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乏力、全身疼痛,该用什么方子?

病例举隅

这是一位女病人,周某某,63岁,2009年1月8日初诊。

主诉:心慌、乏力伴重度身痛3个月。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史7年,2型糖尿病史5年,脑梗塞病史3年,还曾于2007年做过乳腺癌切除术,身体极度虚弱。

2008年上半年因心力衰竭、心慌、极度乏力、大汗等症状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西医已经束手无策,经我用经方辨治后病情一直比较稳定。

2008年9月13日,患者不慎摔伤左侧踝部,造成内、外踝皆骨折,手术治疗,打了钢板和钢钉。

来诊时架着双拐,诉此次骨折术后的3个多月以来,一直感到心慌,乏力,并伴有浑身酸沉疼痛,肩背部和腰部疼痛尤其严重,夜间更重;

畏冷,眠差,近1周来症状加重,痛得睡不着觉,几乎整夜地呻吟,双下肢水肿。

服芬必得胶囊和双氯酚酸钠等药效果不好,还刺激胃,故找我服中药治疗。

诊见:精神差,无汗,口不苦、不渴、不干,纳差,二便调,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舌中有裂纹,脉沉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脉沉细数。心率每分钟98次。

辨证思路

精神差,乏力,身痛,尤其是肩背部和腰部疼痛,畏冷,无汗,脉细数,为少阴伤寒证。

浑身酸沉,纳差,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舌中有裂纹,脉沉,为太阴病夹水湿心慌,为水饮上逆。

舌质紫暗,为瘀血。

四诊合参,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兼夹证:饮、水、湿。

方拟麻黄细辛附子汤、附子汤、真武汤合方化裁:炮附子30g(先煎1小时),麻黄15g,细辛15g,桂枝30g,茯苓30g,白芍30g,葛根30g,生姜30g,白术18g。5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第二次复诊时,患者诉药后效果明显,服头一剂药后,当夜疼痛就有减轻,已不呻吟了。

5剂药服完,走路也逐渐有力了,下肢水肿有所减轻,感到仍心慌,但只是在夜间1点左右时心慌一阵儿,仍畏冷,夜尿多。

药已见效,基本方子不变,将方中的炮附子加至45g,加干姜30g,继服5剂。

第三次来复诊,患者面带喜色,感叹中药的神奇,诉药后肩背等处疼痛已经消失,夜间已经基本不心慌了,水肿消失,走路也有劲儿了,已经能够丢掉一只拐杖走路了,现在就是还有腰部沉重疼痛,说如果腰好了,就没事了。

再诊: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已不甚厚,舌中裂纹已平复,脉沉细。

方拟麻黄细辛附子汤、甘姜苓术汤加味:炮附子50g(先煎1个半小时),麻黄、细辛各20g,干姜、茯苓各30g,炙甘草、白术各15g,杜仲30g,狗脊30g。

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这个方子共加减服用了10剂,症状基本消失了。

辨治心得

这个患者除了心悸外,突出症状之一就是身痛,尤其是肩背部和腰部疼痛,肩背、腰以及全身各关节都是属于表的,患者身痛,又有水饮寒湿,其脉沉细,可以辨为表阴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患者全身皆酸沉疼痛,又伴有双下肢水肿,实系水饮过甚,真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液,致使寒饮不化,所以合用太阴证的真武汤。

《伤寒论》316条说:“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患者身体痛,骨节痛,也是少阴真阳亏虚,不能温化寒饮,阳火不足,就会阴水弥漫全身,寒湿凝滞于肌肤骨节,这可以辨证为阳虚身痛证,所以要温阳化气,祛除水饮,可以用附子汤。

从这个病例来看,病机关键在于寒饮水湿较重,所以一诊合用三个温化寒饮水湿的重要方剂来治疗。

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少阴表证的方,真武汤、附子汤都是太阴、少阴合病的方子,都可以温阳,治疗里虚寒盛的阴证。

其区别就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重点是外有表寒,内有寒饮;真武汤治疗的重点是阳虚里有寒水;附子汤治疗重点是阳虚,外有寒湿。

方证相应,疗效是非常好的。

二诊时心悸已经消失,还有腰部沉重疼痛,仍然是有水饮湿邪痹着的病机,所以仍然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祛寒化饮通经,合以甘姜苓术汤,也就是肾着汤,温中散寒除湿,加强除痹止痛的力量。

肾着汤的用法和方药配比

这个肾着汤,对于寒湿留滞于腰部经络肌肉所致腰及腰以下,包括胯和腿部冷痛以及身体沉重等,疗效很好。

所谓肾着,就是肾为寒湿所伤,留滞不行,症状偏重在腰,肾着汤方中的药实际上是主治太阴中焦寒湿的,肾属于少阴,腰为肾之外府,所谓“着”,就是中焦的寒湿下着于肾,肾受寒湿之邪,就会出现腰及腰以下冷痛为主的病证。

这个方子用途非常广泛,可与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用治疗太阴、少阴阳气痹阻,寒湿留滞所致身痛腰痛,如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但用这个方子,要注意方中药物的配比,干姜、茯苓与甘草、白术的比例是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