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的一个村民在自家后院里发现了一个被暴雨冲出来的青铜器。他当时打算把这玩意当废铜烂铁卖到废品收购店,好在一个明眼人赶忙联系博物馆的人来高价将其收走了。这就是如今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青铜器何尊。这个青铜器上的铭文讲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的故事。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考古实物。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人们的地理知识远没我们今天这么丰富,所以古人会很自然地以自己所生活的地区作为世界的中心。在古希腊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希腊就处于世界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曾根据与罗马城的远近距离把高卢(如今的法国)分为远高卢、近高卢。这显然也体现了一种以罗马城为世界中心的世界观。中国古人同样认为自己身处世界的中心,因此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生活的土地叫做“中国”。
然而古代的“中国”一词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却并不完全一样。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是建国都于国中的意思。西周初期的“中国”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国指的就是当时的京师,所代表的是政治中心的含义。广义的中国则是泛指当时的周王朝所统治的区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区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最初的诞生之地,也是”中国“一词最早所指代的地区。
在这一地区的东部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西部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和巍峨的青藏高原,北部与草原地带相接,南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由此形成了一个相对极为封闭的地理空间,而周边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都极力往中原靠近,因此也就更加坚定了中国古人把他们所生活的地域当成是世界中央的概念。据《辞源》记载:“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
《诗经 小雅 六月序》称:“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当时华夏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故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也称为“中土”、“中华”、“中州”、“中夏”、“中原”等等。与此同时生活在中国周边的民族则根据所处的方位分别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有时也会出现诸如“北戎”之类的混用说法。上古时代的华夏民族是以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核心逐渐同化周边部族形成的。
华夏民族相比周边其他民族较早掌握了定居农业生产、建造房屋、创造文字和计数方法等诸多文明技艺,于是相比其他民族而言华夏民族较早从原始社会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至少在周朝就已形成了一套家国天下的概念:这时的人称周天子统治的地盘为天下,所谓天下是囊括全世界的,是没有边际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受封的各路诸侯所统治的地盘称之为国,诸侯在自己国内分封的各级士大夫贵族的封地则称之为家。周王朝还确立了一种处理与地方诸侯国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五服制度。在我们今天“五服”这个词是用于表示辈分关系的,然而在《周礼》中“五服”这个词有四种含义。我们今天所说的“五服”只是这四种含义之一,而在另外三种含义中有一种是和周王朝与地方诸侯国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相关的。
周王朝在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所以合称五服。这里的“服”是服事天子之意。甸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宾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远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诸侯则要朝见天子。
所以“中国”一词在周朝狭义上就是指京城,周边的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等地都要服从京城的天子领导;广义上的“中国”则是指周天子统治下的所有诸侯的土地,而那些不服周王朝管束的莽荒之地则被称为四方蛮夷。这一时期广义上的中国向北延伸到了如今的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延伸到了渭河上游,东面延伸到了山东半岛,南面延伸到了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周朝的中国还是一个基于分封制的部族型国家,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将华夏大地缔造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秦始皇还在这一基础之上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秦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东北一直延伸到如今朝鲜半岛的清川江流域,往南一直延伸到如今的越南北部,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王朝所统治的这片土地在当时都可以被称之为“中国”。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秦遂以其兵灭六国,并中国”。《史记 东越列传》云:“东瓯请举国徒中国”。这里的“中国”就是广义上的中国。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并立时曹魏自称中国,而其他两国均未这样说过自己。诸葛亮就曾对孙权说过:“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狭义的中国),所以占据这一地区的曹魏就自称“中国”。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具体含义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王朝统治所达的区域,狭义就是指中原地区。秦汉以降直至隋唐中央王朝所管辖的区域是尽管不断变化的,但大体的趋势是不断外扩的。随着中原王朝的开疆拓土也就使“中国”这个概念在地理上的外延犹如摊大饼一样扩张着: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前如今的岭南地区就不属于“中国”的范畴,然后从秦始皇南征之后起岭南就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秦始皇构建的大一统帝国打破了周王朝基于血缘、功勋执行的分封制度,然而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这种政治意识却被后世王朝继承了下来,只不过后世所谓的天子已不再是周天子。秦汉以后中原王朝效仿周朝的五服制度与周边小国形成了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中国皇帝是受命于天而治理天下的天子,周边国家的君主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称帝。
中原王朝的这种“中国本位意识”也对周边少数民族以及汉字文化圈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影响,所以历史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及中国历史上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建立的政权有时也自称“中国”、“中华”。13世纪后期蒙古侵入越南时越南陈朝抗蒙将领陈国峻就在檄文中写道:“汝等坐视主辱,曾不为忧;身尝国耻,曾不为愧。为中国之将,侍立夷酋,而无忿心!”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岁月中“中国”一词尽管长期被用来指代中原王朝统治的疆域,然而“中国”一词在古代始终没被当成正式的国名使用。历代王朝尽管都承袭了“中国”的叫法,然而每次改朝换代都会重新确立国号。明朝时的中国人在与来华的利玛窦等传教士的交流中就从不自称中国人,而是自称为大明朝人。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也都是用朝代名作为国名。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清朝的首席代表索额图自称:“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这是国际条约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称号。然而直到近代的190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入学时填写的国籍仍出现了清国、大清、中国、中华、华夏、中夏等多种称谓,还有25个中国留学生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填写本国的国名。
辛亥革命后汉、满、蒙、回、藏各族秉承“五族大同”、“五族共和”的思想创建中华民国,从此“中国”开始被正式作为国名使用。1949年古老的中国迎来了新生:在这一年诞生的新中国是中国土地上56个民族的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是具有政治、文化、地域等丰富内容的正式的国家称谓,更是代表了具有5000年辉煌历史、数百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域、十多亿炎黄子孙的华夏民族统一的命运共同体。