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创作谈 十四.《三军大会师》
文/崔晓晓
重走长征路地图
甘肃会宁,是我重走长征路的最后一站,也是最激动的一站。
红军三军大会师的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据党史资料记载,在长征路上的会师共有八次。
第一次是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第二次是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在重溪会师;第三次是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第四次是红二十五军、陕甘红军在永坪会师;第五次是陕甘支队、红十五军团在甘泉会师;第六次是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第七次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第八次是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事件——这是中国革命力量的会合和团聚,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最终胜利,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为担负起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师门 甘肃会宁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甘肃会宁
红军总司令部 甘肃会宁
长征胜利纪念馆 甘肃会宁
关于三军大会师的情景,党史资料是这样描述的:
10月 5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占领通渭城。第四军先头部队于10月7日在会宁的青江驿与红七十三师会合。10月9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率领红军总部和四方面军直属队进入会宁城。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委员聂荣臻由于有其他任务,没有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会面,他们把第一师师长陈赓留了下来,做欢迎红四方面军的工作。陈赓组织部队和群众,腾房子,打扫院子和街道,张贴欢迎标语,把古城会宁打扮得面貌一新,像过盛大的节日。徐向前见到自己的老战友、老部下陈赓,格外高兴和亲切。陈赓曾在鄂豫皖苏区任红十二师师长,1932年在反“围剿”作战中负伤后,先是到上海治疗,后又辗转到中央苏区。阔别四年多后在这里会师,彼此心中都有说不完的话。①
三军大会师创作草图之一 纸本水彩 54x26cm
三军大会师创作草图之二 纸本水彩 19x14cm
三军大会师联欢晚会旧址(甘肃会宁) 布面油画 60x50cm
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甘肃会宁) 布面油画 60x50cm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塔(甘肃会宁) 纸本综合材料 27x20cm
重走长征路到达甘肃会宁的那天已经是下午3点多,下车之后我直奔长征胜利纪念馆。进馆没过多久,就到闭馆时间了,让我意犹未尽。当晚,我在会宁住下,第二天一早又返回纪念馆继续考察。在长征胜利纪念馆里,我画了很多速写手稿,心里初步有了《三军大会师》作品的雏形。
表现红军大会师的作品很多,我在创作画面表现时,一方面力求回避以往的画面构图形式,另一方面在人物造型和色彩上也要力求区别于曾经表现过的作品。在对三军大会师的画面构图反复推敲、反复论证之后,我将“会师门”前的广场作为最终画面定格来设计构图。
“会师门”是大会师的标志性地标建筑。对于历史题材的绘画,特别是带有地域性地标建筑的题材绘画,必须把这些地标性建筑物真实地反映出来。只有这样的画面才符合历史事实,观众看后才能油然生发出历史场景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我将画面色调定为暖红色。热烈气氛的渲染是这幅作品的核心点,也是决定这幅作品成败的关键。《三军大会师》作品的重点就是要表现出红军会师的磅礴气势——整个“会师门”的操场上,红一军、红二军、红四军一齐涌向“会师门”,人山人海,跳跃欢呼,这种气势在画面上不断延伸,洋溢着红军胜利会师的喜悦。
在《三军大会师》这幅作品中,我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和象征主义夸张手法结合起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在人物和环境的塑造上,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刻画,而是着力表现“气势”,强调画面的热烈和喜庆。
画面前景中,红军互相拥抱、问候、握手;“会师门”城楼上,人群高举的军旗在迎风飘扬。画面强调的朦胧感,更能表现出三军大会师现场的热烈气氛。在人物和色彩的表现上,我力求概括性,着力把创作想法、表现手法以及个人审美取向充分表达出来。
三军大会师 布面油画 400x240cm
三军大会师(局部)之一
三军大会师(局部)之二
三军大会师(局部)之三
我认为,创作者在画面上所表述的,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造型观、色彩观,以及个性化的画面构图处理和表现手法——历史题材绘画也不例外。在《三军大会师》这幅作品中,我着重强化几个细节:左上角和右上角的战士们,高举红旗奔向会师楼——人物动势向画面的中心聚集,像一片欢乐的海洋,整体构图饱满。虽然人物充满了画面,但我仍坚持用小部分天空作为唯一的留白空间,使画面产生透气性。左上角的红军战士高举着军旗,周围的战士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军帽,眼含热泪、悲喜交加,互相拥抱、互相问候,笑声、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画面中心右侧,一个红军战士身穿的羊皮马甲是画面最亮的色块,这不仅起到了色彩对比的作用,也体现出画面下部的透气性,暗喻大会师的红军指战员们心里激荡的欢乐和希望。
我的重走长征路之旅,到甘肃会宁终于全部结束了。但长征精神却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灵深处。回望三次出发,分段走完的长征全程,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欣喜的是,三次风雨兼程,终于胜利走完了长征全程,踏过红军走过的路,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感动的是,长征路上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洗涤着我,激励着我,使我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
人生之路还在延续,长征精神将成为推动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弘扬长征精神,创作精美作品,我的长征,还在路上。
毛泽东使用过的铜壶 甘肃会宁 纸本毛笔 26x18.5cm
彭德怀使用过的铜水壶 甘肃会宁 纸本毛笔 26x18.5cm
朱德使用过的生活用品 甘肃会宁 纸本毛笔 26x18.5cm
朱德使用过的铜水壶 甘肃会宁 纸本毛笔 26x18.5cm
2021年4月于沈阳涂墨草堂
①《红军长征史》第467页,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