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门穴的妙用:既是人体“催眠剂”,也是治疗腰膝疼痛好帮手
神门穴位于尺侧腕屈肌腱处,常被用于调治神志病。作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输穴,神门穴的主治框架可有更多的展开。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现代标准定位为: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而承淡安《中国针灸学》、鲁之俊《新编针灸学》、1957年南京《针灸学》、第1版教材《针灸学讲义》将本穴定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
神门穴别名又为“兑冲”“中都”“锐中”“兑骨”。神门同时又是脉名,即神门脉,为手少阴心经神门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
神门穴传统主治
◆ 在《经络腧穴学》中,神门穴主治为:① 失眠,健忘,呆痴,癫狂病;② 心痛,心烦,惊悸。
◆ 第1版和第2版《针灸学讲义》增添治“掌中热”;第6版《针灸学》又增添治“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第7版《针灸学》另增“高血压,胸胁痛”。
◆ 在各类古典书籍和歌赋中,如《通玄指要赋》《玉龙歌》《窦太师针经》《循经考穴编》《针灸聚英》等,都是以神志病为主。
◆ 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下,除以神志病为主,另有治疟,少气不足,喘逆身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
◆ 在《脉经》卷七记录“伤寒喉痹,刺手少阴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
◆ 《针灸甲乙经》有“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 在现代文献记录中,关于神门穴的研究多以治疗失眠、神志类、心脉类病为主,而关于治疗关节疼痛,只发现一则报道。
如前所述,神门穴以治疗神志病或跟神志有关的病为主,兼治心胸(胁疼、喘逆)病、手掌(掌中热)、血(高血压、呕血等)等病。笔者临床使用时,结合经络取穴法、对应取穴法,根据时间变化,加用动气针法来治疗手臂、腰膝疼痛等,疗效较好。
神门穴主治外延
神门穴,心经之原穴,为心之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心经流注时间为午时,其经气最旺,因此在午时使用原穴神门来治疗相关疾病,其疗效更好。
同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讲“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因此病痛在时间上有发展变化的,可以使用“时甚”时所流注经的输穴来进行治疗。在此经文的指导下,添加使用针刺时间所流注经的输穴可加强治疗效果。如患者在午时针治,加以心经输穴神门,治疗效果会大大提高。
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五输穴之“输”土穴,因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因此具有土火双性。根据子母经补泻法则(火为木之子),心经(火)的穴位具有泻木(肝属木主筋)之效,起到舒筋止痛的功效。同时神门穴五行属土(脾主肌肉),又具有祛湿止痛之效,故神门穴可以治疗筋和肌肉的病变。
从体应理论来看,神门穴定位为腕关节尺侧腕屈肌腱之处,而肌腱即为中医所说的筋。《素问·调经论篇》说:“病在筋,调之筋”,《灵枢·终始》说:“在筋守筋”。因此针刺神门穴时贴肌腱(筋)刺入,可以治疗筋的病变。
从空间思维来取穴,可根据“经络疗法”“关节对应法”“扁鹊神针法”,来对应使用输穴神门穴(“输主体重节痛”),来治疗同侧的肘痛(如肱骨内上髁炎)、腰部疼痛,还可以治疗远端踝、膝关节等病痛。
验案举隅
1
患者,阿拉伯裔西班牙女性,55岁。主诉:腰痛4天。自诉4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腰痛,持续至今,未有任何变化。既往史:20多岁时骶骨轻度摔伤史;10年前影像检查提示第4~5腰椎间盘突出。刻诊:腰部不能弯曲,脊柱处疼痛,无叩击痛,无其他不适;舌淡苔薄,脉缓,双关脉微滑,尺沉。诊断为劳损腰痛,辨证为肾虚。
治法:补肾益气,通经祛痛。选穴:水金透水通(左),灵骨(左),束骨(右),留针30分钟。取针后自诉有部分好转,但仍有部分痛疼和不适。
第二日午时二诊,自诉依旧有部分疼痛,仍有不适。治疗:取穴为左侧神门,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刺向大陵穴,捻转进针后,同时嘱患者做腰部活动(动气针法或运动针法)约1分钟后,患者自诉疼痛大部分缓解,但有少许不适感,为加强效果,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做动气手法1次,针后疼痛完全消失,但有不适感。三个月后询问其来门诊看病的家人,诉其腰部疼痛未有复发,但偶有不适感。
2
患者,法国男性,65岁。主诉:腰痛十几日不愈,以左侧为甚,伴右侧膝痛数日。大小便尚可,无其他不适;舌淡少苔,脉沉。诊断为慢性腰痛,辨证为肾气亏虚。
治法:补肾强腰,通经止痛。按常规取穴,针刺后溪(右)、腰痛穴(右)后,仍有少许疼痛。
隔日午时二诊,自述起床后已完全好转,后因上午工作久坐后,疼痛复发。治疗:此时为午时心经流注时间,便取穴神门(右),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刺向大陵穴,针入捻转后,做腰部运动后,患者诉腰部疼痛完全消失。再针太溪(双)、通肾(右)、阳陵泉(右),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出针后,自述腰部疼痛和膝关节疼痛已全部消失。
3
患者,西班牙女性,40岁。主诉:右膝痛约1个月。大小便尚可,无其他不适;舌淡苔薄,脉缓。下蹲时,右膝内侧疼痛加重。诊断为膝股疼痛,辨证为筋骨痛痹。
治法:疏经活络,舒筋止痛。处方:内关(左)、太冲(右),行运动针法,每15分钟1次,留针30分钟,出针后其膝部的疼痛明显好转。
隔日午时二诊,诉其膝部仍有少许疼痛和不适感。因治疗时间为午时,针左神门、右太冲,行运动针法后,再针右风市穴,留针30分钟,取针后,痛疼完全消失。1年后电话随访,述其右膝疼痛未有复发。
此3则病案皆使用神门穴治疗,时间皆为同一日的午时,皆达到较好疗效。在临床上,笔者更是根据同名经、交接经、本经取穴法,结合五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使用或配合使用神门穴治疗脚踝、髋关节、肘肩臂疼痛,其疗效较满意。
通过以上神门穴分析总结和临床使用上可以看出,临床取穴治疗时应该多加思考,改变固定思维,突破在各类书籍文献教材所标的穴位主治,结合经络理论,在取穴组方时,根据时间和部位(空间),配合使用合适的治疗法则来灵活变化,往往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