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厂事故 | 面对灾难我们能做什么

杨爱华,湖北恩施人,土家族作者,出版有《童与真》《清江岸边》。

江西电厂坍塌事故,罹难74人,建始高坪有17人,那是我的故乡。闻此骇人惨祸,内心沉痛,其阴郁,如城市挥不去的雾霾。
我不曾到过现场,但我似乎能听见他们的哭声,能感觉到他们的惨叫与哀嚎。
今天他们必须死?他们已经死了。没有宣判,没有枪声,没有刽子手的刀,甚至没有一碗送行酒。
今天他们必须死?他们已经死了,他们血肉模糊,他们成了异乡的游魂,他们灵魂散落,他们委屈,他们无从喊冤。
今天他们必须死?他们已经死了。这不是天灾,谁让他们去死?或者他们替谁死了?
我不知道如何悼念,就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在阳光普照的明媚世界突然成了野鬼冤魂。我不知道如何悲伤,他们就在这复兴的梦里,永远不再醒来。我不知道如何悲愤,生命是如此卑贱,如此脆弱。虽有补偿,死的人,活的钱,有用吗。他们能说,天堂那么好,你去,钱归你,留我在这纷乱俗世受苦?
救援的善后的,我并不想为他们唱颂歌。灾难之后,总有人去收拾这一片狼藉,总有人去承受这里的痛苦,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麻木。只有血,只有命,能使我们短暂惊醒。再好的补偿,再多的追责,也不能挽回逝者的生命,下一次的灾难也许还会重演。慈悲,在文明和物欲的炽烤中,早已化为灰烬。

我们总是在历史的废墟上,打着文明的幌子,把助长欲望的物质,美名曰建设。我们如此平凡,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把相聚、陪伴、闲暇、道义、良心、身体甚至生命作为廉价的筹码,换取那花花绿绿的票子。为了别人所谓的建设,匍匐的活着。但我们都不会满足,我们只觉得自己有多贫穷。社会前进的步伐,总是匆匆,生活从不允许我们稍作停留。
记得《赛德克.巴莱》里有句台词:“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我们虽不至于卑躬屈膝,但难免委曲求全,曲意迁就。不过我们确确实实没有骄傲,我们只有野蛮,只有无休止的掠夺,用我们的文明糟蹋着原本美丽纯净的天地。我们只有野蛮,只有毫无情义的算计,剥取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物质,填补生活的空虚。我们平凡如草芥,我们随风摇摆,骄傲早已脱离灵魂,我们无从骄傲。
这件事的震动很快就会过去,从不会使社会和生活的节奏有半点停顿,一切如旧,城市喧闹,灯火璀璨,机器轰鸣。也许,许多年后,这里又建起伟大的工程。人们早已忘记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平凡的人生,似水轻流入海。所有的事,悲伤的、沧桑的、艰难的,为自己的,为他人的,最终,青草终将盖过坟头,历史的烟尘从没有留下平凡的足迹与指纹,活着的人,依旧活着,平凡的,依旧平凡着。
但是,如《平凡的世界》里所说:“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我们每个平凡的人,总在兢兢业业的劳动,创造着无形的无尽的财富,我们一直在生命的汪洋大海里倔强的撑着小船。
能否,让我们彼此敬畏,彼此慰藉。至少,尊重我们的生命。


文章皆为风尘七侠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