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马老太阳宫推手及翟清江先生谈“体用”

今天发布的这段视频,仍然是翟清江先生在10月2日太阳宫活动上拍的。

在这一段,马老反复强调“推手不是推人”,用马老的话说就是:推手永远不要推人,我们的口号是:“对方不让推,我们绝对不推;对方想推我,随便推。”

翟清江先生,自号“痴迷叟”,在北京各大公园经常能看到老先生的身影。老先生还写了一篇文章,在此一并与大家分享。

常读常诵《太极拳论》

默识揣摩“太极推手”

——太极推手的体与用

翟清江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二十八句,三百二十五字,句句锦绣,字字珠玑,是所有太极修炼者公认的经典纲领。

一篇《太极拳论》,常读常悟,常悟常新,常新常明。初学拳,读此论,如天书;拜明师,读此读,释糊涂;懂劲后,读此论,渐感悟;迷推手,读此读,恍然悟。

一篇《太极拳论》,不论体(修炼),专论用(功夫),不说如何练拳,专说如何推手。但,没有多年循经典理论且有明师指导的修炼,太极的推手功夫很难达到王宗岳《太极拳论》里的层次和境界。

具笔者多年的修炼体悟和观察体验,当今有的太极推手与《太极拳论》並不吻合,却在误区里徘徊。

一,推手与打拳油水分离。

太极的推手(用功)、打拳(行功)、站桩(桩功)是三位一体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站桩也为推手,推手也是打拳,体(练)中用(功),用中体,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一些推手交流中却看不到拳、桩的韵味和内涵,打拳是松静柔,圆轻慢,可是在推手中看到的却是紧动刚,直重快,紧多松少,动多静少,刚多柔少,……太极推手的基本功夫是“无极而生(桩功)”,是“动静之机”,是以静御动,以柔克刚。撕拉扭扯,纠缠搅动型的推手,不但看不见打拳、站桩的影子,也看不到以静御动、以柔克刚的韵味,更难看到王宗岳的“仰之弥高,俯之弥深,左重左轻,右重右杳”“羽不能加,蝇不能落”的境界。

二,练与用混为一谈。

四正手的打轮原本是推手的训练方法,通过打轮的正确练习,明确什么是“顶扁丢抗”,什么是“粘黏连随”,从而练出“听、问、拿、放”的发打功夫。但是网传、群传的很多视频把没有发打结果的打轮当太极推手给予褒奖肯定,这是太极功夫“体用不明”的误区。这种推手看到的多是“双重之病未悟尔”的“率皆为人制”的无休止的搅缠,一点儿也看不见王宗岳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的影子。

三,推手与摔跤、散打擒拿相提並论且时常比拼。

太极与摔跤、散打擒拿等武术项目都各有各的理论依据,各有各的套路技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没有一句关于摔跤、散打擒拿的论述,所以,笔者认为太极推手与摔跤、散打擒拿不能相提並论,更不应同台比拼,非要一同比拼,就会产生“推手不象推手,摔跤不象摔跤,散打擒拿不象散打擒拿”的效果,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因此,笔者认为合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推手才叫太极推手,不合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各种角斗比拼不能称其为太极推手。

四,很多民间的耄耋前辈与层次境界高的修炼者,一生至力于王宗岳的修炼,他们说起《太极拳论》深入浅出,头头是道,所以他们的太极推手,全是王宗岳的影子,饱含王宗岳的理法,充满王宗岳的韵味,但却被以不能实战为由,以假敝之,遭到质疑与否定,这是太极推手认知上的最大误区,它极大地阻隔了太极推手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相近相通之路,太极修炼者不可不深省之。

以上只是一己愚见,仅供读者参考。

****************************************

附:相关内容链接

1、【视频】马老谈“行气如九曲珠”

2、【视频】马老太阳宫谈推手

3、【视频】马老1993年日坛公园推手影像

4、东坝推手庆中秋【附小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