最多的地方,达到57座

进入德格县境,那猎猎飘舞的经幡,随处可见身着赤褐色服饰的僧侣

已经有了一种身入佛教胜地的感觉

德格印经院是德格县的经典名片和标识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等盛名

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

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文化街

德格印经院,不单纯是“院”,按照今天的话说,则是出版社、印刷厂的综合体

德格印经院,因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版

这些印版中,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

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

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

管理完备而严格、原材料制作考究、印刷高质量

对古建筑物、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全面而有效的收藏和保护

它们是藏族文化的长城,文化的史诗,文化的奇迹

堪称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印经院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

改变民族精神素质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作为印版史籍的积累保存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文化人也不能替代的作用

印经院的文化底蕴在于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有了印经院,德格在藏族文化史中就有了沉甸甸的份量

每天清晨,无数的人们围绕印经院转经

在等待开门期间,我们也加入到转经的人流……

印经院旁边墙角的玛尼石,刻满五彩的经文

在印经院斜对面的一条街上,是一排绝大的转经筒和白塔

转经的人们

印经院旁边的寺院,空无一人

坐落在半山腰的各色藏居五彩缤纷

德格印经院四周转经的队伍浩浩荡荡

那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不时有转经者给印经院门口的喇嘛零钱

这可能就是说的“布施”
布施与被布施者之间的交流

门开了,我们进入经院参观

印经院内不容许拍照

经院四层楼,有两层是专门存放印经模板的

规模十分壮观

行走期间,仿佛穿行在藏族的历史中

许多的珍奇只在记忆

一只猫咪成为了我们的向导

带着我们按顺序走完了一至四楼的经院房间

真是神奇

室内灰暗,全部是一层层的架子,编着号

架子上是一块块印版

看得出来,那些印版都是用过的

板面是深黑色的,沉淀着佛教的智慧

大门口,一堆新刻的,尚未经过进一步处理

即将投入使用的藏文印经版

出印经院,沿着德格县城街道行走

两山夹一渠,狭窄的地方,两侧县城相关设施

显得拥挤狭小,不及平原地区一个乡镇大小

德格,因小而挤而乱

但在小而乱中却蕴藏着藏文化宝库

匆匆而过,继续沿着317走向西藏之路

(0)

相关推荐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二)

    一座不同于周边土屋的藏式高楼,恰好矗立在"扇"把上,分外引人注目.绿树森森,将它半遍半掩,给人几分神秘之感.我不禁向身边一位德格同志问道:"那是座喇嘛寺吧?"&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一)

    却吉.登巴泽仁去世后,他的子孙琐朗贡布.彭错丹巴.洛珠加措又继续主持刻制,前后用了十六年时间,才基本完成.仅花去的粮食就达二十七万四千九百三十二克(合一千零九十九万七千二百八十斤).茶叶四万零七百七十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二)

    边看边听,耳濡目染,着实让人领略到了这个文化宝库昔日的辉煌,方明白那些虔诚的信徒和有志于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为何以能得到一部刻工精到.印刷讲究.资料珍贵的德格印经院版本的藏文典籍为美事.往日,这里印 ...

  • 藏地明珠 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完备而严格的管理.原材料制作考究,精湛的创工技艺,高质量的印刷,以及对建筑壁画.刻版及其他文物的全面保护,在西藏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 ...

  • “地狱之路”——拥有最美自驾县道的国道317

    美丽又危险!这条进藏之路,只有骨灰级自驾越野者才走过 自驾走天涯·昨天 如果一生一定要去一个地方 那一定是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西藏 如果进西藏一定要"不走寻常路&q ...

  • 从川藏线317到318,追逐中国最美的春天!

    图/平凡520 通往西藏的路有八条,但不是每一条都叫川藏线. 川藏线,是一条承载着旅行者最初和最终梦想的进藏公路,如果你没走过川藏线,别轻易说了解西藏. 在众多自驾旅行者,骑行爱好者的眼中,川藏线此生 ...

  • 突然冲上热搜?这座“红色佛国”,一有动静就牵动万千旅行者的心

    这两天 一个尘封许久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微博热搜 色达 点进去后发现 是有人在网传"色达将永久关闭" 去过的人在话题里缅怀.感慨 庆幸自己曾经去过 没去过的人也是遗憾满满 不过,游小君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十)

    选择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墨,才能印出上乘的书,精美的画,也是大事.土司把这份差事,交给了柏垭和卡松地方.两个地方的差民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叫"阿交如交"的野草根作原料,造出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一)

    雪山深处的藏族文化宝库      --访德格印经院并德格藏医院 访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以珍藏着丰富的藏文典籍而闻名中外.我虽不是个佛教信徒,也早有造访这座藏族宗教文化宝库的宿愿.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我得 ...

  • “藏文化大百科全书”德格印经院

    清晨,顶着霞光从炉霍出发,向下一个目的地德格县奔去.一路上景色壮美,美景不断,尤其是翻越川藏第一险雀儿山,能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虽说此前已经翻越过几座五千米以上的高山,但都不及雀儿山险 ...

  • 藏东川西行

    乐文 藏东川西自驾游的线路:昌都→雪集拉山→德格矮拉山→德格印经院→亚青佛学院→色达佛学院→八美镇→八美亚拉雪山→日隆丹巴→成都. 昌都 被群山环抱于峡谷之中的昌都是那么地宁静却又是那样地生机勃勃.蓝 ...

  • 德格印经院:雪山下的文化宝库,中国“最后的刻版印刷活化石”

    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更庆镇,有一处古老.吉祥聚慧的宝地--德格印经院.它奇迹般地完整保存着32万多块经版和大量藏画版,(其中古旧印版228814块),现藏典籍830余部5亿 ...

  • 炉边漫话之德格印经院(九)

    刻版印书,这是造福后人的大事,方方面面都须仔细琢磨.就拿选用什么样的字体来说,也是经过反复比较后才确定的.土司从各地调来一百多位写字能手,展示各家本领,经反复比试,最终选定一个叫恶尔迫的差民的字体.恶 ...

  • 雪山下的宝库——德格印经院

    2.第四次到访德格印经院,这次拍的最爽 3.洗刷经板,清洗干净后用于存放 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正的 ...

  • 德格:走近康巴文化,感受格萨尔王故乡的魅力

    之前简单地介绍过石渠,和石渠相邻的还有一个地方叫德格.德格县同样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雅砻江上,并且这里有广阔的草原,当地人以牧业为主.县境内有康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是甘孜各个县内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