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持彩练当空舞――淮安市吴集中学剪影
□王名志
行走在农村教育的土地上,每每都会为一些所见所闻而感动。近两三年,由于淮阴区正在扩修一条连通南北乡镇的西部公路大动脉,原吴集乡正处在西北部的连接点上,驱车到吴集中学就显得格外艰难。整个建设线路热火朝天且灰尘弥漫,需要不断从乡间小道、村头屋后蜿蜒绕行;沿着淮沭河西大堤向北,水泥路面遭到渣土车的碾压,断裂凹陷时常可见,需要谨慎驾驶。好在我们还是到达了。
进入吴集镇街道,向南右拐来到吴集中学校门前的东西路,看见吴集中学的校园,心情顿时放松了很多,也突然感到温馨起来。吴集中学被校门前的东西路分隔为两个区域,路北为教学、生活区,路南为运动区、停车场。
吴集中学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食堂等整体建筑色调为粉红色和淡黄色相间,其中穿插绿树、紫藤、回廊、浅池等,高低错落,简洁明快。墙体有两块醒目的标语“我喜欢宽容优雅的教师,我欣赏努力上进的学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图文并茂,充满昂扬上进的精神,更加增添一种浓浓的暖意。运动区视野开阔,一分为二,西边为标准化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东边为停车场和笼式足球场,中间傲然挺立着两棵粗壮高大的旱柳,树端焦秃,老枝虬屈,树干和枝丫上喷出新芽,一团一团,毫无章法,陨落和新生在一棵树上轮番上演,在骄阳下显得桀骜不驯,惊心动魄。
时值六月,正是中考体育强化训练期间,陈彩明校长正在运动场监督指挥初三学生训练。我们笑着说:“你们体育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哪里需要你亲临现场。”陈校长黝黑的脸上溢着笑意,谦虚地挥着大手说:“不行不行,不来心里还真没底,每天陪着体育老师和学生,心里才踏实。”
吴集中学近十年来,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上一直领跑我区农村初中,跟陈彩明校长的科学管理息息相关。陈校长在我区初中校长队伍里年龄最大,但是为人谦逊低调,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执拗劲。他深得年轻校长们的敬重,每学期初中年轻的校长总是要组织人员到吴集中学学习取经,并尊称他为“师傅”。
2017年,原市教育局张云贵局长带领中教处、市教研室一行调研淮阴区农村教育。来到吴集中学,他惊诧地说,真没想到在一个偏远的乡镇,还有这样一所学校。张局长尤其对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和“两案四步”教学法(预习案和导学案)大加赞赏,当即要求相关人员驻点调研,总结和提炼吴集中学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
吴集中学的绩效考核方案经每年的教职工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以成绩论英雄。一学期下来,谁拿多少绩效工资,谁能评上先进,谁能晋级,自己算一算就知道了。陈校长经常开玩笑地说,现在也没有教师为评优晋级请他吃饭了。
吴集中学倡导“不备好课,不进课堂”。要求教师提前布置预习案给学生自学,教师先批阅,后备课,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课堂教学针对性强,加上课后巩固练习。陈校长每天早上做的一件事就是参与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虽然教师苦和累,但教学效果好。陈校长举例说,学校有一位数学女教师,不是数学专业出身,但是教学成绩出类拔萃。陈校长感到惊奇,请她谈一谈成功之道。这位女教师只是默默地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抽屉里铺了一层红色签字笔芯。有些学校来到吴集中学学习,感受到吴集中学教干和教师的敬业吃苦精神,感慨地说,这种精神一时还真是学不来。
在他带领下,培养出一支“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的教干队伍,和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教师队伍。
赵永伟副校长身材瘦小,精神抖擞。汤文科副校长,岁数不大,头发萧疏。两位副校长除了分管全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又分管年级,担任班主任,还担任主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原副校长吴融来已经退休,学校挽留其在学校任课,依然兢兢业业,成绩显著。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学校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吴集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蒸蒸日上。
吴集中学不仅教学质量高,学校体育工作也做得好,学校一直是全区学生校园篮球的佼佼者。陈校长经常鼓励和带领教师参加体育锻炼。他说,没有健康的身体,哪能做好教育工作。
他关心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家庭和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家庭为主。因为家里离你不行,学校工作还可以再调配。大家知道,学校教师紧缺,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想给学校添麻烦,都尽量克服困难。校党支部副书记石伟成2019年心脏突发疾病,病情严重到南京就医,病情有所好转,又马上投入工作。
上两年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因地方偏僻,想招个临聘教师都难。他说,有时逢集上街,看见长得精神的小伙子和姑娘,都要上前去打听打听,啥文凭,是否愿意到学校去做临聘教师。即使招来了教师,又为不能及时发放工资发愁。今年区政府加大了教师招聘和交流的力度,边远初中的校长们又稍稍喘了口气。2020年底,我区西部南北大通道全面通车,双向四车道平整宽阔。经过几年的迂回颠簸,驱车驶向吴集中学,已然大道直行,畅通无阻。
2020年暑假,吴集小学毕业生224人,到吴集中学报到的有236人。有部分家长在城里买了学区房,还让孩子在吴集中学就读。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吴集地方的群众,因为有这样一所学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说,吴集中学真正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学校。每年中考发榜,老百姓自发到校门口燃放鞭炮,响声连绵不绝,像节日一般热闹。
吴集地势较高,历史上以旱田为主,主要以种植小麦、花生、油菜、大豆、玉米、山芋为主,经济效益不高,距离城区远,农民生活比较艰苦。吴集这片土地的百姓,深知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崇尚教育,也走出了不少人才。吴集的土质非常适合花生的生长,吴集的“小花生”,颗粒小而饱满,营养丰富,味道甘甜,深得地方老百姓的喜爱,成为我区传统农业的地方品牌(注册商标“将军果”)。为此吴集中学还编了一本校本教材《吴集的小花生》,培养学生熟悉地方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到吴集中学调研检查,若恰逢花生上市的季节,工作之余,陈校长总会掬一捧带着泥土的鲜嫩的花生招待大家。
有人建议说,你在农村工作那么多年,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不考虑往城区挪挪?陈校长总是摆摆手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农村工作,习惯了。”
他不善表达,不高调,不宣扬。每次全区初中工作会议,大家都希望他上台介绍经验,他总会说,你叫我做行,但是我不会说。其实大家都看得出,他爱这片土地,爱农村教育。讷于言,而敏于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人想到生长在地下的小花生,看似貌不惊人,平淡无奇,剥开来,粒粒饱满,红润晶莹,香甜中带着泥土的味道,营养非常丰富。
他是一个教者,也是一个舞者。十年如一日,他在农村教育舞台上,带着教师和学生们,随着四季轮回,披着月色星光,风雨兼程,用智慧和汗水,手持彩练挥舞出了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