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茉莉短评:诗人必是贴身大地
——读甘肃诗人李富元诗歌
李富元先生一直自称为农民诗人,是自称,而不是诗坛给他贴的标签,作为现在经营着一个书画院,有着自己的事业的李富元先生,这样的自称必有他的渊源。曾记得,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有一句名言:“在每个诗人身上都有一点农民气。”是的,诗人必是贴身大地,滚爬泥土,通晓大自然秘密的自然之子,乡情赤子……因此,我们要想探寻诗人李富元的诗歌密码,必是一场从他身处其中的古老的丝路文明之源的甘肃大地开始的探根之旅。
诗人的家乡甘肃,古老的丝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独特,作为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地之一,那皇天厚土深处的回眸一定是浑厚而壮美的,那丝绸之路上响彻的千年马蹄一定是旷远而悠扬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诗人,给了诗人深厚的底蕴,这也是流淌于诗人血液和诗歌中深邃的文化背景。
正如诗人在《跪着》一诗中所描述的“祖先长睡在故纸堆里//骨头如篆隶、如漏痕//在年年世世的这个清明//缅怀,如依依泪眼//头上有苍天高远//膝下有大地辽阔//在人世的怀念中跪着//再一次听见祖先的训辞”这首诗是作者在对那瑟瑟马蹄中渐行渐远的古老文明的挽留和缅怀也是对当下文化现状的深层思考和严肃拷问,“寂寞的杏花悄悄地开了//不见它曾经熟悉的主人//土深处,那一条根能触摸到//爷爷埋藏的心事//枯了又绿的草木,皇天下//还在装饰着苍老的野毛梁//厚土上,一年春暖时//又生发出那么多蓬勃的欲望//”这是诗人的诗歌《黄天厚土》中的一段,这样的黄天厚土是诗人历经拷问后而获得的新生,是个体的也是普世的。
而那桑科草原宽广的蓝天;那顺着拉卜楞寺的经幡;那雪后野毛梁;那马家窑的一只陶盆……正是此情此景给了诗人足够的有别与常人的心灵体验。
《疼》一诗就是特定的地域文化给诗人带来的心灵体验和感悟,“马家窑的一只陶盆,一条缝//从鱼形的脊椎断然裂开//那一道伤痕,不知鱼的疼痛//曾流过多少伤心的眼泪//鱼的椎骨已无法轻摇尾巴//在马家窑的池塘怡然游曳//再不会拨动涟漪,荡漾在今夜温暖的灯光之下”。马家窑彩陶是1923-1924年由瑞典人安特生在临洮马家窑发现,马家窑彩陶广泛分布于甘肃中东部地区,具有典型甘肃地方特色,兴盛于距今约5000-4000年之间。据考古鉴定马家窑彩陶,是人类史前艺术高峰之冠。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正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地上满怀悲悯地思索着流逝与永恒,那一闪而逝的是马家窑陶盆上的伤痕,那些奔行于时空中的“疼”,而永恒不变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和对善和美的追求......
也正是这样的皇天厚土,这样的此情此景才让诗人书写出独属于自己的,独属于脚下甘肃大地的,旷远如史诗般的个人及民族心灵史。希望诗人在以后的持续写作中为我们捧出更加精美而恒久的诗篇。
——胭脂茉莉于2019年4月12日
胭脂茉莉于家乡湖畔
胭脂茉莉简介:
江苏人,作家,诗人。诗歌被选入《中国诗歌》《诗选刊》《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诗歌周刊》《诗歌月刊》《中国诗人阵线》《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华语诗刊》《美国休士顿诗刊》《新加坡千红文学报》香港《流派诗刊》《现代禅诗探索丛刊》《2015年禅意诗选本》《2016年禅意诗选本》《2017年禅意诗选本》等多种刊物,现代禅诗研究会会员。出版发行《摊开画布的人》《这独一无二的人间》等,待出版《胭脂茉莉十四行诗》《胭脂茉莉现代禅诗选》。代表作:现代禅诗系列,胭脂茉莉十四行诗,《真实的风景》系列等。
诗观:诗始于思,但是诗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我们引向思,它帮我们刺伤腐朽和贫庸,把我们引向一种信仰。一个走在大地上的隐秘诗者,有你不知道的快乐。
李富元简介:
男,甘肃甘谷人,朵金轩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曾在《星星》《上海诗人》《北京文学》《海燕文学》《中国文化报》《诗林》《青春》《春风文艺》《生活报》《白银日报》《天水晚报》《作家网》等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微刊《诗声音》《好诗人》主编,出版诗集《世间物象》(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世间谣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载意渡传媒:意在前沿○李富元作品总第7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